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加等國一直利用駐耶路撒冷領事館為巴勒斯坦宣誓主權。這也是為什么說,有了英法加這樣的盟友,以色列不需要敵人的一個原因。
法國帶頭組織聯(lián)合國會議,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因此,以色列政府宣布將關閉法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作為對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報復。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9月24日表示,以色列當局若關閉法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將是“嚴重錯誤”。
雙方有沒有斷絕外交關系的情況下,為什么以色列會以關閉法國的駐耶路撒冷領事館作為報復呢?那是因為法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中,隱藏著眾多的不可明說的齷齪。
在英法加承認巴勒斯坦國導致與以色列關系緊張的情況下,以色列人發(fā)現(xiàn)這這些國家的政府官方網(wǎng)站將該國駐東耶路撒冷領事館的地址改為“巴勒斯坦”。
英國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將其地址改為“巴勒斯坦東耶路撒冷”。
法國駐以色列外交使團對地址改為“巴勒斯坦”一事辯解說,這是歐盟的錯誤,不是巴黎的決定。
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的旅行建議頁面上,將加拿大駐特拉維夫大使館標注為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有地址。
雖然在引起以色列的憤怒之后,這些國家進行了改正,然而,這也暴露出了這些國家內心的真實想法——這些領事館實際上是為巴勒斯坦準備的。一旦建國成功,可以立即改個名字投入使用。
目前,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在耶路撒冷設有領事館,這些領事館獨立于特拉維夫大使館之外,作為獨立的外交使團運作。領事館的核心職能不是與以色列政府打交道,也不是為本國公民服務,而是專門負責處理與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地區(qū)、東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帶的相關事務。實際上,他們繞過以色列,充當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后勤和政治中心。
它們的存在在東耶路撒冷創(chuàng)造了一個只能被描述為“巴勒斯坦外交區(qū)”的地方——他們不是中立機構,而是致力于破壞以色列主權和踐行把耶路撒冷作為未來巴勒斯坦國首都的想法的交流中心。
他們不為本國國民提供服務,而是為巴勒斯坦人提供簽證、獎學金和直接的財政支持。
這些領事館為巴勒斯坦的文化、教育和基礎設施等事務提供資金,這些舉措雖然被表述為“民事”,但實際上是與駐以色列大使館平行的機構。
換句話說,駐巴勒斯坦的大使館設置在了東耶路撒冷,你說在這些國家的心目中東耶路撒冷是誰的?他們實際上在在用行動表達著——這是巴勒斯坦國的領土。
這些國家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這些領事館的存在推進了這些國家堅持的東耶路撒冷屬于“巴勒斯坦國”的政策,從而無聲的表達著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這一事實,默默的為巴勒斯坦國宣誓主權。
這一現(xiàn)實遠遠超出了技術外交的范疇。它強化了一種危險的說法,即耶路撒冷是一個“有爭議的城市”,而不是以色列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首都。通過在東耶路撒冷維持平行的外交機構,外國政府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當?shù)氐娜粘嵺`中,為巴勒斯坦的主張?zhí)峁┣袑嵉闹С帧?/p>
內塔尼亞胡威脅要關閉法國的駐耶路撒冷領事館,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內塔尼亞胡內心真實的意思是:為了盟友的面子,我忍你們好久了,你如果超越了我的底線,我就撤梯子。
對于這些國家的齷齪做法,以色列其實應該清楚地表明:在其首都中心地帶不能有“巴勒斯坦外交區(qū)”。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以色列有權要求所有外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都服從其駐特拉維夫大使館,并且在耶路撒冷的任何外交活動都必須在充分承認以色列主權的情況下進行,這是世界范圍內的標準做法。
以色列威脅關閉法國的領事館就是向國際發(fā)出一個信息:以色列不會容忍其首都出現(xiàn)兩種相互競爭的外交體系。
法國領事館只是只是其中之一,法國、英國、加拿大、瑞典、西班牙、土耳其、比利時、希臘、意大利等眾多外國駐東耶路撒冷領事館集體建立了一個事實上的“巴勒斯坦外交區(qū)”,系統(tǒng)地挑戰(zhàn)以色列的主權。
內塔尼亞胡威脅關閉法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只是開始,既然這些國家不把以色列的主權當回事,暗地里做著做著否認以色列主權的事情,以色列把他們關閉掉也是正常。讓他們明白 不僅以色列永遠不會放棄對耶路撒冷的主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