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最后一年。廣大脫貧地區(qū)的脫貧成效鞏固得怎么樣,鄉(xiāng)村全面振興銜接推進得如何?各地有哪些有效做法和創(chuàng)新實踐?農視網(wǎng)記者專訪部分總書記到過的村落,了解地方干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實踐,關心脫貧群眾的生產生活,感受山鄉(xiāng)巨變和脫貧群眾滿滿的獲得感。
九曲黃河,萬里奔騰,在河南省蘭考縣東壩頭卻拐了一個彎,直奔渤海而去。這個“彎”給蘭考留下了風沙、內澇、鹽堿盛行的黃河故道,人們?yōu)橛懮?,不得不攜兒帶女逃荒要飯。
1962年12月,黨組織安排焦裕祿同志來蘭考工作,掀開了蘭考人民“除三害”的序幕。1965年,蘭考縣的風沙基本治住了,當?shù)匦←湹漠a量也大幅增加。
張莊村位于東壩頭鎮(zhèn)東4公里處,這里曾是蘭考縣最大的風口,沙丘遍布,土地貧瘠,收成低下,村民生活極度困難。2014年,全村711戶2963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07戶754人,貧困發(fā)生率高達25%。
(上世紀60年代張莊村風沙肆虐;圖源:受訪者供圖)
2014年3月17日,是張莊人民永遠忘不了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我們村,非常親切地走進老鄉(xiāng)家看望,從吃住到穿衣,與我們聊家常,鼓勵大家往前奔?!睆埱f村脫貧戶閆春光向農視網(wǎng)記者分享。
張莊村的“變化”,讓幸福來敲門
張莊村黨支部書記申學風回憶張莊村的改變,“張莊村真正的改變,始于改革開放。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村莊開始逐步探索發(fā)展之路,而脫貧攻堅的全面推進,更是為其按下了 ‘加速鍵’。2017年3月17日,隨著蘭考縣整體脫貧摘帽,張莊村正式告別貧困,開啟了全新的發(fā)展篇章?!?/p>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5年間,張莊村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申學風向農視網(wǎng)記者娓娓道來,“從2017年脫貧后,張莊村就一直在鞏固脫貧的成果,做好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工作。這幾年張莊村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依托,流轉了農戶的土地,建立了張莊村肉牛養(yǎng)殖場、張莊鞋業(yè)加工廠、張莊村凈菜加工廠,還成立了張莊村農副產品銷售公司,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br/>
(張莊村現(xiàn)貌;圖源:受訪者供圖)
“我們在溫室大棚里種植了蘭考 ‘新三寶’之一的蜜瓜,長勢喜人;憑借黃河灘區(qū)的地理優(yōu)勢,養(yǎng)殖了南美白對蝦、黃河鯉魚;通過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先后引進了一些公司種植褐蘑菇。村里還發(fā)展農產品深加工,有芝麻香油、紅薯醋、紅薯粉條、藏紅花加工以及老布鞋、藤編草編等特色產業(yè)?!鄙陮W風越講越興奮,“現(xiàn)在,村里已經形成了‘一產種植養(yǎng)殖打底子,二產深加工增價值,三產旅游促增收’的完整產業(yè)鏈,近170名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2萬元,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豐收的蘭考 “新三寶”之一蜜瓜;圖源:受訪者供圖)
