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中國街頭多了不少“老外”的身影,有的在夜市擼串、有的在高鐵站自拍、還有的在便利店里研究“二維碼怎么花錢”。
他們不是來“探秘東方古國”的,而是直接飛來“上分”的,玩幾天就回去拍視頻說,不吹不黑,中國比美國強多了。
這不是哪個營銷號的標題黨,而是一場由144小時免簽政策引爆的全球現實秀。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144小時免簽政策
很多人只知道144小時免簽能讓老外說走就走,卻不知道這政策從試點到爆火,藏著一套“步步為營”的巧思。
早在前幾年海南試點時,這一政策便沒有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考慮到東南亞、日韓游客偏好海島游,便針對性優(yōu)化入境流程:
比如簡化入境表格填寫、增設多語言服務通道,逐步積累起 “中國入境便捷度高” 的口碑。
2024年政策在全國鋪開時,更直接將南美兩國(如阿根廷、巴西)納入免簽名單,結果Agoda后臺數據隨即迎來爆發(fā)式增長。
中國直接沖進全球熱門目的地TOP5。從局部試水到全球圈粉,這波操作堪稱“精準”。
對比其他國家的簽證政策,中國的免簽優(yōu)勢更是肉眼可見。
美國簽證要填幾十頁表格、等上一兩個月,歐洲簽證得跑領館遞材料。
而144小時免簽直接“免掉所有麻煩”,拿著護照就能來,落地就能逛。
就像那個阿根廷烤肉師傅,本來只是轉機去日本,刷到重慶輕軌穿樓的視頻,臨時決定用免簽時間來中國。
下飛機當天就打卡了洪崖洞,還發(fā)視頻說“早知道這么方便,去年就來了”。
更實在的是,這政策還成了地方經濟的“助推器”。
在成都,寬窄巷子的小吃攤前,老外排隊買糖油果子的隊伍能繞半圈;
春熙路附近的酒店,旺季時外國游客入住率比去年漲了60%,連街邊賣熊貓玩偶的小店,都特意進了英文價簽。
有老板笑著說:“以前一月賣幾十只玩偶,現在一天就能賣上百只,還得雇個會說外語的店員才行?!?/p>
從餐飲到住宿再到零售,一條完整的“旅游消費鏈”被盤活,這哪是簡單的“方便游客”,分明是給地方經濟注入了強心劑。
老外逛中國有多“驚掉下巴”?
先說說讓他們最驚艷的交通。
有個美國游客從北京坐高鐵去上海,4個半小時就到了,對著窗外飛馳的風景拍個不停:“在美國,360公里的路得坐3個半小時火車,還經常晚點!”
而中國地鐵又干凈又準時,換乘路標清清楚楚,對比紐約又舊又擠、還滿是涂鴉的地鐵,他直言“像從毛坯房住進了精裝房”。
不管是跨城的高鐵,還是市內的地鐵,都讓他們覺得“出門比在自己國家還方便”。
消費時的“絲滑感”也讓他們直呼神奇。
在成都夜市,有個德國小哥想買烤串,掏錢包時被攤主擺手:“掃碼就行!”
他愣了愣,掏出手機一掃,付款成功的提示音一響,瞬間笑了:“在我們那兒,連超市都還在用磁條卡,沒想到中國連路邊攤都這么先進!”
更讓他們驚喜的是,街頭隨處可見共享充電寶,手機快沒電時隨手就能借;
景點門票也便宜,故宮60元就能逛一天,對比美國迪士尼750元的門票,他們直言“中國旅游太良心了”。
最讓他們舍不得走的,還是中國的生活氣息和文化魅力。
在新疆喀納斯,民宿老板教法國游客做大盤雞,香味飄滿院子;
在重慶,他們舉著手機拍輕軌穿樓,嘴里不停念叨“太魔幻了”;
還有人嘗了四川的白酒,說“入口有糧食香,一點不辣嗓子,像在喝‘文化的味道’”。
不管是菜市場里的討價還價,還是夜市里的歡聲笑語,都讓他們覺得“中國的生活,既有煙火氣,又有幸福感”。
144小時免簽的“蝴蝶效應”
老外在中國的“真香”體驗,可不只停留在個人朋友圈分享。
144小時免簽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早已經擴散到全球,帶來了連串意想不到的深遠影響。
最動人的變化藏在雙向奔赴的交流里。
這邊德國博主在新疆民宿學做大盤雞,把菜譜發(fā)上網打破偏見;
那邊廣州背包客剛落地貝爾格萊德機場,就收到當地人遞來的免費公交卡,對方笑著說“你們給144小時免簽,我們給144次隨便坐”。
沒有官方話術,全是普通人的真實互動,這種民間外交比任何發(fā)布會都有說服力,不知不覺間就拉近了國家間的距離。
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看法也在悄悄反轉。
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的數據很直觀:20個受訪國家里,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人首次超過50%。
以前西方媒體嘴里“落后”“不安全”的標簽,在老外的實拍視頻里碎得徹底。
美國博主凌晨兩點拍深圳街頭的烤生蠔攤,彈幕里全是“這安全感在美國不敢想”;
法國姐妹曬出民宿老板娘送的祝??ㄆ?,配文“這里的人情味比傳說中暖一百倍”。
真實的畫面,讓中國開放、現代的形象慢慢立了起來。
這股熱潮還在悄悄改變全球旅游格局。
看到中國免簽政策的效果,馬來西亞延長了中國游客免簽期,泰國把落地簽窗口加了好幾倍。
越來越多國家跟著優(yōu)化旅游政策,想和中國搭起交流的橋。
原本單向的“中國印象”,變成了雙向的“互相看見”,旅游不再只是看風景,更成了促進國家間友好合作的紐帶。
說到底,這144小時免簽打開的不只是入境的門,更是理解與信任的門,讓不同國家的人在真實體驗里讀懂彼此,也讓世界關系變得更溫暖、更緊密。
結語
以前總怕別人不了解中國,現在才明白,開放就是最好的底氣——敢讓世界來看,才是真自信。原來讓世界愛上中國,不需要喊口號,只需要打開一扇門,讓真實的中國自己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