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第一季,易立競火出了圈。
但這次的出圈,不是贊美也不是認同,而是“萬人指摘”。
只因她在訪談的時候,采用的犀利冒犯提問風格。
盡管她挖掘出對面的心聲,讓大眾看到了明星的另一面。
創(chuàng)造了足夠多的話題,卻被人說成“太有攻擊性”。
無數(shù)指責的聲音下,易立競將自己隱藏了起來。
不說、不反駁、不解釋。
但,這些傷卻從未過去。
《浪姐》第一季,聲勢浩大。
易立競在采訪階段,鼓勵又犀利。
當她問到金沙:“你是想要翻紅嗎”
犀利的問題,金沙沒有逃避,表明自己就是想要獲得更多的機會。
當同樣的問題,問到萬茜身上,看到萬茜想要樹立人淡如菊的人設(shè)。
易立競直截了當?shù)拇链┧稽c余地都不留。
也正是她的犀利,我們看到了金沙的坦蕩,看到了寧靜的自信,看到了萬茜人淡如菊下的野心。
同樣,她在采訪郭敬明的時候。
問出了郭敬明從不愿意觸碰的“抄襲”問題。
或許當時的郭敬明,已經(jīng)沒有人敢輕易去問。
但易立競敢,她說“抄襲是你吃的第一個苦頭嗎”。
面對這個問題,郭敬明根本不知如何回答。
最終說要進行下一個問題。
在采訪李小璐的時候,直白的問“你怎么看待網(wǎng)友說你不真誠”
看這就是易立競的犀利,也只有她的犀利,能夠讓我們輕易的打破明星的保護層。
總有人說易立競身為主持人,不懂人情世故。
不喜歡她的人,把她貶低在塵埃中。
然而,她的采訪節(jié)奏是最快,也是最直擊人心的。
1999年開始轉(zhuǎn)戰(zhàn)人物專訪,每年18個人物訪談。
為了挖出被采訪者的內(nèi)心,展現(xiàn)最真實的狀態(tài)。
她可以耗費很長時間去跟一個人,當然,她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
2016年俞灝明毀容的第六年。
這六年,絲毫沒有人敢直接去詢問他內(nèi)心的傷痕。
但易立競反其道而行,拉他去玩死亡體驗館。
甚至還讓俞灝明填下了“臨終遺言”
那場大火,幾乎毀掉了俞灝明的一切。
易立競卻讓他直接面對死亡,面對過去,然后獲得新生。
她的筆下,每一個人都被她挖出了靈魂。
犀利,恰恰是最好用的武器。
作為主持人,做訪談節(jié)目。
同行們想要采訪的人,遲遲無法預約時間。
易立競卻可以,而且每一場訪談都幾乎挖掘了內(nèi)心最深處。
其他人再想訪談,無從下手。
所以她不受歡迎。
然而,易立競的那些付出,卻無人肯提。
采訪李亞鵬,她整整預約了兩年,采訪了四天。
采訪劉曉慶,預約一年多,采訪了四天。
采訪陳凱歌,預約了8個月,只采訪了四個小時。
采訪姚晨,她跟了150天,采訪了不下八次,才整理完一次的訪談記錄。
采訪趙本山,通過范偉聯(lián)系上后,跑到趙本山的劇組,三天沒有交談。
最終趙本山發(fā)現(xiàn),易立競可以相信,這才開始交流。
有哪一位同行,為了跑訪談,可以這樣的堅持。
易立競得罪了半個娛樂圈,是真的。
業(yè)界有傳聞,易立競是所有明星黑名單上的人。
可見在明星那里,有多擔心被她訪談。
而現(xiàn)在她吃夠了苦頭,學會了向資本低頭。
今年易立競帶著自己的新的節(jié)目《定義2021》回歸。
風格,卻讓所有的人不適應。
有網(wǎng)友說:“易立競這一次是真的無法犀利了”
也有網(wǎng)友說“她怎么變成這樣了”
因為曾經(jīng)的易立競,冒犯試訪談,揭開每一個人的保護色。
是走入對方的內(nèi)心,和對方靈魂共舞。
而在《定義》中的她,沒有了犀利的挖掘,沒有了一對一的交流。
只剩下了拼了命融合進去的一個主持人。
當然也可以說,是節(jié)目組主動讓易立競改變。
他們想要借易立競的名氣來吸引更多的觀眾。
卻又不想要她的鋒芒,來遮住節(jié)目中哥哥們的光芒。
所以易立競只能改變。
而這種改變,也是由現(xiàn)實衍申的。
就好像,我們這個社會現(xiàn)在越來越不需要的是真話。
需要的都是虛偽的客套,還有摸不到看不清楚的空洞。
同樣,我們懷念的是過去的易立競。
因為當時的我們聽到的不是一種聲音,而是種種結(jié)合在一起的真相。
可現(xiàn)在,剩下的都是充滿了表演的世界。
在得罪了半個月圈后,易立競迫于規(guī)則停下自己的腳步。
那么其他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