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豹路虎的控股股東印度人的眼中,中國富豪可能就是一個無腦買車的人設。
9月25日,路虎衛(wèi)士(參數(shù)丨圖片)OCTA在敦煌正式上市,官方售價224.66萬元起。
哪怕對于目標人群來說,這一售價都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但路虎衛(wèi)士OCTA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產(chǎn)品缺陷和品牌調性的簡陋卻讓人不得不懷疑,新車推出的目的就是要在中國“割韭菜”。
先來看品牌調性,200萬價位的車應該匹配至少500萬的價值感,這個共識在營銷和傳播中應得到充分體現(xiàn)。但大家請看頭圖,對比同時期在敦煌舉辦的吉利中國星的活動,無論是活動的硬件還是內涵,衛(wèi)士OCTA都被氣場碾壓。目標人群需要的豪華感和產(chǎn)品力感知,衛(wèi)士OCTA都沒有給到。
再來看產(chǎn)品,當路虎用“八面體鉆石”為衛(wèi)士OCTA命名,試圖塑造“全地形全能王者”的形象時,這臺搭載4.4T V8引擎的猛獸在實際體驗中卻暴露了諸多難以忽視的硬傷。從公路行駛的割裂感到細節(jié)做工的敷衍到品牌一貫的品控陰霾,它更像一臺為噱頭妥協(xié)的“縫合產(chǎn)品”,而非真正的越野標桿。
例如,4秒破百的加速能力與2.5噸的車重形成的失衡,讓城市通勤時的操控靈活性遠不如同級SUV,停車、掉頭等基礎場景都成了對駕駛技術的考驗。與此同時,作為旗艦車型,OCTA的細節(jié)做工也透著敷衍,內飾選用的Ultrafabric?環(huán)保材質雖宣稱輕量化且低碳,但其觸感與耐磨性遠不及傳統(tǒng)真皮,在越野場景下的抗污能力更是存疑。
更值得警惕的是,路虎家族常見的品控問題并未在這臺旗艦車型上絕跡——電子設備穩(wěn)定性隱患如同“定時炸彈”,參考路虎其他車型的用戶反饋,車機系統(tǒng)卡頓、傳感器誤報等問題頻發(fā),很難相信OCTA能完全規(guī)避這類通病。
而且,OCTA的誕生也未能擺脫路虎品牌長期存在的售后與保值率陰霾。參考路虎的平均殘值率,這臺旗艦車型的保值能力同樣不容樂觀,高昂的購車成本與快速貶值形成的落差,讓消費者淪為“冤大頭”。
這也讓標榜“全地形全能”的路虎衛(wèi)士OCTA,最終淪為“兩頭不討好”的產(chǎn)物:公路行駛缺乏豪華SUV的靜謐與舒適,越野場景難掩品控與耐用性短板,售后與保值率的硬傷更讓其性價比大打折扣。
眾所周知,捷豹路虎公司現(xiàn)在印度塔塔汽車公司旗下,這也讓面對中國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浪潮的沖擊,融入了印度血液的捷豹路虎僅靠“講故事”,難以在激烈競爭中立足。很明顯,在與“新勢力”的正面交鋒中,中國市場留給捷豹路虎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