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前言
9月17日這天,沙特王儲與巴基斯坦總理簽署了一份震動中東的協(xié)議:任何對一方的攻擊都等于對雙方開火。
就在一周前,以色列戰(zhàn)機剛剛轟炸了卡塔爾首都,美國不僅沒有制止,還勸受害者"保持克制"。這讓沙特徹底看清了現(xiàn)實。
沙特為何突然倒向巴基斯坦?誰會成為這場巨變的最大輸家?
編輯:y
美國對盟友見死不救,沙特被迫另投新主
說起中東的這場巨變,還得從9月9日那個夜晚說起。
當天深夜,以色列戰(zhàn)機悍然空襲了卡塔爾首都多哈,目標直指哈馬斯官員。這一幕讓整個海灣地區(qū)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卡塔爾可不是什么無名小國,它是美國在海灣地區(qū)的重要盟友,還是中東斡旋的積極參與者。更關鍵的是,卡塔爾裝備了價值不菲的美制武器系統(tǒng)。
可面對以色列的突然襲擊,這些昂貴的F-15QA戰(zhàn)機、愛國者防空系統(tǒng)統(tǒng)統(tǒng)成了擺設,完全沒起到防護作用。
更讓人心寒的是美國的態(tài)度。
按理說,自己的盟友被攻擊,美國應該第一時間站出來譴責,最起碼也得表個態(tài)??扇A盛頓的反應卻出人意料地冷淡。
不僅沒有制止以色列的行動,美國國務院還公開勸卡塔爾"保持克制",仿佛受害者才是挑事的那一方。這種顛倒黑白的表態(tài),徹底暴露了美國"選擇性保護"的真面目。
沙特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如果連卡塔爾這樣的美國鐵桿盟友都能被隨意攻擊,那沙特的安全又靠什么保障?
更讓沙特感到被背叛的是,就在今年年初,沙特剛剛和美國簽下了1420億美元的軍購大單。這筆錢足夠買下一個小國的全部裝備,可關鍵時刻卻換不來美國的一句公道話。
這種花了錢還被當外人的感覺,讓沙特王室徹底清醒了。與其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不靠譜的"保鏢"身上,不如另尋出路。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沙特將目光投向了東方的巴基斯坦。
一手核彈頭一手支票本,沙巴聯(lián)盟的精明算盤
沙特選擇巴基斯坦,絕不是一時沖動,而是深思熟慮的戰(zhàn)略選擇。
首先,巴基斯坦是伊斯蘭世界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70枚核彈頭的威懾力,遠比任何常規(guī)武器都管用。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的沙欣-3導彈射程超過2750公里,足以覆蓋以色列全境。這意味著,一旦沙特真的納入巴基斯坦的"核保護傘",以色列再想對沙特動手,就得掂量掂量后果。
其次,巴基斯坦軍隊的實戰(zhàn)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驗證。今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戰(zhàn)中,巴基斯坦空軍的表現(xiàn)堪稱驚艷。
殲-10CE編隊出擊,一舉擊落了包括4架法國陣風戰(zhàn)機在內的6架印度戰(zhàn)機。這場勝利不僅震驚了南亞,也讓中東國家重新認識了巴基斯坦空軍的實力。
對巴基斯坦來說,與沙特結盟同樣是筆劃算的買賣。沙特不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更是巴基斯坦的老朋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巴基斯坦搞核武器研究缺錢時,沙特毫不猶豫地提供了數(shù)十億美元資助??梢哉f,沒有沙特的支持,就沒有今天巴基斯坦的核威懾能力。
如今,輪到沙特需要幫助了,巴基斯坦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更何況,這種合作對巴基斯坦來說也是有利的。
就拿傳聞中的40架殲-35戰(zhàn)機采購來說,以巴基斯坦目前的經(jīng)濟狀況,根本拿不出這筆錢。2024年巴基斯坦全年軍費才76億美元,而40架殲-35的總價可能超過30億美元。
但如果有沙特這個"金主爸爸"買單,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沙特不僅能幫巴基斯坦升級裝備,還能通過這種方式間接獲得先進戰(zhàn)機的保護。
這種"你出錢,我出力,中國出裝備"的三角合作模式,可謂是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印度坐不住了,兩個阿拉伯國家準備跟風
沙巴聯(lián)盟的消息一出,最先坐不住的就是印度。
印度外交部發(fā)言人在記者會上表示,將"密切研究該協(xié)議對印度國家安全以及地區(qū)和全球穩(wěn)定的影響"。這種外交辭令背后,透露的是印度內心的焦慮。
印度的擔心不無道理。一直以來,印度在南亞地區(qū)都處于絕對優(yōu)勢地位,無論是經(jīng)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都遠超巴基斯坦。
可現(xiàn)在巴基斯坦背后站著沙特這個金主,還可能裝備40架殲-35隱身戰(zhàn)機,力量對比就要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了。
