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平原的玉米地,正泡在連續(xù)十多天的陰雨中。中秋剛過,雨勢沒停,大豆莢軟了,玉米稈歪了。
今年莊稼過得邪乎,春旱夏澇,旱時澆四五遍水,澇時排不出一滴。
村東頭老張包了二百畝地,蹲地頭直嘆氣:“前兩年掙的,今年要賠光。”上半年小麥減產(chǎn),畝產(chǎn)才千把斤,比兩年前少三四百斤。
收購價沒漲,保本都難,就盼著秋糧能翻個身。誰知道玉米快熟時,天又“作妖”,豪雨加風,低洼地成了水塘。
倒了的玉米扶不起來,泡著水的籽粒開始發(fā)芽,收割機進不去地。包地成本高,一畝900到1100元,比周邊都貴,前兩年掙點錢全搭進去。
有人說有補貼,可補貼要卡畝數(shù)、種類,哪有那么好拿?老張媳婦抹眼淚:“從春到秋,沒睡過整覺,這雨一下,全白干?!备舯诖逋醮髴舭宋灏佼€,天天打傘巡田,泥鞋上沾著半干的泥。
“七月抗旱澆到胳膊酸,八月防澇守到后半夜,現(xiàn)在就剩個‘等’字。
”等雨停,等太陽,等機器能下地,可未來幾天預(yù)報還是陰雨天。散戶急,大戶更急,散戶就幾畝地,大戶是全家的指望。
“明年還包不包?”這問題在酒桌上翻來覆去,沒人能給出準話。前兩年行情好,想著能扎根土地,今年這遭罪,誰還敢賭?
村里老人說:“種地靠天,可這兩年的天,變得太狠。”旱時烤焦苗,澇時泡爛根,莊稼經(jīng)得住,人經(jīng)不住。
農(nóng)業(yè)專家說,連續(xù)陰雨影響灌漿,還可能引發(fā)病害,減產(chǎn)成定局。具體減多少?
有人估三成,有人說五成,誰也不敢拍胸脯。
最心疼的是那片綠,從膝蓋高長到一人高,全泡在泥里?!耙悄苓x,誰愿意看自家地遭罪?
”老張蹲在田埂上,煙頭明滅。
未來幾天雨還下,地里的水排不出,倒苗只會越來越多。有人勸轉(zhuǎn)行,可除了種地,他們還能干啥?半輩子的手藝都在地里。
“再等等吧,等雨停了,能收多少算多少?!蓖醮髴舸曛辶训氖?。可收回來的濕糧,曬不干、存不住,賣不上價,又是一筆損失。
這兩年種糧大戶難,成本漲、天氣變、風險高,圖個啥?圖的是守著土地踏實,圖的是給村里留口糧,可現(xiàn)實太扎心。
“要是明年還這樣,真扛不住了。”老張的話,說出一片種糧戶的心聲。這些撐著大片農(nóng)田的人,需要更多人看見,需要更實的保障。
未來天氣還有變數(shù),但愿雨停得及時,給辛苦一年的人留條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