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關于房產證上是否該加配偶名字的爭論,在社交平臺上持續(xù)升溫。
不少人覺得這是婚姻中最關鍵的一步,直接關系到感情的忠誠和財產的歸屬。
但實際上,加不加名字牽扯到的問題,遠不止這些,你以為加名字就能得到一半,實際上,也可能給日后的生活帶來麻煩。
那么,加名字到底會帶來哪些后果?為什么專家會反對?
中國的年輕人買房早,壓力也大,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人平均購房年齡是27歲,比歐美國家整整提前了將近8年。
一邊是高房價,一邊是婚姻壓力,還要面對復雜的貸款、政策審查和法律條文,在這種背景下,加不加名字的問題,自然就變得格外敏感。
許多年輕情侶在婚前就因為這個問題談崩了,有女生堅持必須加名字,理由是:沒有名字就沒有安全感,男方卻覺得:這是我爸媽出的首付,憑什么加?
一場原本甜蜜的婚事,最后卡在了兩個字——署名。
加名意味著什么?很多人并不知道,一旦在房產證上寫了夫妻兩個人的名字,這套房子就變成了共同財產,哪怕是婚前由一方全款買的,只要婚后加名,也很可能被認定為共有。
一旦離婚,財產分割就變得特別復雜,法院會根據(jù)實際出資、婚姻存續(xù)期間的還貸情況、房產增值比例等來判決。
可這些東西說起來簡單,真要落實到操作上,就麻煩了,尤其是房子升值了,另一方可能會主張分割增值部分的財產。
不少人因為加名吃了大虧,比如有個叫潘亮的案例,夫妻兩人婚后買房署了共同名字,結果丈夫在外欠了債,法院判定這套房子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用來抵債,妻子一分錢沒借,卻要為了丈夫的債務丟掉房子。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很多夫妻在婚姻里明明沒有做錯什么,卻因為一個名字,背上了沉重的代價。
而且加名還會直接影響后續(xù)購房資格,比如在深圳,中山已經有房的男方無法再以首套房身份買房,幸好妻子名下沒有房產,才得以順利購入。
但如果兩人都在原有房產上署了名,那么再買第二套房,首付至少要60%起步,貸款利率也會上浮1%以上,這對年輕家庭來說,幾乎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僅如此,房產證加名還會導致交易流程復雜化,比如在上海,有一對夫妻打算賣房,結果因為女方出差無法到場,交易被迫終止。
夫妻共同署名的房子,必須兩人親自到場簽字,任何一方不到場就無法完成手續(xù),這在房產交易高峰期,可能會直接導致交易失敗甚至房產貶值。
一些人甚至為了躲避加名的法律影響搞假離婚,之前有不少夫妻為了獲取首套房資格或避稅,選擇協(xié)議離婚,等買完房再復婚。
這種做法一度風靡一線城市,但隨著政策收緊,婚姻狀況聯(lián)網核查機制上線,假離婚變得越來越難,甚至有人假戲真做,離了婚卻沒復回來,房子和人都沒了。
專家建議,不要輕易在房產證上加名,就是為了避免這些現(xiàn)實麻煩,從法律角度來說,《民法典》已經對婚前、婚后財產歸屬作出明確規(guī)定。
婚前全款購房,無論婚后是否加名,基本認定為個人財產,婚后共同還貸,只按還貸部分及房屋升值部分進行分割。
如果父母出資,也要分清是單方出資還是雙方共同出資,單方出的錢一般算作該方子女的個人財產。
如果雙方父母都有出資,則可能按比例認定為共同財產,很多人忽略了這些法律細節(jié),結果到頭來吃了啞巴虧。
一些女性認為不加名字就沒有保障,其實這是誤區(qū),法律保障的是事實,而不是情緒,真正聰明的做法,是通過婚前協(xié)議、公證說明、財產約定等方式,來明確產權歸屬,這樣既尊重了婚姻,也保護了自己。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她們主動學習房產知識,開始參與家庭財務規(guī)劃,甚至在購房時提出簽署財產協(xié)議,這種理性態(tài)度,才是真正的安全感來源。
社會對“加名=真愛”的誤解也該改變了,很多人被網絡輿論帶節(jié)奏,認為不加名字就是不愛你,是想留后路。
其實真正的感情,應該建立在信任和法律清晰的基礎上,如果一段婚姻非得靠一個名字來維系,那這段關系本身就已經很危險了。
房產證署名,其實是一個極其嚴肅的法律行為,它不是一句我愛你的承諾,而是對未來資產安排的重大決策。
一旦寫下名字,就意味著你對這套房子負有法律責任,無論是貸款、債務,還是分割繼承,都將受到影響。
專家提出的建議,是基于對現(xiàn)實的深度觀察,他們不是冷血地勸人別加名字,而是希望大家在做決定前,能多考慮一步,少一些情緒,多一點理性,畢竟,真正的愛,不是讓你承擔不必要的風險,而是一起把未來規(guī)劃得清清楚楚。
婚姻穩(wěn)定不僅靠感情,更靠規(guī)則和制度,如果說愛情是婚姻的基礎,那法律就是婚姻的保護傘,房產證上的名字,不該成為愛情的試金石,而應成為家庭資產配置的理性選擇。
房子可以寫一人的名字,也可以共同擁有,但一定要搞清楚:你在簽字的那一刻,是為了什么。
不是為了討好對方,不是為了打消猜疑,更不是為了面子,而是為了你們共同的未來少一些麻煩,多一些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