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一趟,發(fā)現(xiàn)年輕人越來越少,倒是村口曬太陽的大爺多了——這不是個別現(xiàn)象?,F(xiàn)在的農(nóng)村和小縣城,正上演著一場“年輕人爭奪戰(zhàn)”,而那些沒被“搶走”的男青年,日子過得有點難。
村里的房子塌了半邊墻都沒人修,二十公里外的縣城卻燈火通明。為啥?學(xué)校、醫(yī)院、工地都在縣城,年輕人往那跑,既能掙錢又能顧著家。可縣城的“容量”也有限,稍微有點本事的,又接著往省會、往大城市擠。最后留在村里的,多半是老人、身體不方便的,還有就是攢不夠彩禮、買不上房的男青年,慢慢就成了“剩男”。
有數(shù)據(jù)說,超過四成的村莊,大齡男青年找媳婦難,光適婚年齡的男女缺口就有三千多萬。這數(shù)字聽著抽象,落到實處就是:村里王二愣子三十多了沒對象,鎮(zhèn)上媒人上門,說的不是“姑娘人咋樣”,而是“你家能出多少彩禮?縣城有房不?”
更無奈的是,婚姻市場早就“明碼標價”。有個網(wǎng)友說他表哥的事:“相親時女方直接說,彩禮二十萬,縣城一套房,少一樣免談。表哥在工地干了五年,攢的錢連首付都不夠,現(xiàn)在一提找媳婦就掉眼淚?!庇腥苏f“可以找年紀小的”,可現(xiàn)實是,沒錢沒地位,跨年齡段也沒人愿意跟。
城里的姑娘不想回村,村里的姑娘往外走,剩下的男青年只能在更小的圈子里競爭。結(jié)果就是,哪怕是離異帶娃的女性,門口說媒的都能排到巷口。有老人嘆氣道:“只要能生娃,二婚咋了?總比打光棍強?!?br/>其實這事兒不只是“找媳婦難”,背后是資源分配的問題??h城的學(xué)校比村里好,醫(yī)院比村里全,年輕人自然往那去??扇チ丝h城,就得面對更高的生活成本,彩禮、房貸壓得人喘不過氣。有個小伙算過賬:“在縣城買套房,首付就得三十萬,貸款還三十年,這輩子就為房子活了?!?/p>
上面也在想辦法,比如反對天價彩禮,給紅娘發(fā)獎勵讓多牽線。但說到底,得讓村里和縣城的差距小一點,讓留在老家的人也能掙著錢、顧好家。不然,村口的老房子塌得越來越多,剩男的嘆息聲,可能就成了村里唯一的“熱鬧”。
說到底,誰不想有個家?只是這門檻太高,得慢慢把它降下來。畢竟,人能留住的地方,才叫家,你說對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