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親自給中國辟謠,這事兒要擱幾年前,簡直想都不敢想。
高市早苗在最新演講中對我國全力開炮,全程圍繞中國進行抹黑。
在日本右翼輿論中,中國游客常年扮演“麻煩制造者”的角色,背鍋習(xí)慣了,反轉(zhuǎn)幾乎不可能。但現(xiàn)在真來了個“反華瘋婆子”要上位,日本人忽然開始集體踩剎車,為中方辟謠了。高市早苗一番演講,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奈良鹿無辜躺槍,日本人很無語
當(dāng)?shù)貢r間9月24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正式拉開帷幕。五位候選人站上辯論臺,其中包括政壇熟面孔林芳正、小泉進次郎、茂木敏充等,但最吸睛的,卻是極右翼代表高市早苗。
這位被稱為“安倍愛將”的女性政客,并不因為政策主張出圈,而是因為其一系列極端、反華的言論和行為頻繁登上熱搜。
這場辯論原本是展示施政理念的,高市卻選擇另辟蹊徑,花費大量篇幅講奈良的鹿。
她自稱出身奈良,對“奈良公園1460頭鹿”的命運很掛心,還當(dāng)場朗誦和歌,場面一度堪比日劇開場。
但真正令人側(cè)目的,是她突然話鋒一轉(zhuǎn),以“外國游客虐待奈良鹿”為由,指責(zé)部分游客“腳踢、恐嚇、甚至毆打”鹿,并舉社交媒體上的一段視頻為例,稱某游客在鳥居上做引體向上,這是對日本文化的破壞。
結(jié)合高市一貫的言論背景,其真正意圖不言自明:將鹿當(dāng)作民族主義情緒的出口,通過制造“外國人破壞日本神圣物”的輿論場,進一步推動排外、反華的社會氛圍。
諷刺的是,從未有人真正證實這些“虐鹿事件”的真實性。反倒是這一套話術(shù),正好踩在日本右翼勢力近年來反復(fù)操作的套路上:制造輿論、煽動情緒、借機進入權(quán)力中心。
而高市,正是這一套路的最大賭注。
要理解“外國人踢鹿”這類言論是怎么一步步變成籌碼的,得從原田將大這個名字說起。
這個人是奈良本地的網(wǎng)紅,幾年前靠拍奈良鹿和游客互動的視頻起家,但內(nèi)容大多經(jīng)過剪輯加工,專挑中國游客與鹿互動時的沖突瞬間,故意營造出中國游客不文明甚至毆打鹿的印象。
他為此在社交媒體上收割了大量仇外情緒流量,輿論逐漸形成“保護鹿=反對外國游客”的怪邏輯。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內(nèi)容竟然被他當(dāng)成競選綱領(lǐng),最后真的當(dāng)選了奈良市議員。
他的口號是:“保護奈良鹿,不讓外國人破壞”。
高市早苗這次辯論的“鹿言論”,就非常像是復(fù)刻了原田將大的那一套劇本,只不過她的目標不是市議員,而是日本首相。
她用“外國人踢鹿”這樣貌似無害、但情緒攻擊性極強的輿論,試圖撬動更大規(guī)模的民族主義動員。但在當(dāng)前日本社會氛圍下,如此說法危險也陡然上升。
辟謠突然齊刷刷,日本人也怕“瘋婆子”真的上位
有意思的是,這一輪“外國人虐鹿”的輿論浪潮并不是最近才有的。
早在2024年,這種說法就已經(jīng)在日本社交平臺傳播甚廣。但那時無論是奈良當(dāng)?shù)卣€是主流媒體,幾乎沒人站出來辟謠。網(wǎng)紅們靠著這類視頻賺得盆滿缽滿,右翼賬號也順水推舟,塑造出“外國人=不文明”的群體標簽。
然而,就在高市早苗將這個話題帶上辯論臺后,奈良官方首次公開回應(yīng),表示沒有收到關(guān)于外國游客虐待鹿的任何正式報告;多位日本律師、學(xué)者也站出來指出,該言論“與歷史上的排外謠言如出一轍”,甚至有人將其比作1923年關(guān)東大地震之后“朝鮮人投毒”的謠言。
這就顯得耐人尋味了。
為什么之前沒人辟謠,現(xiàn)在突然一窩蜂出來反對?原因很簡單:高市早苗有可能真的上位。
在高市尚未進入總裁競選前,這類輿論不過是小范圍排外泡沫,沒人在意。
但她現(xiàn)在有可能成為自民黨總裁,進而成為首相,一旦她掌權(quán),這種排外言論可能會被制度化、政策化,影響的不再是網(wǎng)絡(luò)空間的言論自由,而是真實世界的外交、人身安全、社會氛圍。
于是,一些原本默許、甚至暗中推動排外情緒的人,也開始跳出來踩剎車,試圖與這股極端力量切割。
雖然日本人喊的反華口號震天響,一旦事情真的可能失控,一部分人還是會選擇自保式理性。
歸根結(jié)底,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無論是“踢鹿”的謠言,還是高市早苗的瘋狂言論,其背后都是日本社會在面對現(xiàn)實困境時的一種集體逃避。
日本經(jīng)濟長期低迷,老齡化加劇,年輕人對未來缺乏信心,國際競爭力逐漸邊緣化。在這種背景下,民族主義和排外情緒就成了最廉價的心理按摩。
但問題在于,真正的困境并不會因為攻擊中國人而消失。
高市早苗的崛起,其實就是這種局勢的一面鏡子。她不是問題的制造者,而是問題的產(chǎn)物。她的極端言論之所以有市場,不是因為她多有魅力,而是因為社會本身已經(jīng)對理性失去了耐心。
這場關(guān)于奈良鹿的政治鬧劇其實遠未結(jié)束。高市是否能最終勝出,還需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她已經(jīng)用一個“看似無害”的話題,撬動了日本社會最敏感的神經(jīng)。
而日本社會的這一波“自發(fā)辟謠”,并不是出于對中國游客的同情,而是對極端政治力量可能失控的恐懼。當(dāng)“排外情緒”從網(wǎng)絡(luò)走進權(quán)力中樞,人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針對的對象。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一部分日本人終于開始意識到:讓一個靠鹿上位的“瘋婆子”掌權(quán),代價可能不僅僅是風(fēng)評受損那么簡單。
參考資料:
聚焦 |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候選人辯論會舉行
2025-09-24 16:43·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