鄉(xiāng)村旅游,更是張莊村在這5年過渡期里擦亮的一張“金名片”。申學風深情地說:“俺們張莊村能發(fā)展旅游,離不開黃河文化的滋養(yǎng),離不開焦裕祿精神的激勵,更離不開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贝謇锝柚@股東風,大力整治人居環(huán)境,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現(xiàn)代化的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一點點建起來了。“現(xiàn)在,村里能同時接待300名游客吃住,每年來咱村的游客都有15萬人左右,今年估摸著能突破20萬人!”申學風樂呵地講。
在張莊村,民生保障從來不是一句空話。針對脫貧不穩(wěn)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fā)嚴重困難戶這三類重點對象,村里嚴格落實 “脫貧不脫政策”,實行網(wǎng)格化管理,現(xiàn)在還是會通過定期走訪、行業(yè)部門預警、困難戶申報等方式及時識別需要幫扶的對象,并依據(jù)程序開展幫扶工作。對于突發(fā)困難戶,村里將政府幫扶項目收入的30%用于臨時救助,為村民筑起堅實的保障網(wǎng)。
(張莊村的幸福路;圖源:政協(xié)好聲音)
“俺們村80歲以上的老人有113名,老人的晚年生活可幸福了!”申學風的話語里滿是欣慰?!梆B(yǎng)老方面,村里建有‘日間照料中心’,年輕人白天放心出去干活,老年人待在這里,我們免費提供助餐服務,能帶著老人一起下下棋、聽聽豫劇,中心旁邊新建了標準化村級衛(wèi)生室,老人在這兒的時候,醫(yī)生能就近看看每個老人的健康情況。更重要的是,每個老人都有固定的座位姓名標簽,如果哪天那個座位是空的,我們就會及時派人去家里看看情況,讓獨居在家的老人也沒有了意外的擔憂?!鄙陮W風介紹。
(張莊村的部分老年人合影;圖源:受訪者供圖)
焦裕祿的精神,在新時代發(fā)光
“我今年61歲了,從我們小時候就一直是聽著焦書記的故事長大的,當干部以后,我也一直以焦書記為目標,努力去為老百姓干事兒?!被貞浧鸾乖5摃泴μm考縣人民的貢獻,申學風滿是感慨。
焦裕祿精神,始終是張莊村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從脫貧攻堅到鄉(xiāng)村振興,焦裕祿精神影響著每一位村干部和村民。如今,村里黨員有82名,最高的黨齡達到90多歲,村里沒有一個孩子輟學,張莊村家家戶戶門口都有“美麗庭院”評選的紅色標牌。
申學風介紹:“我們村里搭建 了‘幸福家園大講堂’,讓老百姓聽孝道故事、學政策法規(guī)、聊安全常識;設立了‘愛心美德公益超市’,通過積分量化方式,激勵村民做好事、爭當文明戶;每年開展‘好媳婦、好婆婆、五好家庭’評選活動,村里的 ‘夢里張莊藝術團’ ,用老百姓最愛看的豫劇,把黨的好政策、村里的新風尚唱給大家聽,村風民風越來越好!”
(張莊村愛心美德超市;圖源:受訪者供圖)
回顧“十四五”期間張莊村走過的路,申學風深有感觸地說,最寶貴的經驗有兩條:一是必須有堅強的基層黨組織作“主心骨”,把干部群眾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合力;二是要把鄉(xiāng)親們的內生動力激發(fā)出來,引導大家靠自己的勤勞雙手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日子才過得更有奔頭。
展望 “十五五”,申學風心里已有明確規(guī)劃:“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引入現(xiàn)代化農機設備,擴大土地流轉規(guī)模,讓更多農民從傳統(tǒng)的土地中解放出來;完善鄉(xiāng)村旅游基礎設施,做強農文旅產業(yè),讓更多人愿意回張莊?!鄙陮W風書記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充滿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鄉(xiāng)親們的深情,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閆春風的 “春風” 路:從貧困戶到帶鄉(xiāng)鄰致富
“真沒想到總書記會走進俺家!”時隔十多年,蘭考縣張莊村村民閆春風回憶起2014年3月17日那一天,語氣里仍藏著難掩的激動。那天,總書記的到來打破了小村的平靜,也在閆春風心里種下了“好好干”的種子。
