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念著“謹防加沙”的深圳人,在“樺加沙”的狂暴時刻,看見了一座堅韌的城市,也看見了城市庇護下淡定的自己。
今天,深圳人在呼嘯的暴風雨中醒來,有“謹防加沙”的護體 ,史上最強臺風幸好只是掠過。
昨夜的深圳人,也并沒有因為這場天災而集體失眠。窗外風聲呼嘯,等風的深圳人好像過年夜般的松弛,“囤了、吃了、廚藝曬了,除了不發(fā)紅包,跟過年沒什么兩樣”。
鋸樹、捆綁、封印、栓Q、玩?!@些“樺加沙”關鍵詞里,透著深圳人面對這屆臺風的真實心態(tài):從容松弛,有安全感。
危難時刻,所謂的城市安全感是天災時沒有人禍?!拔逋!苯獬?/strong>,深圳人又送走一屆“懂事”的臺風。
臺風下 深圳人一夜好眠
“媽,我們在超市采購了好幾天的食物,窗戶都貼條了,小區(qū)地下室備了沙袋,附近場館連避難所都開放了。”昨晚,我第三次向老家的父母解釋深圳的臺風應對情況。
電話那頭的母親難以想象,面對17級的“史上最強臺風”,兒子口中的深圳不緊不慢,“差點把臺風之夜過成了年”。
■ 臺風“樺加沙”
原來深圳地鐵才是預言家,天天念“謹防加沙”,這次真的要防加沙了。和前幾屆臺風有點不一樣,這次的“風王”樺加沙前搖過于漫長。從防風來、等風來,深圳人心態(tài)慢慢變成了“這風到底來不來?”
昨夜的深圳人,都在等風來。
■ 這屆臺風,深圳人真正的放假兩天
朋友圈不少人曬出豐盛晚餐,配文“臺風年夜飯,就差春晚伴奏”;有人記錄全家團聚的溫馨時刻,稱“除了不發(fā)紅包,跟過年沒什么兩樣”;還有人在社交平臺分享“守歲”體驗,實時更新臺風路徑圖,儀式感滿滿。
等風的時間,深圳很從容,深圳人也淡定,甚至是松弛。許多人記錄下了暴風雨來臨前一條條空蕩蕩的街道,對于這種突然的靜默,這座2000萬人的大城總有一些令人陌生。這一刻有點恍惚,因為這屆臺風,深圳人真正的放假兩天,客戶和你都在休息,還是誰都不準上班那種。
■ 朋友圈不少人曬出豐盛晚餐
最有本屆“樺加沙”畫風的是,等風來的各種玩梗,深圳人社交媒體上各種“樺加沙周邊”亂飛。第一屆Ai時代的臺風自有時代特色。
有人在緊張的守著風,但是大多數(shù)深圳人并沒有因為這場天災而集體失眠。一夜好眠,直到今晨風雨大作,“樺加沙”正在與深圳擦肩而過。
鋸樹捆綁 沒見過這樣防風
都說平時深圳卷,但真有大事,深圳很穩(wěn),不卷。
見過防風的,沒見過提前兩天鋸樹的。這幾天,深圳修剪了2萬棵樹木,加固了13萬棵,幾乎把能吹倒傷人的潛在危險一一清除。
■ 為了保證安全,深圳提前兩天據(jù)樹
能鋸的絕不手軟,鋸不掉的就用愛捆綁。路邊垃圾桶被牢牢固定,甚至被放倒“躺平”;熱門打卡雕塑“奶龍”被巧妙捆綁;就連麥當勞叔叔雕像也被細心加固。
■ 萬物皆可捆
之前也有人擔心深圳不停工,因為按照GDP來算,深圳停一天損失一百億。其實,深圳不是不停,是停得淡定。兩點公司停,六點地鐵停,外賣平臺也同步停。打工人都安心回家,路況還算正常,地鐵站秩序依舊,連去超市囤貨也沒有搶購長龍。
這次是真的下班,不帶電腦那種。
同時,深圳開放了865處室內應急避難場所,免費提供速食類食品40萬份、飲用水100萬瓶。有空調的福田地鐵站,附近300多名工地工人被安置進來。
在深圳灣體育中心安置點,還特別設置了女士專區(qū),提供獨立的帳篷、女士更衣室和專用洗手間。在許多應急避險點內,深圳人可以唱歌、下棋、做體檢,甚至與機器狗互動。在龍崗,社區(qū)還給安置點送去精神食糧,能看電影、打球、滾鐵環(huán)。
■ 深圳開放了865處室內應急避難場所
可以說,深圳這次防風,許多做法是意料之外,想想又是情理之中。這一刻,深圳人需要的是滿滿的安全感。
安全感 是天災時沒有人禍
有人想起2018年的“山竹”,曾經(jīng)給深圳人帶來的創(chuàng)傷還歷歷在目。是不是因為受過“山竹”的傷害,所以深圳這次格外做足了準備?
臺風過境,深圳淡定。至少截至現(xiàn)在,面對這次“史上最強臺風”,深圳還沒有惡性的傷亡事故,也沒有看到因為災難衍生的重大事故。朋友圈里飄蕩著的各種臺風梗,佐證著深圳人的安全感。
■ 工作人員臺風天巡查
這個時候,最大的安全感,是天災時沒有人禍。之前這個城市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其實也是為了這樣的底線。全市1.5萬余名三防責任人在崗,82支搶險救災隊伍、1.4萬名隊員隨時待命,還有身邊許多熬夜執(zhí)勤的小區(qū)物業(yè)工作者…我們看到的是天災之下的責任與堅持,其實我們更應該看見,很多普通深圳人也默默加入其中,有志愿者組織在小區(qū)巡邏,用愛保護和收留流浪貓狗,因為這個時刻“小貓小狗也是值得被照顧的家人”。
■ 深圳全方位守護獲得各路好評
剛剛深圳解除“五?!?,風雨正在平息,天災會逐漸過去。有人說,深圳人又送走了一屆懂事的臺風,只有倒下的一百多棵樹,證明它來過。調侃背后,何嘗不是深圳的幸運。
我們沒法阻擋臺風,卻能在風雨里相互撐起一把傘。
■ 深圳淡定度過風暴
每天念著“謹防加沙”的深圳人,在“樺加沙”的狂暴時刻,看見了一座堅韌的城市,也看見了城市庇護下淡定的自己。
風雨之后,我們陽光下再見。
文|深圳客編輯部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首圖ai
說說你怎么看待深圳防臺?
留言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