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wèi)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通過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屆時,預制菜“身份”將有統(tǒng)一說法,餐飲門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預制菜,也將首次納入信息披露范疇。近日,在羅永浩質(zhì)疑西貝部分餐品為預制菜,而西貝斷然否認引發(fā)廣泛關注的當下,也倍受矚目。
有關預制菜的爭議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而此次羅永浩與西貝創(chuàng)始人賈國龍的口水之爭,產(chǎn)生的沖擊波最大,一邊是部分餐飲界大佬支持西貝,一邊是不少消費者站隊羅永浩。這種爭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既給餐飲業(yè)帶來負面影響,也讓部分消費者陷入困惑。這種局面,亟待權威部門“一錘定音”。
好消息是,《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通過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雖然尚未看見該國標“真容”,但據(jù)參與起草的專家透露,該國標“規(guī)定定義和食品安全指標要求”,這意味著,何為預制菜將有更為準確的定義,這比之前預制菜缺乏較為明晰的概念界定,顯然前進了一大步,值得期待。
預制菜是否安全,這是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據(jù)說該國標草案對預制菜的分類、原料、加工工藝、貯存運輸及檢驗方法作出了統(tǒng)一規(guī)定,并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劑”等強制性指標。這相當于要為預制菜裝上“安全閥”,起到安全兜底作用。那么,餐飲企業(yè)就能按“標”采購,消費者也能放心食用預制菜。
“不怕你預制,怕你不告訴我?!边@是最近提及較多的一句話,代表了很多消費者心聲,即消費者不怕吃預制菜,就怕稀里糊涂吃預制菜。這反映出知情權對消費者是多么重要。在我國,預制菜早已有之,但涉及健康、味道等,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餐館只有公開是否使用預制菜,才能保障消費者權益。
此次國標草案顯示,餐飲門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預制菜,將首次納入信息披露范疇。這不僅保障了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同時也能規(guī)范餐飲企業(yè)經(jīng)營行為,促進餐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之前,雖然傳言中指出很多餐館都在使用預制菜以節(jié)省成本、提高效率,但餐飲企業(yè)并未主動公開相關信息。
今后國標一旦實施,恐怕餐館不敢再隱瞞使用預制菜。因為該國標只有強制餐館披露預制菜信息,才有意義。假如是推薦性國標,商家可披露可不披露,那么制定該國標的意義就大打折扣。因此,基本可以預判,上述國標將是強制性標準,不管餐館愿不愿意,都得按照國標要求公開自己是否使用了預制菜。
希望該國標能為預制菜之爭畫上句號。一來,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避免“被動吃預制菜”。二來,可倒逼餐館正大光明使用預制菜;三來,能促進預制菜行業(yè)在安全等方面規(guī)范化發(fā)展。如此一來,過去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餐飲行業(yè)和預制菜行業(yè),都將有望進入健康賽道發(fā)展,即從野蠻走向合規(guī)。
但該國標能否終結預制菜之爭,一方面,取決于國標本身是否科學、完善。該國標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后,需要各方積極建言獻策,力爭堵上預制菜所有監(jiān)管漏洞。另一方面,作為新生行業(yè),預制菜也在不斷探索發(fā)展,未來或出現(xiàn)新現(xiàn)象新問題。那么,作為規(guī)范預制菜食品安全的國標也要與時俱進。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