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如詩,繁星似夢。臺城腳下,玄武湖畔,南京第十三中學第14屆“青春·明月·夢想”月光詩會9月26日舉行,高一年級師生在朦朧月色下,在詩與音樂的交織中,共同開啟一段詩韻旅程。
風發(fā)意氣,盡在眉眼,此之謂少年。同學們經(jīng)過精心準備,不斷練習,整裝待發(fā)地站在舞臺上,迎接著屬于他們的文化盛宴。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少年逐夢征程,在詩意長卷中展現(xiàn)青春的赤誠。
校黨委書記張翼飛寄語學生:“青春是生命的勃發(fā),是同學們此刻擁有的最寶貴財富;明月是永恒的見證,象征著高潔的理想與不變的情懷;夢想是前行的燈塔,指引著我們個人成長與學校發(fā)展的方向。今晚的詩會,既是對青春的歌頌,也是對學校七十華誕的深情獻禮?!?/p>
樂聲響起,節(jié)目展演正式拉開帷幕。各班級緊扣詩會主題,以朗誦、伴舞、情景演繹等多樣形式,將對明月的詠嘆、對青春的禮贊、對夢想的憧憬融入其中?;蛞越?jīng)典詩詞為引,描摹月光灑落窗臺、停駐書頁的靜謐,將長夜的溫柔娓娓道來;或原創(chuàng)詩句,將校園里的晨光暮色、書聲瑯瑯寫進詩里,在月色下重溫那些美好時光;或以輕快節(jié)奏演繹少年如追光者般朝著夢想奮力奔跑的模樣,勢要以青春的熾熱撞碎夜色的沉靜。
舞臺上,學子們目光灼灼,或輕吟,或高歌,每一段演繹都蘊藏著少年人的赤誠。月光與燈光交織成朦朧的海,詩聲與掌聲如潮水起落人間,仿佛連晚風都放慢了腳步,只為多聽幾句少年的心聲。臺前詩聲瑯瑯,幕后亦有動人風景。候場區(qū)里,即將登臺的學子反復整理衣領,低聲默誦,卻在踏上舞臺的剎那綻出從容笑意;志愿者身影穿梭如織,搬運道具、引導流程,用沉默托起整場詩意的航行。這些默默耕耘的片段,恰是詩會最質(zhì)樸的注腳,一首無需朗誦的絕句。
本次詩會設有“才高八斗”“匠心獨具”“妙筆生花”“神采奕奕”“聲入人心”“金聲玉振”六個獎項。校級領導、外請嘉賓、高一年級主任張慧老師、苑中原老師為獲獎班級頒發(fā)獎狀;班主任代表和語文組老師為志愿者們頒發(fā)了榮譽證書。
瑯瑯詩聲,盈盈笑語,喚醒了沉睡的星河。詩會在《十三中賦》“石城虎踞,鐘山龍蟠”的齊誦聲中進入高潮,在“玄武清波”悠揚的校歌旋律中進入尾聲。月下十三中師生,在這平仄中感受這座書香校園深厚的文化力量,在這旋律中感受七十載歷史長河積淀的文化底蘊,更在這夢想啟航的結(jié)語聲中感受青春特有的激情和活力。
江蘇廣電總臺播音指導姜林杉老師作為特邀嘉賓,對本場詩會進行了精彩點評。姜林杉老師以溫潤嗓音為青春詩篇作注,她盛贊學子詩作情感真摯、想象飛揚,巧妙串聯(lián)“青春”“明月”“夢想”三大意象,點明詩意是對生活的深情凝視與夢想的熱忱奔赴。其點評如月光般清澈溫暖,為整場詩會升華出雋永意境。
瑯瑯詩聲
盈盈笑語
喚醒沉睡的星河
月光下
70周年的光輝與青春鮮妍的面龐交映成華章
在這詩意溫厚的良夜
十三中少年續(xù)寫青春詩意
今夜成為永遠的詩行
江蘇新聞廣播記者/沈楊 通訊員/王婧 劉軒嘉張梓言 唐如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