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瞬間?——
早上鬧鐘響了無數(shù)遍,掙扎著起床,但就是起不來;
日復(fù)一日沖進擁擠的地鐵,在逼仄的空間,盡力屏蔽尖銳的轟鳴;
一杯接一杯地灌著咖啡,坐在辦公桌前,看著電腦屏幕上跳動的光標(biāo),突然感到一陣巨大的空虛……
圖源:@irasutoya插畫小人
你的人生,好像被一個看不見的模具定了型,每天重復(fù)著相同的軌跡,周而復(fù)始,停不下來。
當(dāng)“班味兒”成為一種普遍的時代病,我們似乎總在不知不覺間,就丟失了最初的熱忱,余下的只有不堪重負的麻木,與無可奈何的倦怠。好像生活就剩了一種可能。但偏偏是只有一種可能,才讓我們更加迷茫,偏偏是只有一種方向,才讓我們更不知方向。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請不要沮喪,因為你并不孤單。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迷惘的時刻,甚至世界知名的大文豪也會如此。
這位文豪就是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
提起海明威,你會想到什么?硬漢、冰山原則、還是古巴的老漁夫?他在成為經(jīng)典的近百年間,也被各種標(biāo)簽所層層疊疊地覆蓋,而其下真實的、鮮活的面目,卻也漸漸變得模糊不清。
其實,海明威遠不只是個經(jīng)歷過一戰(zhàn)的大兵硬漢,他更是個青春迷茫的晃蕩者、環(huán)游世界的旅行家、深入非洲的資深獵手、斗牛釣魚的狂熱信眾……他用自由自在的生活,實現(xiàn)了不循規(guī)蹈矩的精彩。
年輕時的海明威
這一次,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全新“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
《今天禮拜五》《大陸上來的好消息》——帶你領(lǐng)略不一樣的海明威,從西班牙到哈瓦那,在一篇篇經(jīng)典又輕快的故事中,去去“班味兒”,喚醒身上的“活人感”!
冰山之下,是一顆自由的心
01
1899年,海明威出生于芝加哥郊區(qū)。他的母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在音樂上有所發(fā)展,但海明威卻更像父親,喜歡打獵、釣魚、露營等等。因此,他的童年充滿了在自然中嬉戲的美好回憶,這也奠定了他自由不羈、漂泊不定的人生底色。
海明威的文字以簡潔、有力、精準(zhǔn)著稱,被稱為“電報體”。這種風(fēng)格的形成,源于他早年當(dāng)記者的經(jīng)歷。海明威15歲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來他不顧父親的再三堅持,依然拒絕升入大學(xué),在18歲時進入《星報》當(dāng)記者,正式開始了寫作生涯。而這家報社的編輯準(zhǔn)則,便強調(diào)要“用簡短的句子,用簡短的段落,用有力的英語”,這對當(dāng)時年輕的海明威影響深遠。
但在這種克制的文字之下,卻藏著一個對生活充滿好奇和激情的靈魂。他的短篇小說,就像一張張精心挑選的旅行明信片,每一篇都捕捉了生活中的一個精彩瞬間,讓你能直接感受到他那灑脫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
年輕時的海明威
比如被奉為“冰山原則”模范之作的《殺手》。小說中,兩個殺手來到小鎮(zhèn),要殺一個叫奧勒·安德烈松的拳擊手。在得知自己死期將至后,安德烈松沒有逃跑,甚至沒有反抗。他只是靜靜地躺在床上,面朝墻壁,等待死亡的降臨。
