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魏 微
/ 黃大路
設計/ 土 豆
一個炎熱夏日的午后,上海虹橋機場的網(wǎng)約車候車點,一輛黑色純電B級車悄然停穩(wěn)。身著白襯衫的司機迅速下車,利落地協(xié)助三位攜帶好幾個大箱子的乘客安置行李,就在其中一位男乘客的登機箱似乎無處可放時,司機毫不猶豫地掀開前機艙蓋,一把將箱子拎起,準備塞進前備箱。
這一幕恰好被包括筆者在內的候車人群看在眼里。原本因悶熱和等車而略顯煩躁的旅客們,此刻仿佛都忘了暑氣,目光紛紛聚焦過去?!扒懊孢€能放箱子誒!”有人忍不住低聲驚嘆,語氣里滿是新奇。
可惜,這輛車的前備箱寬度雖夠,容得下箱子橫置,深度卻略顯不足——機艙蓋怎么也合不上。
后方車輛已響起不耐煩的喇叭聲,司機冒著汗又嘗試了幾次,還是不行。最后,他只能將箱子取出蓋上艙蓋,將其塞進副駕駛座前本已狹窄的腿部空間,坐副駕的男乘客只得勉強縮回雙腳,為箱子騰出一點位置。
候車區(qū)空氣中彌漫的微妙尷尬,也隨著這輛車迅速駛離逐漸消散。
以后,在不同的機場、高鐵站網(wǎng)約車上車點,相信虹橋機場的這一幕會更頻繁地上演。因為,僅僅在過去兩個月里發(fā)布的12款新車中,就有6款配前備箱,“前備箱率”達到50%,其中3款容積超過100升,最大的達到240升。
一場“前備箱戰(zhàn)事”正在打響。
從特斯拉Model S的“小儲物格”開啟先河,到樂道L90打造“前備箱沙發(fā)”一炮而紅;從小米SU7以105升“集成化空間”優(yōu)化儲物體驗,到小鵬G7前備箱因“能裝魚”走進“釣魚佬”的心……曾經(jīng)專屬燃油車發(fā)動機的前艙,正加速變?yōu)樾履茉雌嚨摹氨貭幹亍保闪恕坝昧司突夭蝗ァ钡男聞傂琛?/p>
究其本質,這場“前備箱戰(zhàn)事”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平臺發(fā)展下,三電系統(tǒng)實現(xiàn)高度集成化、小型化的技術突破,最終推動座艙前艙空間布局重構的必然結果。
是流量密碼,但不一定是爆款的核心
2025年9月1日,上市不到一個月的樂道L90給出交付量10575輛的成績,成為蔚來家族中有史以來銷量破萬最快的車型。
要知道,圍繞著樂道L90,前有小米YU7、理想i8上市,后有問界M8純電亮相,樂道L90上市前都沒有顯露出“爆款相”,卻最終成為一匹黑馬。在《汽車商業(yè)評論》看來,離不開其猛攻“240升超大前備箱”這一營銷點。
2024年3月小米SU7上市時,其105升容積的前備箱,被雷軍“謙虛”的形容為“可能是中國市場最大的前備箱空間”。如果這是一場競賽,那么小米SU7的紀錄在2025年7月底就被樂道L90打破。
而且,在樂道L90上市發(fā)布會上,蔚來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親自演示前機艙蓋“防夾手”功能。這一簡短卻有說服力的演示片段自帶流量,發(fā)布會后迅速成為傳播熱點,不僅吸引媒體跟進報道,還帶動很多網(wǎng)友開啟打卡式實測、自發(fā)制作內容發(fā)到社交媒體平臺上。
即便每條測試視頻只有十幾秒,但網(wǎng)友每刷到一次,就會進一步強化樂道L90前備箱“安全”“超大”的認知。
官方演示的信任背書,加上民間打卡式的自發(fā)傳播,既打消了用戶對電動前備箱的使用顧慮,也讓“240升容積、830毫米開口寬度”等產(chǎn)品參數(shù),通過高頻曝光被潛在消費者直觀感知,既為樂道L90帶來流量,也為這款車帶來訂單。
在樂道L90嘗到甜頭后,蔚來全新ES8上市時,“超級前備箱”也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賣點。盡管蔚來全新ES8的前備箱容積“只有”230升,比樂道L90小了10升,但蔚來用“兩個20英寸行李箱和一個14英寸的兒童行李箱”的實用場景,將參數(shù)層面的微弱劣勢,轉化為場景使用層面的優(yōu)勢。
