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26日報道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12日刊登一篇文章,標題為《解決挑食習慣的秘訣》,作者是埃米莉·霍爾特。編譯如下: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與孩子的用餐時光更像是談判而非進食,那么你并非孤例。據英國國民保健署稱,超過半數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xiàn)挑食行為。
嬰幼兒營養(yǎng)專家夏洛特·斯特林-里德在接受《思貝斯育兒服務熱線》節(jié)目采訪時分享了應對這一問題的最佳策略,并強調家長不必自責。
她說:“這其實是許多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正?,F(xiàn)象,無數家庭都在經歷同樣的挑戰(zhàn)。不要以為只有你面臨這個問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p>
她給出的應對策略包括:
1. 讓孩子擁有選擇權
這么做看似矛盾,但夏洛特指出,允許孩子自主選擇食物反而能鼓勵他們嘗試更多口味。
她說:“當孩子說‘我不想吃這個’時,回應‘沒關系’反而更有幫助。”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他們需要自行作出決定,不壓制他們的選擇反而有益。
夏洛特指出:“孩子渴望自主權,當我們說‘你不必吃這個’時,往往能促使他們自愿進食?!?/p>
她還建議家長允許孩子隨時離席,強調延長用餐時間只會加劇對抗。
2. 避免給食物貼上“好”“壞”標簽
夏洛特指出,給不同食物貼上“好”或者“壞”的標簽會影響孩子對食物的認知。
她說:“盡量保持中立。避免說‘如果你吃了這個,就會得到獎勵或者懲罰’。此類做法可能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p>
相反,夏洛特建議家長教導孩子理解膳食平衡。
她說:“對于不同的食物,我們應一視同仁,不必刻意貶低,但某些食物可以少吃些。我不會討論哪些食物更健康或者不健康,而是通過示范來展示什么是適度、多樣化和均衡的飲食習慣?!?/p>
3. 營造愉悅的用餐體驗
夏洛特指出,讓用餐成為超越食物本身的愉悅體驗既能轉移對挑食行為的注意力,又能激發(fā)孩子的進食意愿。
這也有助于改變孩子對餐桌的負面聯(lián)想,不再避之唯恐不及。
她說:“拿本書出來,做任何能讓他們愿意留在餐桌上的事。然后你就可以說‘現(xiàn)在把書收起來,我們該吃飯了’?!?/p>
“但盡量避免聚焦食物本身。努力讓用餐時光充滿樂趣,多和他們聊聊天?!?/p>
4. 關注孩子的食欲變化
當孩子滿周歲后,他們的生長速度可能開始放緩,導致食欲下降。
夏洛特說:“食欲會有起伏波動。成年人每天的食欲存在波動,兒童亦是如此?!?/p>
她說:“讓孩子自主決定進食量。我們只需建立用餐機制,比如早餐、午餐和晚餐。家長可決定供餐時間與食物種類,但我們應盡量讓孩子自主決定進食量?!?/p>
只要孩子活潑好動且正常生長,那么他們的食物攝入量通常足夠。如果你擔心孩子的飲食過于單一,或懷疑他們存在其他感官問題,建議及時咨詢醫(yī)生。
5. 讓孩子參與備餐
盡可能讓孩子參與備餐過程,這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
夏洛特指出,幫忙擺放餐具、攪拌或涂抹食材、共同采購食物,甚至閱讀與食物相關的讀物等簡單活動皆能起到積極作用。
她還建議讓孩子廣泛接觸各類食物。
她說:“兒童偏好熟悉的事物。他們對這些食物越熟悉,就越容易接受?!保ň幾g/楊雪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