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貪財,一個好色。
短短八個字,就概括了楊振寧和翁帆這長達21年的婚姻。
不過,拋開年齡來說,他們又何嘗不是一對攜手相伴的普通夫妻?
21年前,82歲的楊振寧和28歲的翁帆結(jié)婚,輿論差點炸鍋。
質(zhì)疑的、嘲諷的、看熱鬧的,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巨浪,大家把所有可能的劇本都寫了一遍,結(jié)果呢?人家過得比誰都穩(wěn)。
楊振寧出生于一個學術(shù)氛圍濃厚的家庭,父親楊武之是著名數(shù)學家、清華大學教授。
1929年,楊振寧隨父遷入清華園,童年時期便接觸到科學啟蒙。
而楊振寧學習十分優(yōu)秀,從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后,他又進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深造,于1944年獲得了碩士學位。
同年夏天,他考取了留美公費生,但按規(guī)定他要先在西南聯(lián)合大學附屬中學教一年高中數(shù)學。
但就是這一次教學,讓他遇到了自己今后相伴大半生的伴侶。
楊振寧在西南聯(lián)大附中代課期間,結(jié)識了17歲的學生杜致禮,當時杜致禮可是國民黨名將杜聿明的長女。
杜致禮雖出身將門,卻毫無驕矜之氣,聰慧溫婉的氣質(zhì)讓楊振寧印象深刻。
盡管當時兩人年齡相差9歲,且楊振寧即將赴美深造,但這段短暫的師生時光為兩人埋下了情感的種子。
1945年楊振寧赴美攻讀博士,而杜致禮沒多久在宋美齡的推薦下進入美國衛(wèi)斯理學院深造。
1949年,杜聿明在淮海戰(zhàn)役中被俘,杜致禮失去經(jīng)濟來源,被迫轉(zhuǎn)學到紐約圣文森學院半工半讀。
同年12月的一天,楊振寧與杜致禮在普林斯頓唯一的中餐館意外重逢。
此時的楊振寧已在研究院工作,而杜致禮正獨自承擔著家庭變故的壓力。
這次相遇讓兩人塵封的情感迅速升溫并在一起,楊振寧后來回憶稱:“早到或遲到幾分鐘,都可能錯過這段緣分,這是命運的安排?!?/p>
1950年,楊振寧與杜致禮在普林斯頓神學院舉行婚禮。
由于杜聿明此時仍被關(guān)押,雙方父母均無法出席,婚禮由清華大學前校長梅貽琦代表女方家長主持。
婚后,杜致禮放棄了自己的文學研究,全身心支持楊振寧的事業(yè)。
當時他們居住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簡陋公寓中,生活條件艱苦,但杜致禮毫無怨言,甚至在長子楊光諾因意外手術(shù)時,為免楊振寧分心,獨自承擔了所有事務(wù)。
杜致禮不僅將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中文,展現(xiàn)出獨立的一面。
可以說,楊振寧的如今能有如此高的成就離不開杜致禮的扶持!
時間來到2003年,杜致禮因飽受疾病困擾病逝,結(jié)束了與楊振寧長達53年的婚姻。
楊振寧深陷悲痛之中,就在這時,翁帆走進了他的生活。
但其實,楊振寧與翁帆的緣分,早在杜致禮在世時就已悄然埋下伏筆。
1995年,汕頭大學舉辦首屆世界華人物理學大會,19歲的大一學生翁帆被選為接待志愿者,負責陪同楊振寧及其夫人杜致禮。
當時的翁帆以“清純可愛”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夫妻倆走之前特意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告知翁帆如果有任何需要,隨時可以找他們。
這次相遇悄然將兩人的命運線交織在一起,也為未來的情緣奠定了基礎(chǔ)。
2003年,楊振寧的伴侶杜致禮因病去世,經(jīng)歷了失去愛人的巨痛和孤獨后,他收到了翁帆發(fā)來的安慰信件。
翁帆的真誠打破了楊振寧心里的那道墻,經(jīng)過日復一日的書信交流,兩人的情感漸漸升溫,最終走到了一起。
這段看起來不太被外界認可的婚姻,從一開始就開始遭遇不少質(zhì)疑和爭議。
有的人覺得翁帆嫁給楊振寧就是為了錢和名氣,還有人對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感到不可思議。
可是,這些質(zhì)疑并沒能打擊到他們,反而更加增強了他們相互扶持的決心。
2004年兩人在汕頭民政局登記結(jié)婚。
楊振寧以“翁先生”“翁太太”稱呼翁帆父母,而翁云光夫婦則尊稱其為“楊教授”,這種傳統(tǒng)禮節(jié)體現(xiàn)了雙方家庭的尊重與接納。
翁帆放棄西式生活習慣,調(diào)整作息適應楊振寧的傳統(tǒng)節(jié)奏,同時攻讀清華大學建筑歷史博士學位,協(xié)助整理楊振寧的學術(shù)資料。
而他們多次公開表示,年齡不是障礙,精神契合才是婚姻的基石。
截至2024年,兩人已攜手走過二十年。
楊振寧也很清楚自己和翁帆年齡的不同,坦言她可以再找另一半,甚至還陪著翁帆去冷凍了九顆卵子。
不僅如此,楊振寧在百歲生日時感慨:“和翁帆結(jié)婚使得我的生命里有了一個延續(xù)?!?/p>
翁帆也坦言:“能和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攜手走完人生的旅程,真是我最大的榮幸?!?/p>
楊振寧與翁帆的婚姻,本質(zhì)上是兩個獨立個體基于精神契合的選擇。
21年的相伴已證明,年齡差距并非感情的障礙,而共同的價值觀、相互的尊重與支持才是維系婚姻的核心。
正如楊振寧在百歲感言中所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他們用時間詮釋了愛情的另一種可能。
這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最終在平凡中淬煉出超越年齡的真摯與永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