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安
(識局微信公共賬號zhijuzk)
一
近日,《中國組織人事報》刊文指出機關工作中普遍存在“鞭打快牛”的現(xiàn)象,引發(fā)關注。
文章指出,在機關工作中越是效率高、責任心強的“快?!保奖徊粩嗟丶犹桌?;而效率低、主動性差的“慢?!保炊靡孕蓓杂^。
文章還指出,這種“逮著能干者一直用”的惰性分配方式,本質上是工作分配上的懶政與不公,不僅透支骨干的身心健康,更扼殺整個隊伍的成長潛能。
二
“鞭打快牛”的評論文章讀過不少,但是如此高規(guī)格、引發(fā)如此熱烈討論的,似乎這是第一次。
與以往類似文章最大的不同,這篇文章將“鞭打快牛”的問題毫不留情地講清了:
“考核機制過度側重即時成效,人才培養(yǎng)缺乏系統(tǒng)規(guī)劃,導致機關在面臨任務壓力時,不自覺選擇最便捷卻最不可持續(xù)的方式”。
說白了,這個鍋就是各機關單位三樓某些人的。
三
文章給出了解決方案,核心就是將工作重心從“如何快速完工”轉變?yōu)椤霸鯓优囵B(yǎng)隊伍”。
快速完工可以獲得“即時”政績,而培養(yǎng)隊伍則可能導致政績“延遲”。很多人將崗位視為短時間內的鍍金廠,自然想得都是如何快速提拔,帶隊伍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文章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指出要對領導干部考核機制進行升級,并指出注重分析研判團隊成長度、人才儲備率、長期戰(zhàn)斗力等綜合實力,把培養(yǎng)新人、鍛煉隊伍作為重要指標,實現(xiàn)從“用完人力”到“培育人才”的轉變。
四
當然,我們看文章不能只圖個心里爽快,也要講究客觀事實。
事實是很多機關,尤其是基層,面臨干部結構不科學的實際困難。如果只盯著“鞭打快牛”的問題,糾結自己是否多干了一些,必然會導致新的問題。
試想一下,“快牛”們階段性罷工,但是工作又不等人,怎么辦呢?
“鞭打快?!爆F(xiàn)象徹底消失是個科學的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快?!眰冞€是要有一定的覺悟,切不可撂挑子不干了。
畢竟,有很多“慢?!痹浺彩恰翱炫!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