總書記進門后的第一件事,是問“廚房在哪里”,要親眼看看一家人的溫飽;走到臥室,又伸手摸摸被褥,輕聲詢問我們“被子蓋得冷不冷”?!澳欠N對老百姓的細心,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閆春風向農視網(wǎng)記者說。彼時的他,正因養(yǎng)雞嚴重虧損、要照顧老人孩子,成了村里的貧困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連重新創(chuàng)業(yè)的勇氣都快沒了。
轉折,始于國家?guī)头稣叩穆涞?。地方銀行的貼息貸款解決了重拾養(yǎng)雞場的資金難題,政府組織的種植、養(yǎng)殖技能培訓補上了技術短板?!坝辛隋X,有了手藝,我就想著再拼一把。”2015年,閆春風重新啟動養(yǎng)雞事業(yè),規(guī)模擴大后效益節(jié)節(jié)攀升,年底就順利脫了貧,日子終于有了盼頭。
(閆春風在自家養(yǎng)殖場留影;圖源:受訪者供圖)
(閆春風家的小院;圖源:受訪者供圖)
“俺們村2017年就不是貧困村了,但那份幫扶的暖,從來沒斷過。窮的時候,駐村工作隊的‘一對一’幫扶總在身邊;從2015年起,證監(jiān)會的幫扶就沒停過,如今村干部們還常來家里坐,問問有沒有難處,講講新政策,生怕誰家日子又遇了坎?!遍Z春風笑著說。
“俺家2015年底脫的貧,可‘脫貧不脫政策’是真的——貼息貸款、技能培訓,我一直享受到2022年。因為那年俺家年收入快20萬,我也從貧困戶成了村里的產業(yè)帶頭人?!遍Z春風話里的自豪,藏都藏不住。
如今的閆春風,不僅有自己的養(yǎng)雞場,還開了“春光油坊”、承包了土地,辦起了凈菜加工廠。作為養(yǎng)殖合作社理事長,他帶著村民一起探討飼料采購、鉆研養(yǎng)雞技術,今年合作社雞蛋銷量已達一千斤;凈菜加工廠更解決了30多名留守婦女的就業(yè)問題,讓她們既能拿2000元左右的基本工資加績效,又能兼顧農活與家庭。
(村民在凈菜加工廠工作;圖源:受訪者供圖)
閆春風說:“日子能變好,離不開兩樣——總書記的鼓勵和國家政策的支持?!遍Z春風回憶,當年總書記握著他的手,叮囑他“年輕人只要肯干,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而當時的他,內心正需要這樣的鼓勵,后來的貼息貸款、技能培訓等政策,更是讓他在養(yǎng)雞失敗的低谷里重新找回了信心。
“我們蘭考縣很特殊,我從小聽著焦裕祿書記治風沙的故事長大,焦書記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記憶里,那種不服輸、為老百姓干事的勁兒,一直影響著我?!遍Z春風說。
在閆春風眼里,變化的不只是自己家,整個村子都在變得更暖?!?019年起,我們村開始做'孝老愛親餃子宴',每月給70歲以上老人免費包餃子;現(xiàn)在,80歲以上老人還能去'愛心食堂'吃免費的午餐。娛樂室、衛(wèi)生所一應俱全,老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節(jié)節(jié)攀升——就像總書記當年叮囑的那樣,讓老人晚年生活過得好一些,開心一些?!遍Z春風向農視網(wǎng)記者分享。
(張莊村“孝老愛親餃子宴”;圖源:受訪者供圖)
“接下來,還得繼續(xù)努力,讓更多鄉(xiāng)親跟著一起致富?!痹陂Z春風的眼里,滿是對未來的期望。
村外,泡桐成行,土地平坦,沃野萬頃;村內,農舍雅致,街道整潔,游客紛至。如今的張莊村已經成為每一個老百姓心里的“蘭考明珠,夢里張莊”。
“像做了一個夢一樣,沒想到這個夢真的實現(xiàn)了?!?/strong>自1998年進村工作,村支書申學風已經干了26年,他是張莊村變遷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再過幾年申學風就要退休了,如今村里已有年輕的后備干部,他相信,當夢想與力量代代相傳,張莊村的明天,定會如這秋日的暖陽般,更加燦爛美好。
記者 | 趙寧寧
主編 | 徐 菁
監(jiān)審 | 楊 巍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科普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