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的臺風“樺加沙”,讓廣州和整個珠三角都經歷了一次緊張的考驗。短短幾天時間里,全市從停課到“五?!保俚窖杆俳獬?,過程幾乎像一趟過山車。
▲圖源網絡
有市民覺得這是一場“虛驚”,也有人認為“寧可空防”,絕不能“漏防”。那么,這一次廣州的“五?!?,到底值不值?
01
“唔?!钡健拔逋!?/strong>
9月22日下午,廣州市教育局率先宣布23日全市停課。對家長來說,這個決定完全在意料之中。學生是社會里最需要保護的群體,寧可保護過度,也不能心存僥幸。
然而,9月23日白天廣州城區(qū)幾乎風平浪靜,只有灰蒙蒙的天空和零星小雨。朋友圈里充斥著家長們的調侃:“孩子停課了,大人還要上班。”這種停課先行的差異,已經提前暴露了城市應急機制在銜接上的第一道錯位。直到傍晚,風雨才略有增強。
▲圖源網絡
9月23日下午,廣州市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宣布從當晚七點起實行“五?!?/strong>(停課、停工、停產、停運、停業(yè))。通知來得有些突然,不少企業(yè)和打工族都感到措手不及,生產線被迫臨時叫停,商鋪和快遞公司只能匆忙收尾,交通系統(tǒng)也進入緊張狀態(tài)。傍晚時分,風雨確實比前一天大,但仍然沒有達到人們印象中的狂風暴雨。
更具戲劇性的變化在24日當晚發(fā)生。廣州市在六點鐘宣布解除“五?!?/strong>,比原定的七點提前一個小時恢復秩序。這種從宣布到解除、再到全面恢復的節(jié)奏,讓人們感到緊張,也讓人們覺得困惑。
▲點擊收看視頻
事實上,這并不是廣州獨有的情況。深圳在下午四點解除“五?!?,東莞在五點宣布分批恢復,軌道交通延至25日運行,珠海則在晚上八點解除“五?!?,并在九點恢復口岸通關。不同城市根據(jù)所處風圈和實時監(jiān)測選擇了不同的解停窗口,呈現(xiàn)出一種差異化的防御策略。
02
多少僥幸與險象
如果只看廣州城區(qū),確實沒有遭遇嚴重破壞。24日整天雖有風雨,但總體而言并不劇烈,路面積水情況也不算突出。正因如此,市民的體感差異很大,這也是不少人質疑“五?!钡闹苯釉?。
但同一時間,在大灣區(qū)的其他地方,畫面卻完全不同。臺風“樺加沙”在24日傍晚在陽江海陵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3級,最低氣壓約955百帕。陽江和周邊地區(qū)出現(xiàn)了嚴重的內澇,一些地下車庫被淹沒,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陽江,圖源網絡
在澳門,風暴潮導致內港一帶多處街道被海水倒灌,內港一帶水位明顯攀升,商鋪被迫停業(yè),車輛被淹,甚至有人在退水后跑到街頭“捉魚”。澳門氣象局更是一度發(fā)出了十號風球,這是最高級別的風暴警報信號。
▲點擊收看視頻
香港的情況同樣不容小覷,維港沿岸巨浪翻涌,狂風掀倒樹木,部分交通受阻。
▲點擊收看視頻
珠海也處在強風圈半徑之內,道路積水、設施損壞、口岸停運,市區(qū)不得不在清障、轉移和恢復通關之間多線作戰(zhàn)。
▲珠海,圖源網絡
這些畫面提醒我們,同一場臺風,在不同城市卻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廣州的“風平浪靜”,并不是因為氣象部門夸大,而是因為地理位置和路徑的幸運。換個位置,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03
信神佛還是科學
網上常有一種說法:“廣州在地理條件上,是全世界少有的‘福地’,從未遭遇過自然災害的重大傷害?!?/p>
這種說法強調了廣州的地理優(yōu)勢和歷史命運——兩千多年前,老祖宗在此選擇建城,歷史證明這是極為明智的決定。
尤其是近年來,很多人將“廣州風調雨順”歸功于“天后宮”和“望海觀音”的庇佑。尤其是自從南沙天后宮和番禺蓮花山望海觀音建成后,似乎沒有強臺風對廣州造成過重大傷害,逐漸形成了“神佛保佑”的心理定勢。
▲圖源網絡
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抵御自然災害,不能僅僅寄望于歷史的地理優(yōu)勢或神佛的保佑。這些文化符號固然能給人帶來心理安慰,但面對現(xiàn)代社會復雜的自然災害,我們更應該依賴的是科學的預測與有效的應急決策。