不止蔚來家族產(chǎn)品,前備箱已經(jīng)悄然成為車企眼里的流量密碼。
在2025年6月上市的小米YU7,前備箱容積為141升,參數(shù)上看著略為遜色,但雷軍親自出鏡,用一段遠程收快遞、兩個大箱子放進前備箱的小視頻,將小米YU7前備箱可遠程操控、空間實用的特點展示出來。
2025年7月,小鵬G7上市現(xiàn)場,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與著名主持人朱廣權在臺上搭檔講解產(chǎn)品亮點,期間一輛小鵬G7開進舞臺,何小鵬打開前備箱,里面竟然裝著一箱魚,引得朱廣權驚嘆不已。
顯然,這是小鵬汽車精心策劃的傳播點,在小鵬G7的線下體驗活動中,官方還專門進行“裝魚場景”現(xiàn)場演示,將剛捕撈的鮮活海魚直接放入前備箱。在社交媒體上,也能搜到很多小鵬G7前備箱“裝魚”的小視頻。有一些釣魚愛好者直言,這車就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
這些現(xiàn)象背后,也反映出車企在同質化競爭中打造差異化傳播點的渴望。不過一款車要成為“爆款”,前備箱只是“加分項”,而不是決定因素。
社交媒體上傳播得再熱鬧,也只是有關流量的游戲,當網(wǎng)紅蹭完流量、網(wǎng)友的獵奇心退去,真正考慮買車的人,最關注的仍是價格體系、續(xù)航、電池管理能力、智駕水平與空間布局,以及整體性價比。
就像小米SU7、樂道L90等車型,前備箱營銷確實賺足眼球,但真正支撐其市場表現(xiàn)的,仍是三電技術、智能交互、品牌口碑和最終定價等綜合實力的表現(xiàn)。
在前備箱潮流中,問界M8純電版的前備箱就讓不少網(wǎng)友評價為“難用”。
由于此前問界M8增程版這一空間主要放增程器,純電版可以利用起來做儲物空間,但因原生設計架構的局限,讓這款車的前備箱距離車頭又深又遠,“取放東西是否總會‘褲子擦車頭’”成為不少人的擔憂。
但若問界M8純電版沒有設計前備箱呢?恐怕又會被媒體和網(wǎng)友評價為“落伍”了??梢哉f,現(xiàn)在推出新車,有前備箱不一定成為爆款,但沒有前備箱卻也萬萬不行。
前備箱背后的技術“鄙視鏈”
“我在這里教大家一句,前備箱越大,水平越高?!?024年3月小米SU7上市現(xiàn)場,雷軍拋出的這個觀點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打開燃油車的引擎蓋,前機艙里滿是各種機械裝置,不但有發(fā)動機、變速箱、油箱加壓系統(tǒng),還有冷卻系統(tǒng)、制動助力泵、轉向助力機構、電瓶以及各種管線,許久不打開的引擎蓋里滿是灰塵和油污。在這樣的空間里儲物?開什么玩笑。
當然,前備箱也并不是新能源車的專利,在燃油車時代,像保時捷911、老大眾甲殼蟲、豐田MR2、部分法拉利車型,因采用中置后驅或后置后驅的動力系統(tǒng)布置,都擁有前備箱。
但從這幾款車也能看出,前備箱在燃油車時代只是屬于“少數(shù)玩家的專屬”。這背后不僅僅是發(fā)動機在前還是在后的問題,更是用戶需求與車企成本的綜合因素導致。
十一年前,當馬斯克“空降”北京為李想交付帶前備箱的特斯拉Model S時,中國的電動汽車還處在“油改電”階段,打開這些車的機艙蓋,與燃油車幾乎沒有什么區(qū)別,同樣塞滿各種機械裝置。
在中國汽車品牌開始進入原生純電平臺時期后,新車前備箱的空間就越來越大。技術發(fā)展到現(xiàn)在,中國電動汽車的前備箱已經(jīng)比特斯拉的還好用了。
前備箱不是“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它的空間大小,取決于三電系統(tǒng)(電機、電控、電池)的集成能力,集成化程度越高,前艙可設計的空間就越大。
以小米SU7為例,小米汽車摩德納智能架構將電機、CTB一體化電池、超級大壓鑄等技術高度整合,且其電機功率密度達到10.14kW/kg,同等功率下有助于顯著縮小電機體積與重量,為前艙空間釋放創(chuàng)造條件。
