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尹蔣琦齡故居位于廣西全州縣龍水鎮(zhèn)龍水村。順天府尹相當于今天的北京市長。
圖片
蔣琦齡第五代孫蔣純應(左)與第六代孫蔣明和在舊居內(nèi)合影。
圖片
廣西全州蔣氏文化聯(lián)誼會副會長蔣國友與蔣純應交談。
圖片
準備懸掛的”東園”門額
圖片
中華廣西東盟蔣氏文化交流會的領導來順天府尹故居考察。
圖片
順天府
圖片
圖片
維修中的蔣琦齡故居
圖片
此故居現(xiàn)為蔣純應所有,也有他維修。
圖片
圖片
此故居附屬建筑很多且寬大,但多已損毀。蔣明和先生說,只保留有此正房子。
圖片
圖片
蔣明和先生說,此主體建筑面積約六百平方米。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簡介:
蔣琦齡(1816—1876年),字申甫,號石月,今廣西全州縣龍水鎮(zhèn)龍水村人。他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二甲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九江、漢中、西安知府,四川鹽茶道、翰林、順天府尹等職。
蔣琦齡性耿直,好論事。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他應詔進《中興十二策》,議論朝政得失,抨擊時弊,名震朝野,時人認為他“有匡時濟變之略,綜核名實之才。他在任四川鹽茶道時,挺身勸止上級官員擅自改變鹽法,還在夔州巫山縣設立關卡,解決了江淮下游百姓食鹽緊缺問題及國家稅收不暢問題。此外,他斷案如神,曾巧妙解決某姓三兄弟的家產(chǎn)糾紛案,令眾人佩服。
蔣琦齡為官清廉,忠勤有聲,受到廣泛贊譽。同治初,他以養(yǎng)老乞歸,不復出仕,后寓居衡陽,主講石鼓書院,教授生徒。著有《東窗詩集》《空青水碧齋文集》《空青水碧齋詩集》等。
蔣廷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