臺風、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并不受任何神靈庇護的影響,而是由自然力和科學規(guī)律主導。尤其是氣象預測,如今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度發(fā)展的時代,衛(wèi)星、雷達和數(shù)值模型可以精準地預測臺風的路徑、強度及影響區(qū)域。而廣州的應急反應能力,也是依靠著這些技術手段來保障市民的安全。
▲圖源網絡
正如這次臺風“樺加沙”的應對,廣州在臺風還未完全登陸前就做出了停課、停工、停產等措施,這正是基于氣象預警和精準的數(shù)據(jù)判斷,而不是依賴“風水”或“神佛保佑”。
我們不能忽視,“樺加沙”在近海曾長時間維持超強臺風級別,其強度和潛在危害曾直逼‘山竹’。政府的提前行動,正是對科學預警的最高敬畏,確保了在路徑變動下,城市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潛在風險。
▲圖源網絡
如果我們僅僅依賴“天后宮”和“望海觀音”的象征性力量,而不進行科學的預測和合理的防范,那不僅是對自然災害的輕視,也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04
得與失的權衡
從結果上看,廣州的“五?!痹谠S多人眼里似乎是一種過度反應。家庭被打亂節(jié)奏,企業(yè)蒙受損失,公眾的心理落差甚至讓對氣象預測的信任度下降。
但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次行動體現(xiàn)了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則。港澳、陽江、珠海等地的遭遇就是最好的對照。如果廣州這次正好處在強風圈的核心區(qū)域,今天的質疑聲很可能會變成另一種聲音:“為什么不早點停工?”
▲停工下的廣州,圖源網絡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五?!币呀浲昝罒o缺。機制中的問題同樣清晰可見。停課和停工不同步,讓家庭和企業(yè)節(jié)奏錯位。通知來得太倉促,讓許多企業(yè)和員工在傍晚臨時收尾,反而增加了風險。復工的宣布又顯得倉促,使社會預期缺乏穩(wěn)定感。
這些問題提醒我們,“五?!钡谋匾詿o可置疑,但執(zhí)行的細節(jié)需要改進。公告可以更清晰,給出最早和最遲的時間窗口,方便社會提前預排。針對不同行業(yè),可以制定差異化的停與復模板,讓鏈條運轉更順暢。
▲臺風前夕被清空的超市貨架,圖源網絡
對于“停課先于停工”的情況,最好能有明確的家庭照護口徑,給予家長合理的緩沖。復工的條件也可以更透明,比如規(guī)定紅色預警解除二十四小時內逐步恢復,以減少臨時性通知帶來的混亂。
這樣,社會成本可以盡量降低,而安全底線仍然守住。
05
值不值的答案
所以,這次廣州的“五?!?,值不值?
如果僅僅從短期經濟賬來看,似乎是不值的;但如果把生命與城市安全作為底線,那么答案就一定是值得的。臺風不是一次考試,不能以預報是否精確來打分。它是一場風險博弈,政府、企業(yè)和市民都在其中做出選擇。
▲外賣停擺,圖源網絡
真正需要改進的,并不是防御的決心,而是執(zhí)行的細節(jié)。如果停與不停能夠做到更同步、更透明、更有預案,那么家庭就不至于尷尬,企業(yè)也不至于難辦。
暴風雨總會過去,但制度和經驗應當留下。每一次寧可“空防”的選擇,都是城市走向成熟的一步。廣州這次的“五停”,與其說是防御的終點,不如說是超大城市在“生命安全”與“社會運行效率”之間尋找平衡的制度起點。
▲“五停”下的廣州城,圖源網絡
我們期待,未來的應急機制能夠更科學、更體貼、更有預案,讓這座城市在面對下一次挑戰(zhàn)時,既能守住底線,也能兼顧人心。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此次臺風“五?!??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