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現在很多大學生已經更傾向于考公務員,而不是選擇考研了,甚至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是同一個宿舍里的同學都在備考公務員。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其實是因為大家終于認清了現實,如今能找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才是最關鍵的。
就算你確實有熱愛學術,也完全可以選擇讀在職研究生,這樣一點都不耽誤工作。但考公務員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如果現在不抓緊時間備考,以后考試難度很可能會更大。
沒背景孩子畢業(yè)就考公,升“處級”需要多少年呢,過來人回答很現實
而且一旦失去了應屆畢業(yè)生的身份,后續(xù)備考和報考都會變得更加麻煩。但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要認清自己身上的優(yōu)勢和弱勢。
優(yōu)勢可能就在于家底比較干凈,而且沒有回頭路,只能一心往上沖;可一旦考入了這個帶編制的體系內部之后,大家同樣要考慮一個問題。
如果一直待在最底層的位置不往上晉升,這輩子好像一眼就能望到頭了。只是普通人最快要用什么樣的速度,才能晉升到一個比較滿意的職級呢?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過來人的意見是值得參考的,不少人覺得這輩子要是能晉升到初級,也就是縣處級正職或者二級調研員,就已經非常滿意了。
至少日常的吃喝等生活需求都能保證在一個不錯的水平。不過這也取決于平臺、能力、機遇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了解的是一般的晉升路徑是這樣的:
一個大學生先考入公務員隊伍,剛入職時大家都是一級科員,通常會有一年的試用期。當然,要是很多人只是負責一些比較基礎的工作。
這個試用期可能還會更長。試用期結束之后,就有機會晉升到副科級別,到了這個階段,大家身上的頭銜就會變成四級主任科員。
而從一級科員晉升到四級主任科員,也需要經過兩年的考核。接下來如果要晉升到初級(縣處級正職或二級調研員),還需要經歷正科、副處和正處這幾個級別。
晉升到二級主任科員,即便以最快速度,也還需要再歷練兩年時間
然后接下來同樣按最短時間計算,理論上來講,再增加五年時間就能實現下一步晉升。我們來算一下 。
最短時間其實是一年的試用期,再加上每個崗位晉升所需的時間,最后十年內,也就是大學生在 32 歲之前,基本就能達成晉升到初級的目標。
不過這樣一路走下來,實際情況其實和自己剛畢業(yè)時的設想已經相差很遠了。而且這樣的常規(guī)晉升路徑,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實現。
還必須要加上 “擔任實職” 這樣的前提條件。但如果一些大學生一開始考的就是縣級單位,那么能晉升到初級的名額就非常少。
比如整個縣可能也就四個左右,大多數人都想擠這條晉升賽道,難度自然就會變得很大。如果是考到基層單位的大學生,這也是大多數人的境遇。
從科員晉升到副科,或是同等級別的其他職位,平均就需要五到八年時間;而從正科晉升到副處,也可能需要十年以上。
另外,大家也要意識到年齡紅線的存在,比如一個大學生參加工作多年后,到了 35 歲如果還沒有被提拔到副科,或者到了 45 歲還沒有被提拔到副處。
那么他后續(xù)成功晉升的概率大概會直接驟降 80%,基本上就沒什么希望了。所以考上縣級公務員的同學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要是想從基層一步步往上走,一連登上八個臺階做到縣長,平均下來也需要二十一年的時間。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