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電視就是家家戶戶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而說到大家最??吹碾娨暪?jié)目,那一定要非《天氣預報》莫屬了。
每天晚上七點半,在《新聞聯(lián)播》結束之后《天氣預報》就要來了,當時的人們主要通過這個節(jié)目來判斷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盡管當時的播報會因為地域不同而出現(xiàn)一些誤差,但是在當時這個仍然是每個人的必看節(jié)目。
《天氣預報》看多了,人們自然對主持人宋英杰也是非常的熟悉,但是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站在臺前播了將近30年天氣預報的主持人,竟然是一名兼職的“臨時工”,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跨界發(fā)展
其實宋英杰能夠成為站在臺前的一名主持人,完全是一個偶然情況。
自從二戰(zhàn)結束之后,許多發(fā)達國家都開始推出了氣象類節(jié)目,至于節(jié)目主持人的人選,大家都一致認為請專家來講。
雖然專家對于天氣方面非常的熟悉,但是人們發(fā)現(xiàn)專家講的不僅枯燥還難懂,天氣預報讓人們聽不懂怎么會行呢?
于是這些國家便請來各行各業(yè)的人進行試驗,看看到底是誰能將天氣講好。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隨著電視機的逐漸普及,大家對于天氣預報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國家便也打算推出《天氣預報》欄目。
當時的條件可沒有現(xiàn)在這么好,天氣預報就是一張不會動的地圖,再加上語音播報就形成了這個節(jié)目。
這種形式的天氣預報效果很不好,許多觀眾也是寫信提出了不少的意見,節(jié)目組也是在進行著不停的改善。
除了《天氣預報》欄目組對于節(jié)目專業(yè)性的改進之外,他們還打算找一個露臉的播音員主持這個節(jié)目。
由于央視的主持人在這方面都不太專業(yè),只會照本宣科的念稿子,因此央視打算找一個懂天氣的人來講。
找來找去之下,央視的領導最終將目光放在了宋英杰的身上。
要知道宋英杰是正兒八經的氣象專業(yè)出身,他跟主持人完全就不搭邊。
因為對天氣方面的知識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在19歲那年也是考進入了北京氣象學校學習天氣動力專業(yè)。
從學校畢業(yè)之后,宋英杰就進入了國家氣象局工作,能夠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宋英杰也是非常的高興。
當時的宋英杰恰好是氣象局的現(xiàn)役預報員,于是他的領導就來詢問宋英杰,想不想去做《天氣預報》節(jié)目的主持人。
因為宋英杰在局里工作的時候表現(xiàn)出眾,加上長相帥氣、口才也很好,所以領導認為他肯定沒問題。
聽到領導的詢問之后宋英杰當場就拒絕了,他說自己對主持人沒有興趣,還是更喜歡搞氣象。
被拒絕的領導仍然不死心,于是便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讓宋英杰去做兼職。
因為《天氣預報》節(jié)目的時間在晚上七點多,宋英杰完全可以下了班之后再去錄制,也不會耽誤他的本職工作。
宋英杰聽到這個方法之后也覺得還行,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便答應了領導的請求。
可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試就是將近30年的時間。
天氣預報主持人
1993年3月1日,這天無論是對于《天氣預報》節(jié)目還是宋英杰而言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
因為這不僅是宋英杰第一次做主持人,他同樣也是在節(jié)目當中第一個亮相的“氣象主持”。
由于當時的條件限制,宋英杰在每天五點多的時候才能夠拿到第二天的氣象稿。
雖然我們在觀看的時候看起來挺容易,但是這些播報都是宋英杰自己“精煉”出來的,他拿到的稿件足足有五六頁紙那么多。
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他需要提煉信息并且形成稿子,更要命的是要將所有的內容全部背誦下來。
不僅如此,欄目組還要求講解天氣的時間誤差要控制在3秒內,出錯一次就會扣50塊錢。
在宋英杰長達近30年的播報生涯當中,他僅僅只被扣過250塊錢,也就是說只出過5次錯,這足以看出他的水平有多高。
由于當時《天氣預報》節(jié)目采用的是“制播分離”的形式,即制作和播出是由不同的部門進行。
所以宋英杰眼中看到的只是一塊綠色的幕布,而非我們眼中的地圖。
他需要在腦子里記住每一個城市,并且精準的在幕布當中指出來,哪怕是優(yōu)秀如他也足足花了一個星期才勉強做到。
在宋英杰的努力之下,《天氣預報》也是很快成為了收視率第一的節(jié)目,他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從質疑到“氣象先生”
除了要克服一系列客觀難題之外,宋英杰還額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那就是在節(jié)目當中一定要“說人話”。
因為那些密密麻麻的專業(yè)術語老百姓根本就聽不懂,因此他不僅要提煉內容,并且還要去重新“翻譯”。
可即便宋英杰已經非常努力了,但是由于這份工作的性質他還是經常被“打臉”。
有一次接到的消息是華北地區(qū)很難出現(xiàn)降雪,但是第二天他打開窗發(fā)現(xiàn)一片雪白之后,他的心里也非常的不是滋味。
要知道群眾們如何出行其實就是他的一念之差,因此他在第二天的節(jié)目當中也是如實的向觀眾們進行了道歉。
正是因為宋英杰的認真負責,他也是在2000年、2002年以及2004年獲得了國氣象節(jié)目比賽主持藝術一等獎。
同時在2004年的時候獲得了最佳主持人“氣象先生”稱號。
就在2023年12月的一天,早就已經退居幕后的宋英杰突然又出現(xiàn)在欄目當中。
已經58歲的他還是一身筆挺的西裝加領帶,面色紅潤、聲音洪亮。
他的主持功底一點也不遜色于當年,一張嘴就讓不少人感受到了小時候的味道。
曾經有人問他,《天氣預報》這么枯燥,又只有100秒的露臉時間,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宋英杰的回答則是非常的簡單:“《天氣預報》培養(yǎng)我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我必須做好才能對得起最初的選擇以及的所有獲得的榮譽?!?/p>
那么大家認為宋英杰的這個兼職到底值得嗎?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