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jiān)和內閣首輔的權力誰大,很大一部分在于皇帝對誰比較信任。
一些關于明朝電視劇和書籍中,我們能看到有兩個權力很大的部門,一個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另一個是內閣首輔大臣,從職務來看這兩個職務應該是勢均力敵,畢竟他們都是距離皇帝最近的人選,但我覺得如果要論誰權力最大,我覺得很大一部分要看皇帝對誰更加信任。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根本我覺得要從兩個方面說起
司禮監(jiān)
明朝皇帝十分信任太監(jiān),他們覺得太監(jiān)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將朝務交給他們自己就可以愉快玩耍,皇帝們?yōu)榇嗽O立十二監(jiān),這十二監(jiān)中各有一名掌印太監(jiān)。
這十二監(jiān)中最受皇帝信任當屬司禮監(jiān),司禮監(jiān)中設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jiān),這個部門老大是掌印太監(jiān),比他稍微差一點是秉筆太監(jiān),日常秉筆太監(jiān)就是負責把皇帝想法記錄下來,然后拿給掌印太監(jiān)蓋章,因而握有蓋章權力掌印太監(jiān)自然有無上的權勢,畢竟所有文件如果沒有他蓋章就難以形成有效文件。
從中我們看出,掌印太監(jiān)就是部門老大,秉筆太監(jiān)只算是他的助理,負責記錄下老板一切建議,然后拿到自己老大面前蓋章,最終下發(fā)到各大部門。
正是因為掌印太監(jiān)權勢過于龐大,因而明朝期間所誕生一切權宦都來源于司禮監(jiān),相比于王振、馮保僅擔任掌印太監(jiān),我們不得不佩服魏忠賢是位精明人物,不僅擔任掌印太監(jiān)同時也是秉筆太監(jiān),正因為如此他成為明朝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太監(jiān)。
反觀明朝幾位權宦,他們大多數深受皇帝寵幸,從而讓他們在朝中掌控至高無上的權勢,以至于在一段時間里內閣首輔都要讓他們三分,誰叫他們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
內閣首輔: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不久后,感到宰相制度對于皇權制約,便通過胡惟庸案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將一切政務由皇帝處理,朱元璋嘗試了一段時間后,發(fā)現如果任何事情都由皇帝處理,那么皇帝不累死。
為了防止自己過勞而死,朱元璋決定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制度為自己分憂,內閣制度便在這世間誕生,內閣大臣主要職責就是輔助皇帝處理朝務,從而減輕皇帝身上千金壓力。
內閣一般由精明能干的老臣組成,這些人不僅老辣同時在朝中有一定權勢,皇帝將這群人招入內閣后實際上權力又一次分割,這些人當中影響力最大人便是內閣首輔,通常能成為內閣首輔,若不是功勛之后,便是皇帝老師。
內閣首輔很多時候并沒有將皇帝放在眼里,畢竟他們已經依靠的權勢和影響掌控國家各個方面,就算皇帝不處理朝務,這個國家也可以照常運行下去,以至于明朝皇帝就算不上朝,國家也可以順利運轉。
內閣和司禮監(jiān)是相互制約關系:
正因為內閣權力過于太大,這讓皇帝深感不安,覺得權力如果都被內閣掌控,自己不就成為空殼司令,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錦衣衛(wèi)和司禮監(jiān)便在這時候誕生,他們的出現完全能夠制約內閣,讓這些人老實點,不要給我輕舉妄動,否則我就搞死你。
從中我們能看出,司禮監(jiān)、內閣就是相互制約關系,一旦誰的權力過大,皇帝就會出來對其進行打擊,從而確保朝局平衡,讓自己可以做個太平皇帝。
不過,我們能夠確定一件事情,無論司禮監(jiān)還是內閣的首腦,他們實際上都是為皇帝工作,只不過一個主內,另外個主外,從而確保大明王朝極其順利運轉。
明朝國家極其究竟是如何運轉,首先內閣會將一些政府提案整理出來,然后交給司禮監(jiān),這時候負責值班秉筆太監(jiān)就會查看這份提案是否可行,可以他們就會繼續(xù)往上提交,不行就直接扣壓不發(fā),掌印太監(jiān)在接到秉筆太監(jiān)送來文件他們也會親自過目最終進行蓋章,然后在法給內閣,內閣收到文件后將文件下發(fā)給相應部門執(zhí)行。
因此,我覺得明朝內閣首輔如果想要順利將自己政治意圖傳播下來,最好方面就是討好司禮監(jiān)中秉筆太監(jiān)和掌印太監(jiān),讓他們和自己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樣就能很好掌控朝局,可這些還不算精明,同時也要將自己人脈發(fā)展到朝中各個部門,這樣除了皇帝以外沒人可以動得了自己。
從職務和權勢上看,內閣首輔手中權勢完全比司禮監(jiān)大一些,畢竟很多時候,他才是一切事務執(zhí)行人,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屬于內臣若想控制朝局,只能通過內閣首輔和皇帝信任,這樣自己才有機會搞定內閣,因而我覺得內閣和司禮監(jiān)一旦發(fā)生權力斗爭,誰勝誰負完全看你是否和皇帝關系好。
為何會說內閣和司禮監(jiān)發(fā)生沖突,要看誰和皇帝關系好
皇帝作為游戲制定者,可以任由決定一切政治斗爭結果,能影響他們做出相關決定因素在于誰不會影響皇權。
一般情況下,擔任內閣首輔一般情況是皇帝老師,這些人和皇帝有師生之情,這些人一般情況會將自己想法灌輸到皇帝身上,希望皇帝能以此治理國家,可他們忘記了,任何都有自己獨立思想,必然不可能受制于一方,可隨著皇帝思想成熟,內閣首輔這時候會跟皇帝產生矛盾,從而讓兩人漸行漸遠。
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作為皇帝身邊親近者,本就長期陪伴在皇帝身邊,讓他們頗受信任,因而他們完全有方法打擊內閣首輔。
因此,我覺得內閣首輔和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若想徹底掌控朝局,必須是個八面玲瓏人物,這樣的人不僅搞好下屬關系,同時也能讓上級滿意,從而讓自己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者。
皇帝作為這場游戲制度者,從頭到尾扮演就是一個平衡者角色,他會對威脅自己皇權人下手,然后再扶持聽話的人上臺,從而讓自己安靜做個美男子。
綜合所述:
我覺得從制度上看首輔大臣權力確實比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但我們忘記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有個天然優(yōu)勢,就是他們在皇帝身邊時間遠比內閣首輔多,以至于他們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和皇帝關系,很好制約內閣首輔。
因此,我覺得無論內閣首輔還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他們權力究竟誰大,很大一部分原因要看皇帝,畢竟他是游戲制定者,完全有能力決定誰勝誰負。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