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高校系統(tǒng)的人應該發(fā)現(xiàn)了,最近這些年,在高校系統(tǒng)里面涌現(xiàn)出了一批優(yōu)秀年輕的人才,比如有90后開始擔任高校教授、博導等重要職位。
與此同時,在高校系統(tǒng)中,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出現(xiàn)早逝的悲劇,他們倒在了年富力強的重要時期,自己奮斗了大半輩子,終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但卻因病去世,真的讓人感到可惜。
在9月26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官方賬號發(fā)布了一則訃告,訃告中提到,華東師范大學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歷史學系游覽副教授,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5年9月25日在上海市奉賢區(qū)中心醫(yī)院逝世,終年39歲。
華東師范大學是我國頂尖985、211高校,學校歷史系是建校時首批設置的系科之一,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世界史學科獲評A+,中國史學科獲評B+。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已經(jīng)成為了國內頂尖的歷史學教育與研究機構之一,而游覽老師能夠來到華東師范大學任職,并且在39歲之前就成為了副教授,足以可見他的學術水平相當之高。
游覽老師在2007年本科畢業(yè)于安徽大學中文系。
在2011年碩士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
在2015年博士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
游覽老師主要從事在現(xiàn)當代越南史、印支地區(qū)國際關系史研究。他先后主持了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子課題等多項課題。在《二十一世紀》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
游覽老師是文科領域專家,而很多人不怎么重視文科,大家認為文科沒什么用,但實際上文科對國家社會發(fā)展是有用的。而要想在文科領域有所成就,難度更高,游覽老師就是文科領域非常優(yōu)秀的青年學術人才。
游覽老師生前申請到了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這個項目是我國社科領域頂尖的國家級科研項目,申請難度非常高。只要能夠申請到這個項目,對于青年學者的學術成長和職業(yè)發(fā)展都會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
如果游覽老師沒有因病去世,他憑借學術能力,可以在學術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會成為一個對研究領域非常重要的學者。但如今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游覽老師的生命永遠停在了39歲,這讓大家感到可惜。
游覽老師在2015年博士畢業(yè),從2015年到2025年,他才博士畢業(yè)十年時間,就已經(jīng)有了如此豐碩的學術成果,這意味著他搞起學術來非常拼。雖然他最后獲得了副教授頭銜,但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真的讓人感到遺憾。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最近這段時間,有多位老師都出現(xiàn)了英年早逝的悲劇。
- 比如同濟大學張敬教授因病醫(yī)治無效去世,年僅57歲。
- 安徽大學胡大喬教授,因突發(fā)疾病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3歲。
- 北方民族大學丁海濤講師因病逝世,年僅43歲。
這些老師都是所在研究領域的重要人物,但卻都倒在了人生重要時期。
頻繁出現(xiàn)高校教師早逝的悲劇,值得引起國家和各高校的重視。要調查清楚,到底是因為現(xiàn)在的晉升制度不完善導致教師們擁有較大壓力,還是教師們自己太拼了。
如果是前者,需要國家和高校對晉升制度進行改革,緩解教師壓力。如果是后者,也希望教師們要愛護自己的身體,頻繁有教師早逝就給大家提了醒,就算大家晉升為了教授,產(chǎn)出了豐碩的學術成果,但如果自己的身體垮了,也無法繼續(xù)從事熱愛的學術研究了。
希望每一位老師都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一位老師都可以永遠一個健康的體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