要知道,印度空軍雖然規(guī)模龐大,但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先進戰(zhàn)機并不多。法國陣風戰(zhàn)機總共才36架,還在5月的空戰(zhàn)中損失了4架。
更關鍵的是,印度的五代機項目進展緩慢,短期內根本指望不上。而與美國的關系又因為各種分歧而變得緊張,F(xiàn)-35更是想都別想。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巴基斯坦真的裝備了殲-35,印度空軍就徹底失去了技術優(yōu)勢。這對于一直以"南亞霸主"自居的印度來說,無疑是個沉重打擊。
但讓印度更擔心的,還不是巴基斯坦裝備的升級,而是這種合作模式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
據(jù)巴基斯坦GEO電視臺透露,預計還將有兩個阿拉伯國家與巴基斯坦簽署類似的防務協(xié)議。雖然具體是哪兩個國家還沒有官方確認,但外界普遍猜測可能是阿聯(lián)酋和約旦。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就意味著巴基斯坦將從一個區(qū)域性中等強國,搖身一變成為中東多國的"安全保障提供者"。
對美國來說,這種變化更是難以接受。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中東地區(qū)的安全主導者,各國的防務需求都要仰仗華盛頓。
現(xiàn)在沙特等國開始尋求多元化的安全合作,等于是在挑戰(zhàn)美國的傳統(tǒng)勢力范圍。這種"去美國化"的趨勢一旦形成,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將面臨系統(tǒng)性削弱。
告別美國獨大時代,中東開啟自主防務新篇章
沙巴聯(lián)盟的簽署,其意義遠遠超出了雙邊合作的范疇。
這標志著中東國家開始從被動接受大國安排,轉向主動塑造自己的安全環(huán)境。可以說,這是中東地區(qū)自主意識覺醒的重要標志。
從更深層次看,這種變化反映的是國際權力結構的根本性調整。冷戰(zhàn)結束后形成的美國單極霸權體系,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過去幾十年里,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jīng)濟影響力,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以自己為核心的安全體系。中東國家要想獲得安全保障,只能選擇投靠華盛頓。
但隨著中國、俄羅斯等新興大國的崛起,以及美國自身實力的相對衰落,這種單極格局已經(jīng)難以為繼。
沙巴防務協(xié)議的出現(xiàn),恰恰說明了這一點。中東國家不再滿足于做美國棋盤上的"棋子",而是要成為能夠獨立思考、自主行動的"棋手"。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種合作模式體現(xiàn)了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南南合作新趨勢。沙特有錢,巴基斯坦有核武器和軍事實力,中國有先進技術和裝備。
三方合作,不僅能夠滿足各自的核心需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傳統(tǒng)大國的依賴。這種模式如果得到推廣,將對現(xiàn)有的國際秩序產(chǎn)生深遠影響。
當然,這種變化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美國絕不會輕易放棄在中東的既得利益,必然會采取各種手段進行阻撓。
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試圖阻擋多極化趨勢的努力,最終都注定失敗。
對中國來說,沙巴聯(lián)盟的出現(xiàn)也是一個重要機遇。通過殲-35等先進裝備的出口,中國不僅能夠拓展軍貿(mào)市場,還能在中東地區(qū)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這種合作模式體現(xiàn)了中國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xiàn)。通過互利共贏的合作,各國都能在維護自身核心利益的同時,為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作出貢獻。
從這個角度看,沙巴聯(lián)盟不僅是兩國間的防務合作,更是國際關系民主化、多極化的重要里程碑。
結語
沙巴聯(lián)盟的誕生,說白了就是小國抱團取暖的現(xiàn)實選擇。當超級大國不再可靠,中等強國就會尋找新的生存之道。
這種變化不會止步于中東。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里,更多國家將學會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
面對這種新趨勢,各國該如何調整外交策略?你覺得下一個"變心"的會是誰?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