這看似消極悲觀,但細想之下,卻是一種超脫世俗的瀟灑。如果死亡已經(jīng)注定,又何必引起無意義的騷亂?如果此生已經(jīng)無悔,又何必瞻前顧后?既然不確定才是現(xiàn)實的常態(tài),那何不活得更坦然、更從容?與其在恐懼中消耗自己,不如像安德烈松一樣,勇敢地直面它。這種終極的悲觀,反倒成了絕對的樂觀——生命短暫,那就更要活得精彩。
這種生活態(tài)度,是海明威親歷一戰(zhàn)的切身感悟。他在1942年回憶:“當(dāng)我參加一戰(zhàn)時,我是一個可怕的笨蛋”。在去往意大利的前線途中,他在德國炮火轟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并沒有住在安全的旅館,反而盡量接近戰(zhàn)場。海明威很興奮,形容自己當(dāng)時“好像是接到一個特別的任務(wù),來寫這一年最偉大的故事”。他與朋友租了一輛車,只為看到一兩個新彈坑?!拔覀円宦牭脚趶棻?,就盡快驅(qū)車向那兒趕”。
他很喜歡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中的一句話,把它抄在紙上倒背如流:“真的,我并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我們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隨便怎么個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樣。”正是踐行了這樣的生活哲學(xué),海明威才能活得如此自由瀟灑。
在戰(zhàn)爭中負傷的海明威
在人文社新版《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中,格雷戈里·海明威在前言里講述了“瞭望山莊”版小說集的由來。海明威在瞭望山莊住了二十年,直到去世。在這里,他跟妻子瑪?shù)俅蚓W(wǎng)球,舉辦派對,出海捕魚,過著遠離塵囂的生活。他在一封信中寫道,該輪到他休息了,天塌下來也不關(guān)他的事。這種瀟灑的生活也得益于瞭望山莊的地理位置?!癡igía”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瞭望或展望。莊園建在一座山上,視野毫無阻擋,能一直看到哈瓦那和北方沿海的平原。海明威便在這里暢快地呼吸,隨性地寫作,創(chuàng)作出的故事也因此帶上了一抹旺盛的生命力。
瞭望山莊
擺脫束縛,去擁抱精彩的世界
02
海明威不僅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旅行家。他的生活,就是對“自由自在”的最好注解。
1923年,海明威的第一個兒子出生。為支撐整個家庭的開支,海明威逐漸變得忙碌。他開始覺得《星報》的工作變得異常沉悶,遂于1924年1月1日辭職,從此開始浪跡天涯的生活。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在現(xiàn)實的繳款賬單前,還能僅憑“工作沉悶”,就大膽辭職,成為自由職業(yè)者?
但海明威不管這些邏輯,他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擺脫物質(zhì)的束縛,不顧世俗的桎梏,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很自由,可以活得很瀟灑。
去古巴,和海明威一起捕魚
1930年代,海明威移居古巴,在哈瓦那郊外的“瞭望山莊”安家。他買了一艘漁船,取名“佩拉爾”號,一頭扎進了墨西哥灣的深海。
他不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而是為了真正理解大海,理解大海里那些巨大而神秘的生物。他經(jīng)常和古巴老漁夫格利高里奧·富恩特斯一起出海,從老漁夫身上,他看到了那種超越年齡、永不言敗的堅韌。
瞭望山莊
二戰(zhàn)正式打響后,古巴雖遠離烽火,卻也拴不住海明威骨子里那匹烈馬。
他自告奮勇,向國家請命,要偵查古巴的納粹間諜,撲滅美國后方的潛在威脅。獲得批準(zhǔn)后,海明威摩拳擦掌,勵志要干出一番事業(yè)。
