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筑基。聯(lián)合印發(fā)《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等地理標志強保護工作聯(lián)合方案》,完善全市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建立企業(yè)訴求收集處理、首問負責等五項工作機制,開展“1對N”服務,解決知識產權訴求106件。
體系賦能。在全省率先建立技術調查官互認機制,推動行政與司法保護無縫銜接。建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等11支隊伍,建成“市級分中心+19個工作站”維權網絡,辦理維權援助案件17件。構建海外維權服務體系,赴企業(yè)開展專項指導12次,開展涉外知識產權培訓80余人次。
地標領航。推動地理標志培育,新增金寨紅茶等4個保護產品,總量達16個居全省前列。推進霍山石斛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qū)和六安瓜片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建設,在全省率先建立含24名專家的地理標志保護領域智庫。對331家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使用企業(yè)實施信用分級監(jiān)管,查辦地理標志侵權案件13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