民勤北西村紅薯豐收,畝產(chǎn)3000公斤,秘訣在秋后管理。
眼下晝夜溫差大,正是紅薯塊根膨大的節(jié)骨眼。管好了,薯塊大、淀粉多;管錯了,減產(chǎn)爛薯全來了。先看一組數(shù):北西村每窩六七個薯塊,最大4斤,收入過萬。
這可不全靠天,精心管理占了大半功勞。入秋天氣變涼,紅薯最適膨大溫度22-24℃。低于15℃就停長,溫度卡得嚴著呢。
這時候再種新紅薯?白搭!新生薯塊難膨大。
管理重點得放已種的,保莖葉、促膨大。施肥最容易出錯,單用氮肥要不得。氮多了,秧子瘋長,薯塊搶不到養(yǎng)分。
紅薯喜鉀,膨大期得補鉀,1%磷酸二氫鉀灌根。
脫肥地塊混點氮磷鉀,沿裂縫灌才管用。翻蔓這事兒,好多人愛干,其實傷苗。
翻一次,葉子折了,光合作用降一截。
提蔓才是正解,輕輕提起再放回,不傷莖葉。但不是啥時候都能提,矮蔓、旱天要少提。
雨水多?趕緊清溝排水!
紅薯怕澇不怕旱。
土濕大了,薯塊爛得快,減產(chǎn)30%不稀奇。收獲前20天別澆水,不然難貯藏。裂縫灌肥有講究,糞肥加磷酸二氫鉀,沿縫灌。
灌完蓋土,能增產(chǎn)20%-30%,老把式都這么干。葉面噴肥也別忘,1%尿素加磷酸二氫鉀,噴2-3次。
葉子綠得久,薯塊才能長得大。地下蟲最煩,蠐螬、地老虎??惺韷K。
麩皮炒香拌農(nóng)藥,傍晚撒地里,誘殺管用。收獲時間別瞎定,最遲10月底,凍了就虧大。
晴天挖,土濕就先曬兩天,輕挖輕放少損傷。損傷的薯塊難貯藏,賣不上價,劃不來。
山東泰安的經(jīng)驗:寒露到霜降收地瓜,留種要挑光滑的。各地氣候不同,收早收晚得看當?shù)販囟?。好紅薯不是長出來的,是管出來的。
細節(jié)錯一點,產(chǎn)量差一截,這賬得算清。
有的農(nóng)戶按老辦法翻蔓,結(jié)果咋樣?
評論區(qū)聊聊。
想知道更多管理巧招,點關(guān)注不迷路。
具體操作問農(nóng)技站,別照搬經(jīng)驗,因地才制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