他平日里結(jié)交的三教九流這時正好派上了用場,就和福爾摩斯遍布街巷的信息網(wǎng)絡(luò)一樣,海明威也通過漁夫、娼妓、酒鬼、侍者構(gòu)建了一個被戲稱為“騙子工廠”的情報網(wǎng)。他們常常在瞭望山莊飲酒聚會,喝的酩酊大醉的同時交換情報,再由海明威寫成報告遞呈華府。他自己甚至還將“佩拉爾”號改造成巡邏艇,試圖發(fā)現(xiàn)敵方潛艇的蹤影。雖說最后并沒有什么收獲,但至少滿足了海明威那顆不安而躁動的心。
去西班牙,
體驗讓海明威狂熱的斗牛盛況
海明威還曾遷居美國南端的基韋斯特。他常與好友沃爾多·皮爾斯到干龜群島釣魚、到著名的“邋遢喬酒吧”飲酒,偶爾會到西班牙旅行,為《午后之死》收集資料。
自此,斗牛成了海明威的人生關(guān)鍵詞,他有許多短篇作品生動描寫了斗牛的景象。在《忠貞的公?!?/b>里,海明威幾乎是飽含深情地表達了對公牛的贊美。好比中國文人詠梅詠竹,公牛是海明威的精神象征、文學(xué)符號。
他寫道:“無論是什么使他想要戰(zhàn)斗,他的態(tài)度都是絕頂認真的,就像有些人對待吃飯、讀書或者做禮拜的態(tài)度一樣”。在公牛被送上斗牛場后,“他在場上戰(zhàn)斗得無比精彩,每個人都嘖嘖稱羨,而最佩服他的就是殺死他的那個人”。小說由斗牛士的贊嘆結(jié)尾:“也許我們都應(yīng)該像他那樣忠貞”。
在斗?,F(xiàn)場的海明威
或許從這里,我們得以一窺海明威的人生態(tài)度——認真生活、認真寫作、認真感受,面對必將來臨的死亡,也要斗得精彩、斗得悲壯,讓死神也要發(fā)出贊嘆。
去非洲,跟隨海明威狩獵探險
海明威曾兩次踏上非洲大草原,進行狩獵和探險。這趟旅程成了他創(chuàng)作《乞力馬扎羅的雪》和《弗朗西斯·麥康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靈感來源。在非洲的廣袤曠野中,他體驗到了與自然最原始的搏斗,也更深刻地審視了人類的脆弱與死亡。
海明威在非洲
在《弗朗西斯·麥康伯短暫的幸福生活》中,主人公麥康伯是個懦弱的美國人,在打獵時臨陣脫逃,遭到妻子和向?qū)У拿镆暋6C魍κ軅{子的描寫,卻流露出一抹英雄式的壯烈:“它全身的一切,痛苦、虛弱、仇恨和全部剩余的力氣,都毫無保留地凝聚在一起,準(zhǔn)備發(fā)起突襲”。這一刻,仿佛人類成了丑惡的化身,而獅子則薈萃了自然的純粹力量,給予慘烈的命運以燦爛的回擊。
海明威親近自然的童年經(jīng)歷,造就了他對野性而熾熱的生命力的禮贊。不管是斗牛還是獅子,不管是古巴漁夫圣地亞哥還是大馬林魚,都有一種生命的韌勁,都有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倔強。正是這種韌勁與倔強,支撐著海明威走出自己的路,也教會我們,如何才能在無意義感中找到自己的意義。
標(biāo)簽之外,
作為“愛貓人士”的海明威
03
相信在硬漢形象外,鮮少有人知道,海明威其實還是個徹頭徹尾的“貓奴”。如果你走進他的瞭望山莊,你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更溫柔的海明威。
他曾說:“一只貓有絕對忠誠的情感:人類可能因為某種原因隱藏自己的感情,但是貓卻不會?!彼€說:“有了一只貓,便會有另一只貓!”
事實的確如此,在瞭望山莊,海明威養(yǎng)了超過三十只貓,是個不折不扣的“愛貓人士”。1935年,海明威的一個船長朋友送給他一只擁有六個腳趾的小貓,海明威給它起名“雪球”,這是他的第一只貓。當(dāng)時有種說法,六趾貓能帶來好運,這正好迎合了喜歡冒險的海明威的心意,對他而言,出海、狩獵是家常便飯,他當(dāng)然需要這點運氣。
海明威和愛貓
后來,也正是這只六趾貓,在海明威逝去后,成為了“海明威貓”家族的始祖,一直留在位于基韋斯特的故居里,成了房子真正的主人。“海明威貓”家族現(xiàn)已壯大到了上百只成員,果然應(yīng)驗了主人的那句“有了一只貓,便會有另一只貓!”
