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來,中美高層之間突然展開了一系列的互動,有外長、防長的通話;有雙方貿(mào)易代表團隊在西班牙的馬德里會談,也有中美兩國領導人9月19日晚長達好幾個小時的通話,更有美眾議院代表團訪華的準備。
各方都普遍預測,特朗普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下一階段訪問中國,因為有兩件他必須要做的事情需要依賴中國。
而且,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利益》刊登了一篇特別炸裂的分析,他們懷疑中國曝出的幾架六代機是假的,是故意放出照片來嚇美國的。
那么, 美國頻繁接觸中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們質(zhì)疑中國殲-50的做法是否暴露出他們的恐慌和焦慮。
對中國的態(tài)度大轉(zhuǎn)變
我們都知道,馬德里會談早在上周就結(jié)束了,但美國心心念念的稀土并不在其列,甚至就連美國想讓中國三倍購買的大豆也不在其列,難道美國真的會甘心收到這個結(jié)果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因為面對這種情況,美反華議員就給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三項建議,其中就核心的一條便是“如果中國不給美國稀土,那就不讓中國飛機降落美國”。
其實,美國在稀土上對中國的威脅之前就有了,就在8月底特朗普與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會談的過程中,他就曾說,“中國必須向美國供應磁鐵,否則將會對中國施加200%的關稅,并可能停止向中國出口飛機零部件”。
顯然,他們既是想在稀土上讓中國真正妥協(xié),又想在對華問題建構(gòu)真正的籌碼。不過,事實上,美國想要對華構(gòu)建真正籌碼的領域不只是稀土,還有大豆、飛機、半導體等各領域。
拿半導體來說,就在馬德里會談前夕,特朗普將我國23家半導體企業(yè)拉入黑名單,顯然這又是他們以為的對華問題的真正籌碼。
然而,結(jié)果是美國眾議院代表團準備訪華,特朗普又主動和我國領導人進行了長達好幾個小時的通話。
當我方提到“中方尊重企業(yè)意愿,樂見企業(yè)在符合市場規(guī)則基礎上做好商業(yè)談判”的時候,特朗普的回應是這樣的,“美方希望促進兩國經(jīng)貿(mào)合作,將支持雙方團隊磋商,妥善解決相關企業(yè)問題”。
對特朗普而言,如此溫和的語態(tài)著實少見,和他以往對中國強硬的表態(tài)更是大相徑庭。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我們最關心的臺灣問題上也給出了誠意。
即從《華盛頓郵報》獲悉,特朗普今年夏天拒絕批準向中國臺灣地區(qū)提供超過4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包括彈藥和無人機。
對此臺防務部門表示“不予置評”!顯然,賴清德當局也是明白了,他們充其量就是特朗普手里的一枚棋子。
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政府為什么突然對中國的態(tài)度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其實,答案在上文已經(jīng)提到過了。
美國豆協(xié)主席多次呼吁,“如果最大的買家中國不買一單,那美國的豆農(nóng)將會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
另外,美國雜志《國家利益》刊登了一篇文章,該文章公然質(zhì)疑中國的六代機根本不存在,懷疑中國只是故意拿出照片嚇美國,但該文章的專業(yè)性又不像是為了抹黑而抹黑。那么,他們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質(zhì)疑中國的六代機不存在?
9月16日,美雜志《國家利益》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是魯本·約翰遜,他是一位有著36年防務經(jīng)驗的老兵。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自己的文章里信誓旦旦的寫到中國的六代機可能是假的,不過這篇文章和那些為黑而黑的確有不同。
因為他仔細的分析了那架疑似六代機的所有細節(jié),而文章整體的感覺是,他不是在懷疑這架六代機的真假,而是不想去承認中國的航空技術突然就超越了美國。
也就是說,六代機的真假不是第一位的,中國航天技術對美國的超越才是讓他們真正感到恐慌和焦慮的。
當然,這也是特朗普對何突然對中國的態(tài)度180度大轉(zhuǎn)彎,因為他們需要稀土,如果連稀土都沒有,那他們不僅六代機F-47會留在PPT上,就連F-35的升級也得停擺。
所以,對中國態(tài)度的大轉(zhuǎn)變是因為他們需要我國的稀土,也是他們在逐漸承認中國之間愈發(fā)的攻守易勢了。
承認別國的強大或許不一定能和承認自己的失敗劃等號,但這一切都是需要勇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