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5年,韓娛有誰“從神壇跌進泥潭”,那必須是全智賢。
當年一襲紅裙、踩著高跟鞋甩出“初雪就得吃炸雞”的千頌伊,是多少人心中的“女神天花板”?可如今,這位“中國寵兒”親手把自己的金字招牌,砸得稀碎。
新劇《暴風圈》剛上線,豆瓣評分就從7.5一路狂瀉到4.2。
不是因為演技差,而是因為——她演的角色,嘴里吐出的臺詞,踩的不是劇情雷,是民族情感的紅線。
劇中反派滿口中文,還一本正經(jīng)地把中國說成“好戰(zhàn)國家”;棚戶區(qū)畫面強行套上“大連”標簽,還特地調成灰暗濾鏡,生怕觀眾看不出“落后”二字;
更離譜的是,帶五角星的紅地毯被鋪在地上,任人踩踏……這哪是拍???這是拿著放大鏡往火藥桶里扔煙頭。
網(wǎng)友怒了:“你拿我們的善意當軟弱?”
品牌慌了:海藍之謎刪帖、伯爵撤廣告,動作比刪劇還快。評論區(qū)炸鍋:“限韓令是不是該升級成‘限無德藝人’?”
曾經(jīng)的“廣告女王”,如今成了“品牌雷區(qū)”。不是市場太敏感,是她太敢碰瓷。
有人說,這是編劇的鍋,全智賢只是演戲。可問題是,她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王國》里,她客串的角色,就曾被指影射“病毒起源”,來自東方大國,只是當時因戲份少,風浪不大。
更早的恒大冰泉代言事件,更是“教科書級雙標”:產(chǎn)品寫“水源地——中國長白山”,韓國網(wǎng)友不干了,說“那是我們的白頭山!”
結果呢?全智賢二話不說,直接解約,轉身就去迎合韓國民族情緒。
可笑的是,解約之后,她在中國的代言一個沒少,商業(yè)活動照接不誤。
在韓國“愛國”,在中國“撈金”,兩頭通吃,吃得香噴噴的。
這操作,像極了那種“在家罵老公,出門夸老公”的雙面人。你當觀眾是傻子?還是當文化底線是橡皮筋?
更諷刺的是,她本名“王智賢”,早年還被傳有華人血統(tǒng),結果她立馬打官司撇清,生怕影響在韓國的“純正人設”。
好家伙,賺錢時你是“亞洲女神”,身份敏感時,你立馬“與華無關”。這份“精明”,比她在《星你》里的演技還到位。
如今回頭看,她今天的“塌房”,根本不是意外,而是長期投機的必然結果。
就像一個賭徒,前幾次靠運氣贏了錢,就開始覺得自己是“常勝將軍”,結果一次押錯,輸?shù)眠B褲衩都不剩。
全智賢的錯,不在于接了爭議劇本,而在于——她明明有能力說“不”,卻選擇了沉默和配合。
一個能自立門戶、當老板的獨立女性,真會不知道這些內容的分量?她不是不知道,是覺得“反正中國粉絲心軟,罵兩天就忘了”。
可她忘了,時代變了。
十年前,韓流是“頂流”,我們追星追到掏空錢包;今天,觀眾清醒了,我們尊重藝術,但絕不容忍冒犯。你可以拍你的劇,但別指望我們一邊被侮辱,一邊還給你送錢。
更讓人唏噓的是,《星你》兩位主演,一個涉未成年丑聞,一個卷入文化爭議,十二年后雙雙“翻車”。當年追劇的少年少女,如今成了父母,再回頭看這部劇,恐怕只剩一句:“原來我們追的,是個笑話?!?/p>
其實,全球化時代,明星出海是趨勢。但出海不是“撈完就跑”,而是帶著尊重去交流。你可以在韓國講韓國故事,但來中國市場,就得懂中國的底線。
全智賢的問題,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更是整個韓娛的“通病”:一邊靠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一邊在作品里暗戳戳搞小動作。以為觀眾看不見?其實我們都看著呢。
這次《暴風圈》的崩盤,不是“過度抵制”,而是市場用腳投票。你傷害了信任,就別怪沒人再為你買單。
最后想說,全智賢的美貌和演技,沒人否認。可再美的臉,也擋不住一顆輕慢作死的心。再經(jīng)典的“初雪炸雞”,也救不回一次“踩紅線”的選擇。
面具掉了,戲就演不下去了。從“千頌伊”到“暴風眼”,她終于把自己,演成了反派。
而觀眾,早已轉身離場。畢竟,炸雞可以重做,但尊重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