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晚間,一段視頻在烏克蘭國內外引發(fā)廣泛關注。鏡頭前,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再次表達了一個早已多次重申的態(tài)度——只要俄烏戰(zhàn)爭結束并達成?;饏f(xié)議,他將不再擔任總統(tǒng)職務。這個說法并不突然,從2023年起他已多次公開類似立場,但這次時機非常特殊。
聯(lián)合國大會期間、美國與俄羅斯的利雅得會談剛剛結束、國際社會對烏克蘭危機的關注逐步減弱、北約態(tài)度變得模糊,在這樣一個節(jié)骨眼上,澤連斯基的再次表態(tài),顯得意味深長。
他到底是在為和平讓路,還是在為自己退場鋪墊?又或者,是在回應來自美俄兩方的施壓?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樣的政治信號?
澤連斯基的再次發(fā)聲并非偶然。早在2023年9月,在北約峰會期間接受美媒采訪時,他就表示“戰(zhàn)后將舉行大選,我不會參加”。到了2024年,他在慕尼黑、倫敦、巴黎等多個國際場合反復重申:“我的任務是結束戰(zhàn)爭,而不是連任總統(tǒng)。”
這不是一種權力的逃避,而是一種姿態(tài)的表達。尤其是在2025年2月的“烏克蘭2025論壇”上,他更是直言,如果和平能夠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他愿意辭職。
這種“以退為進”的表達,在烏克蘭國內引發(fā)了強烈反響。不少人將他視為“為了國家放棄權力”的英雄,也有人質疑他是在用“和平”包裝政治交易。尤其是有傳言稱,美國方面曾提出一份涉及烏克蘭礦產資源的重磅協(xié)議,金額高達5000億美元。這背后的交易邏輯令人不寒而栗。
澤連斯基的態(tài)度變化,不能脫離當前國際環(huán)境來看。2025年年初,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后,美烏關系開始出現微妙變化。共和黨高層對澤連斯基的態(tài)度明顯轉冷,甚至有議員公開稱他是“和平的絆腳石”。美國的態(tài)度轉變,令烏克蘭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與此同時,俄羅斯方面也在不斷制造合法性壓力。莫斯科早就宣稱澤連斯基的總統(tǒng)任期已經結束,其繼續(xù)執(zhí)政缺乏憲法依據。烏克蘭憲法在戰(zhàn)時禁止舉行大選,但這條法律如今反而成了澤連斯基的“盾牌”,也成了他“退出”的合理化理由。
澤連斯基的每一次表態(tài),都是在多方壓力下做出的回應。一方面是國內對和平的渴望和對經濟重建的迫切;另一方面是國際社會對烏克蘭危機的疲勞感加劇。西方援助正在明顯減少,軍事物資供應也開始延遲。烏克蘭的“戰(zhàn)爭機器”正在逐步失去動力。
如果戰(zhàn)爭繼續(xù)膠著,澤連斯基的政治資本也會不斷流失。在這種背景下,他的“主動離任”顯得更像是一種戰(zhàn)略選擇——犧牲個人權力,換取國際社會的繼續(xù)支持和國內的政治緩沖。
從軍事角度來看,澤連斯基的強硬立場已持續(xù)多年。他曾多次強調要“收復所有被占領土”,包括克里米亞。但現實是,戰(zhàn)線長期沒有突破,前線人員傷亡不斷增加,補給線壓力越來越大。新領導人如果上臺,或許會重新評估戰(zhàn)局,做出更務實的戰(zhàn)略調整。
外交層面也同樣如此。在澤連斯基的帶領下,烏克蘭與西方關系緊密,但與俄羅斯的溝通幾乎處于“斷聯(lián)”狀態(tài)。新領導人也許會表現出更多靈活性,與俄方展開更有實質的接觸。這在烏克蘭當前的外交困境中,可能成為一條現實出路。
經濟問題更是澤連斯基離任考慮的重要因素。戰(zhàn)爭對烏克蘭經濟造成了毀滅性沖擊,基礎設施被毀、工業(yè)體系癱瘓、就業(yè)率大幅下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國家財政赤字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新一屆政府如果能將資源從戰(zhàn)爭轉向重建,或許能緩解當前的民生危機。
除了外部環(huán)境和經濟壓力,澤連斯基團隊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過去一年,已有多位核心幕僚因腐敗問題辭職或被調查。今年7月,澤連斯基試圖削弱反腐機構的獨立性,引發(fā)輿論強烈反彈。他的政治信譽受到明顯影響。擺脫“貪戀權力”標簽,也成為他當前急需應對的輿論任務。
從國際角度來看,美國主導的和談進程也正悄然推進。在利雅得,美國和俄羅斯已經舉行了初步接觸。
烏克蘭和歐洲被排除在外,引發(fā)了強烈不滿。但美國并不在意,因為它現在更關注的是如何緩和與俄羅斯的關系,而不是烏克蘭的利益。
這就解釋了澤連斯基為何在這個時間點再次發(fā)聲。這是回應國際局勢變化,也是主動參與談判進程的方式。如果他繼續(xù)留任,可能會成為和談的障礙;而選擇離任,則可能成為推動協(xié)議的“關鍵交換條件”。
歐洲方面同樣焦慮不安。法國主導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是否向烏克蘭派兵,但并未達成一致。歐洲雖然意識到“美國靠不住”,但自身也缺乏戰(zhàn)略統(tǒng)一和硬實力。澤連斯基的離任,或許正是歐洲重新尋找話語權的契機。
不得不說,這場沖突讓整個世界都付出了巨大代價。能源危機、糧食危機、供應鏈斷裂,全球各國都在承受這場地緣政治博弈的后果。如今,隨著澤連斯基表態(tài)愿意放棄總統(tǒng)職務,和平的希望似乎又被重新點燃。
不過,和平不是一個人的決定,也不是一個聲明就能帶來的結果。它需要多方共識、需要實質讓步、需要強有力的執(zhí)行機制。在這場復雜的國際棋局中,每一個動作都可能帶來深遠后果。
澤連斯基走到今天這一步,確實不容易。從一位喜劇演員變成戰(zhàn)爭中的國家元首,他的政治軌跡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如今他愿意以個人退場換取國家前途,這種犧牲精神值得被看見。
但和平之路從來都不輕松。如果背后真的存在資源換政治的交易,那烏克蘭的未來可能就不再由自己掌控。澤連斯基的每一步都在國際強權的夾縫中前行,既要保住國家尊嚴,又要爭取生存空間。
中國在這場博弈中始終保持中立立場,強調政治解決是唯一出路。中國沒有選邊站,也沒有借機牟利,而是通過外交方式多次推動和談,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未來,不論俄烏局勢如何演變,中國都將繼續(xù)支持實現真正、公正、可持續(xù)的和平。
澤連斯基的再次表態(tài),既是對戰(zhàn)爭的回應,也是對未來的押注。他能否真正離任,還要看局勢如何發(fā)展。但可以肯定的是,烏克蘭的和平,不可能只靠一個人,也不應該成為他國交易的籌碼。這次表態(tài)究竟是戰(zhàn)略轉向的開端,還是另一場政治算計的延續(xù)?我們拭目以待。
澤連斯基愿意在和平達成后離任,展現出某種犧牲精神,也可能是一種政治策略。從當前國際形勢看,他的表態(tài)對烏克蘭局勢會產生重要影響,但和平是否真正可期,還要看多方博弈的最終結果。
信息來源:
澤連斯基向特朗普提要求 希望獲得一種“新型武器”
2025-09-25 19:41·環(huán)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