在技術的加持下,小米SU7這款轎車在保持性能的同時,能打造105升的前備箱容積,目前還沒有見到公開參數(shù)更大的同級量產(chǎn)轎車。
類似的還有樂道L90,這款車基于蔚來NT3.0平臺打造,該平臺的模塊化技術,可以將空調、電池熱管理、電機冷卻等系統(tǒng)做成一體化熱管理模塊,集中安放在前艙下部和副車架附近。
這款車背后的“空間奇跡”,其實是蔚來13項專利帶來的技術革命。
比如,專利冷卻系統(tǒng),將空調、電池溫控等模塊集成化,體積縮小30%;同時為了解決車內換電機構的小型化集成化問題,蔚來設計了專有連接裝置減小零件尺寸。樂道L90還取消傳統(tǒng)轉向柱直線路徑,采用線控轉向技術,釋放前艙縱向深度。
除了高度集成之外,樂道L90能有如此大的前備箱空間,還有材料輕量化的技術迭代帶來的安全保證,前艙92%區(qū)域采用高強度鋼鋁混合材料,6系鋁合金三角支架減重40%,車身扭轉剛度突破38,150Nm/Deg。
也正因此,在已有的架構中“擠出”一個前備箱不難,但要真的成為一款車的競爭力,背后是無法走捷徑的技術投入。
驚喜的是,在9月8日開幕的2025慕尼黑車展上,奔馳和寶馬的全新電動汽車,也將前備箱作為產(chǎn)品亮點大秀了一番。
從一系列現(xiàn)場拍攝視頻看,無論是奔馳GLC純電車型,還是新世代BMW iX3,它們的前備箱也都體現(xiàn)出高度的集成化與智能電動化。
這也意味著,隨著這些車進入中國市場,合資品牌電動車與本土品牌在智能電動化市場的交戰(zhàn),才真正開始。
“用了就回不去”的“新剛需”
說那么多,技術要對車主有用,才有真價值。
社交媒體上,車主曬“前備箱”的帖子時不時冒出來,一旦有人在評論區(qū)來一句“偽需求”,緊接著就有很多人來跟帖“教育”這個人,動之以日常使用場景,曉之以技術發(fā)展來證明:前備箱,真的有用。
2025年9月20日的NIO Day2025上,李斌直言“前備箱已成為剛需”。這一判斷源自實際使用數(shù)據(jù):樂道L90車主每周使用前備箱的比例高達93%。
為什么?因為前備箱確實解決了“高頻場景痛點”。
就連蔚來螢火蟲這樣的小車,也在前備箱里“掏出了”92升的空間,并且具備自排水功能,和小鵬G7前備箱一樣可以“裝魚”。吉利星愿也有70升的前備箱。畢竟螢火蟲也出自蔚來NT3.0平臺,星愿出自吉利GEA架構,它們只是小,并不是弱。
有喜歡打球的螢火蟲車主分享稱,平時前備箱就主要用來放球鞋、球包等物品,可以很好地與座艙、后備廂空間做到“臟凈分離”。
對于螢火蟲這樣的小車尚且如此,那些尺寸更大的車型就更加從容。
從車主們曬前備箱的圖片里就能看出來,有超市大采購放貨品的,有放嬰兒車的,有放折疊自行車的(當然僅限于極個別三折疊自行車)。甚至李斌為了證明樂道L90前備箱有多能“裝”,還和妻子一起前往超市大采購。
大部分前備箱也都具備智能化開啟的功能,有的可以用App開啟;有的可以敲一敲、按一按車標;還有的更加人性化,在車頭下面用腳掃一下,前備箱門就會自動開啟。
據(jù)《汽車商業(yè)評論》了解,螢火蟲不支持前備箱電動開啟功能,有不少車主甚至花8000多元去改裝,只為了更加便捷的使用。
前兩年,新能源車企流行“卷”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現(xiàn)在前備箱已經(jīng)被很多用戶所認可,屬于“用了就回不去”的剛需功能,使用頻率可能比車里的冰箱、彩電還要高。在最近發(fā)布的某新車評論區(qū)里,還有網(wǎng)友評論道:這車挺好,只可惜沒有前備箱。
屬于車企的“前備箱戰(zhàn)事”,才剛剛拉開序幕,但這場戰(zhàn)事的結局已經(jīng)確定:前備箱,必然成為純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標配。
或許再過一些年,會有小朋友在參觀汽車博物館時,指著展臺上的燃油車,天真又驚奇地說:原來從前的車,前面是裝不下箱子的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