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15年
東勝區(qū)鐵西實驗幼兒園教師
用專業(yè)詮釋責任
用愛心澆灌成長
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
以孩子的成長、家長的信任
實現(xiàn)了自我專業(yè)價值追求
今天,讓我們走近
東勝區(qū)優(yōu)秀教師代表——王翠琴
清晨的陽光灑進幼兒園,王翠琴老師一如既往地站在教室門口,微笑著迎接每一個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輕聲的問候,從教十五年來,她用這樣的方式開啟孩子們在園的每一天,也悄悄緩解著孩子們與父母分離時的不安。
“幼兒教育不僅需要愛,更需要專業(yè)。”這些年來,王翠琴始終堅守在幼兒教育一線。她堅持以兒童為中心,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在傾聽與對話中理解他們,做孩子成長的“追隨者”。她深入踐行“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推動室內外自主游戲和多樣體育活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這學期開學不久,王翠琴收到了一條長長的短信,來自剛畢業(yè)的學生趙煜之媽媽:“王老師上午好!笑笑上小學第一周就獲得了‘全優(yōu)小模范’稱號。最重要的是,她每天中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主動拿出課外書安靜閱讀……這良好的閱讀習慣,都是您在幼兒園三年里一點點培養(yǎng)起來的。是您在她心中種下了熱愛閱讀的種子……”與信息隨之而來的還有一條小朋友舉著獎狀對她說心里話的視頻。
聽著視頻里的童言童語,王翠琴的思緒被拉回了三年前。當時作為班主任的她正忙著安撫新入園的小寶貝們,他們有的攥著家長衣角不肯松手,有的躲在門后偷偷抹淚,而有一個小朋友則緊緊抱著懷里那只洗得發(fā)白的舊泰迪熊,眼淚在她的眼眶里打轉,連聲音都帶著怯意。這個小孩兒就是趙煜之。
“當時我沒有急著勸她放下,而是輕輕蹲下身,目光與她平齊和她說‘這只小熊看起來和你特別親,一定陪你度過了很多開心時光吧?不如讓它陪著你,咱們一起聽個有趣的故事,怎么樣?’”王翠琴回憶說。像這樣,以溫柔破冰,全力緩解幼兒分離焦慮,王翠琴治愈了一個又一個孩子。
教育不只是幼兒園的事,更是家庭與幼兒園共同的使命。王翠琴尤其重視家園共育,視家長為“教育伙伴”,以“真誠、平等、擔當”為溝通準則。面對家長的焦慮與困惑,她強調并踐行“耐心傾聽”的藝術。她總是先專注、冷靜地聽取家長訴求,理解其核心關切,再進行專業(yè)分析與建議。對于家長提出的育兒困惑,她均詳細記錄,并事無巨細地運用專業(yè)知識予以解答,提供切實可行的家庭指導策略。
不少家長曾向她提出這樣的問題:“孩子只看圖不聽字怎么辦?”“大班階段該選什么繪本?”,為了更好地家園互動,她主動發(fā)起并組建“繪本故事小團隊”。該活動初期由班級教師帶動,逐步吸引家長深度參與,至大班階段成功轉型為幼兒自主講述。她精心篩選適合幼兒的長篇連載故事,堅持每日開展故事活動,將此過程視為珍貴的陪伴與學習契機。寒暑假期間,在大家的統(tǒng)籌安排下,她勇于擔當,帶領團隊將“繪本故事小團隊”活動線上化,組織創(chuàng)作并精心打磨原創(chuàng)故事作品,定期分享,獲得幼兒與家長的高度贊譽。此外,她還定期組織家長學習交流會,分享優(yōu)質育兒經(jīng)驗與前沿教育理念。
這樣的她,贏得了孩子們與家長們的認可?!半m然孩子已經(jīng)畢業(yè),但您對她的影響一直都在。衷心祝您工作順利,桃李滿天!”教師節(jié)當天,趙煜之媽媽給王老師發(fā)來了祝福話語。而像這樣的祝福,在她的聊天記錄里,還有很多。
王翠琴的教育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jié),卻有著日復一日的堅持與溫暖。她以愛育愛,靜待花開,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新時代幼兒教師的專業(yè)與溫度。
(記者:劉越)
編輯:魯敏 審核:韓改琴 白慧敏 劉冬
校對:魯敏
新聞熱線:0477—8139311
聲明:東勝區(qū)融媒體中心原創(chuàng)稿件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者,本平臺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