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同學情是我們?nèi)松凶钫鎿吹母星橹?,因為同學是我們在最純潔的年紀,遇到的最單純的人。
尤其是當我們步入嘈雜的社會后,也會發(fā)現(xiàn),要想再遇到像讀書時候那樣單純的人,真的很難的。所以,每當組織同學聚會,很多人都會踴躍參與,覺得只有同學相聚,才能重拾過去那種純潔的感情。
雖然說同學聚會是一種很美好的存在,曾經(jīng)的我也很喜歡同學相聚,但是這8年里,我卻再也沒有參加過同學聚會。這不是我自命清高,也不是看不起那些同學,而是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同學聚會,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不值得我去參加了!
今年63歲的我,于1980年高中畢業(yè),如今畢業(yè)43年。
我們班一共46名同學,那時候能上高中,并且能堅持上完高中的,都算是來自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希望。
高中畢業(yè)后,我們都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去當了兵,有的去當了老師,有的進了單位。但絕大多數(shù)同學,最終還是回歸田野,做起了農(nóng)民。
當時的我,好在家里有華僑的資助,讀了大學。然后畢業(yè)了葉回到老家縣城,進入國企單位工作,從而讓我脫離了農(nóng)村,成了新一代的城里人。
班上46名同學就此各奔東西后,因為當時通信和交通都不方便,我們很多同學之間,就再也沒見過面。
直到16年前,手機先進了后,幾位發(fā)展比較好的同學,就牽頭組建了同學群。陸陸續(xù)續(xù)聚集了很多同學,不過可惜的是,再也湊不齊46位同學。因為有幾個同學英年早逝了,并且也不是所有同學都有智能手機。
組建同學群沒半年,我們就搞了第一次同學聚會,也是畢業(yè)27周年再聚首。當時很是熱鬧,幾乎能來的都來了,也是后來多次聚會里,同學最齊全的一次。
我們一起回到母校,找了當年的幾位還健在的老師,在嶄新的教室里,上了一堂難忘的“班會課”。而那堂課也是我認為有史以來,全班同學最專心的一次,不過有人歡笑,也有人哭。
我作為一個大男人,也哭得很厲害。跟曾經(jīng)老同學談論起讀書時候的那些事,我總是忍不住感動落淚。
吃飯的時候,我們也是借酒抒情,沒有誰不大醉一場。那時候,我們都覺得這世界最美好的感情,莫過于同學之情。
第一次聚會過后,我加了大部分同學的聯(lián)系方式,而我們一幫同學,除了幾個沒有用智能手機的同學以外,幾乎都加入的群聊。
從此,我們的聯(lián)系就多了,即使沒辦法時常相聚,但我們總會在群里嘮嗑、吹水。
每到過年過節(jié),或一些特別日子,比如誰家兒女婚嫁,誰家生了孫輩,誰搬家了,更或者哪個同學跟哪個同學相聚了等等,都會因此把群聊熱鬧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好像有聊不完的話,說不盡的往事和生活。
那時候,我覺得這就是我最愛的同學情,也是我認為最寶貴的情誼。
聚完第一次同學會后,我們制定每年都組織一次聚會,而我每年不管多少人參加,到了聚會時間,都會推到一切事情去參加,基本沒落下過。
我以為這樣的聚會,會讓我一直熱愛下去,誰知聚會了幾次過后,我卻發(fā)現(xiàn),同學聚會漸漸變了味,令人生厭了。
原本同學聚在一起,就是好好吃飯喝酒,重溫往事,分享當下生活,和聯(lián)絡感情的。
結果幾次聚會后,我卻發(fā)現(xiàn)同學聚會卻成了一種名利場,同學之間互相攀比和吹噓,有各種顯擺打擊弱勢的人,也有溜須拍馬的人,還有唯利是圖,攀拉關系的人。
每次聚會很常見的就是,“兩極分化”,有錢有勢力的同學,被人追捧,各種敬酒。
而混得不好的同學,就被冷落到一邊,好像聚會就是為有錢有勢力的同學設立的。很多混得不好的同學,就成了他們的陪襯,要么溜須拍馬地去討好他們,要么就成為被他們攀比打壓的對象。
11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有一位務農(nóng)的同學,在酒桌上因為被幾位有錢的同學挑釁了,大概意思就是看不起務農(nóng)的同學。這讓務農(nóng)的同學很窩氣,幾杯白酒下肚,借著醉酒打了一位挑釁的同學。
當時的場面也是很荒唐的,沒有幾個人幫務農(nóng)的同學說話,全部傾向那個有錢的同學。
甚至因為打架鬧到派出所時,大部分人都向著有錢同學說話,沒多少人說出是有錢的同學挑釁在先的過錯。
就因為這次聚會,讓我感覺同學聚會沒了意思,除了吃飯喝酒和唱歌,就只剩有錢同學的名利場,談及的不再是同學情,而是各種名利關系。那些條件一般的同學,陸陸續(xù)續(xù)都不參加了。
我很不喜歡這種氣氛,所以我也很少參加同學聚會了。有時候迫不得已會去,但只一起吃頓飯,飯后那些節(jié)目我都是拒絕參加的。
一是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想喝酒也不喜歡嘈雜;二是我討厭這種虛偽的同學交流。
8年前,群里一位同學老劉,不幸得了尿毒癥,需要三四十萬來醫(yī)治。
老劉是家里的主心骨,靠著他開貨車來維持家庭生計,病倒前不久,家里的父母又相繼病逝花了不少錢,兒女也才剛出門工作,一家上下根本沒什么錢治療,實在是很可憐。
作為當年同桌的我,很看不下去,先是包了個2000元紅包給他,然后看見他的子女發(fā)起了網(wǎng)上眾籌,我就把那眾籌信息轉發(fā)到了同學群。覺得同學有難,大家同學一場多少會幫一把的。
誰知,我連續(xù)發(fā)了3天,每天一條,可得到的結果卻是一片寂靜。
那會剛好還是五一放假,原本很多同學都會出來聊天,而我發(fā)了眾籌信息后,卻沒幾個同學出來聊天了。
捐錢的同學也沒幾個,當時除了老劉,一共有35名同學在群里,只有11個同學捐了錢,并且都是條件一般的同學捐的,總共捐了3千多。群里那幾個有錢的同學,好像裝看不見似的,一點動作都沒有。
我也實在是看不下去,直接私發(fā)給那幾個有錢的同學,要他們多少捐一點,幫幫老劉渡過難關。
被我主動私發(fā)后,他們才陸續(xù)捐了錢,但也不多紛紛都是二三百,三四百的,特別吝嗇。
最后除去我,總共16名同學捐款,一共捐了5000多點??吹竭@樣數(shù)字,我是很心寒的,因為我們聚會一場下來,隨便都要五六千,而一到捐款卻只有這么點。
原以為幾十年的同學情下來,我們同學之間會更加珍惜彼此,畢竟幾十年光陰很可貴,但讓我沒想到的是,曾經(jīng)一直視為珍寶的同學情,卻不過如此。
雖然說,關于捐款這件事,捐與不捐,得看個人意愿,誰也無法左右。
但是我覺得,同學一場,誰家有難,大家一起出錢出力幫他一把,這是一種團結友愛的表現(xiàn),應該人人都參與,并付出最大努力的,而不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摳摳搜搜。
因為這件事,我在幫老劉籌完錢后沒多久,就退出了同學群。到現(xiàn)在8年了,他們陸續(xù)組織了四五次同學聚會,我一次都沒參加,即使有人看我不在群里,特意來告知,我都會找借口推掉。
已經(jīng)失去意義的同學聚會,真的讓我沒興趣去參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