每位參觀海明威故居的游客都會憐愛地撫摸它們。這些小貓可以隨意進出,在花園的椅子上休憩,在屋前的草地上奔跑,也可以在海明威留下的床上打滾。
在很多照片里,都能看到海明威懷里抱著貓,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他甚至為他的貓寫了文章,記錄下它們有趣的故事。比如,有只貓非常害怕獾,海明威就會當(dāng)著它的面,故意喊“獾來啦”,看它迅速逃到床單下,他便會發(fā)出小男孩惡作劇得逞般的大笑。
除了一些隨筆,海明威的很多經(jīng)典短篇小說里,也有貓的身影。1923年,他早期的成名作《雨中貓》就是其中一例。故事講的是,年輕的美國太太在意大利的一家旅館里,突然發(fā)現(xiàn)窗外有一只貓蜷縮在雨中,她想下樓把它救到房里??墒堑忍叱鋈?,那只貓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她懊惱地回到房間,生活的一切似乎都顯得不如意。正當(dāng)她抱怨之時,有人敲門,原來是店主派侍女送來了一只大玳瑁貓。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留給了讀者無限遐想。
海明威和愛貓
生活便是如此。在你對一切都灰心喪氣之時,很有可能會在拐角處偶遇當(dāng)下的確幸。這是海明威小說治愈的一面。他也會用陌陌溫情,給讀者創(chuàng)造一些小驚喜,或許和他愛貓的特質(zhì)有關(guān)。在瞭望山莊,他會讓貓隨意跳上他的書桌,擱下正在寫作的筆,拿起玉米喂他的貓咪。這是他生活松弛感的最好體現(xiàn)。硬漢的外表下,是一顆柔軟而充滿情趣的心。他愛貓、愛酒、愛美食,也愛生活中的每一個微小細節(jié)。他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有血有肉。
“晚安,我的小貓?!笔呛C魍艚o世界的最后一句話。
人文社新版《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特別為愛貓的海明威設(shè)計了一款可愛的貓形書簽,希望這只小貓能陪伴海明威的經(jīng)典作品,與廣大的讀者朋友,度過一段輕松愜意的閱讀時光。它就像那只六趾的“雪球”,陪你一起走進海明威的故事,去了解那個“硬漢”形象之外,更真實、更溫柔、更有趣的海明威。
迷惘一代,活得瀟灑而痛快
04
回望這位偉大作家的一生,他有過沉淪,有過放蕩,但最重要的是,他從未放棄過生活。他用作品告訴我們,生活終究是自己的,哪怕時代再怎么不幸,哪怕命運再怎么注定,我們依然可以自由自在,去古巴捕魚,去瑞士滑雪,去西班牙斗牛,去非洲狩獵,在下雨的午后去找一只貓,在炎熱的火車站喝一杯冰鎮(zhèn)啤酒,在午夜的咖啡館閑聊,總之,去大膽地、熱烈地生活。
或許,人生不只是一成不變的軌道,不只是千篇一律的工作,還可以在一個個細小的角落,找到意料之外的確幸。很可能就在門的另一邊,有一只獨屬于你的玳瑁貓,在等待你的發(fā)現(xiàn)。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新版《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包括《今天禮拜五》和《大陸上來的好消息》上下兩冊,收錄全部經(jīng)典故事,包括海明威后期在瞭望山莊的創(chuàng)作。
現(xiàn)在,就翻開這些故事吧,在生活的間隙擺脫“班味兒”,走進精彩紛呈的世界!
稿件初審:張 瑤
稿件復(fù)審:張 一
稿件終審:王秋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