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表示:“他們(日韓)終于把9000億美元放到了桌子上!以前他們連一毛錢都不給!”
而他所指的,正是今年夏季以來,日韓兩國政府分別承諾向美國進行的巨額投資——日本5500億美元、韓國35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半導體、新能源、國防工業(yè)等戰(zhàn)略領域。
特朗普特意強調,這些資金流入是美國“強硬貿易政策”的成果,甚至宣稱“此前美國從未從盟友那里獲得過實際利益”。
但細看這筆錢的流向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超過六成將用于購買美國軍工企業(yè)產品、支付美軍基地升級費用,以及投資被美國政府列為“關鍵供應鏈”的企業(yè)。
這場景讓人想起街頭巷尾常見的戲碼:一個嗓門洪亮的老大哥,拍著兩個兄弟的肩膀說“最近手頭緊,你們表示表示”,而兩個兄弟只能賠著笑掏錢包。
但國際政治舞臺上的這出戲,代價可不是一頓燒烤錢那么簡單。
我們先拆解一下這9000億美元的性質,表面上被包裝成“投資”,但仔細看資金用途條款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錢更像是“定向消費券”。
韓國承諾的3500億美元中,約2800億被指定必須用于采購洛克希德·馬丁的F-35戰(zhàn)機零部件、雷神技術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等美制裝備;
日本的5500億美元則明確要求投入美國本土的半導體工廠建設、得克薩斯州的液化天然氣項目。
這意味著資金最終會在美國企業(yè)內部循環(huán),而日韓獲得的可能只是未來幾年優(yōu)先供貨的承諾。
這種交易模式暴露出美國與盟友關系的一個根本性變化:傳統(tǒng)的安全保障正在明碼標價。
以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被包裝成“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現(xiàn)在卻被特朗普直接稱為“付費安保服務”。
他在9月中旬接受福克斯新聞電話采訪時說得更直白:“他們(日韓)付錢是因為我們提供了保護,這很公平?!?/p>
這種將軍事同盟徹底商業(yè)化的表述,讓東京和首爾的外交官們不得不連夜修改發(fā)言稿,把“共同價值觀”的套話替換成“互利共贏”的現(xiàn)實計算。
韓國政府通報投資計劃時,聲明里塞滿了“戰(zhàn)略自主”“全球樞紐”等光鮮詞匯,試圖把被迫的買單行為包裝成主動布局;
而日本官方文件則罕見地使用“長期經濟安全協(xié)調”這類模糊表述,連具體支付時間表都語焉不詳。
畢竟,韓國需要面對朝鮮不斷試射導彈的威脅,更需要美軍即時支援;日本則因為中美角力加劇,在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有求于美國技術標準。
也就是說,這9000億美元里,其實藏著兩份不同的“保護費”價目表。
當我們談論9000億美元這個天文數(shù)字時,不能只看金額本身,而要看它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日本2024年GDP約4.2萬億美元,5500億美元相當于其年經濟產出的13%;韓國GDP約1.8萬億美元,3500億美元占比更是高達19%。
雖然這些投資是分5-10年支付,但考慮到兩國當前經濟狀況,日本深陷通貨緊縮漩渦,韓國家庭負債率已突破105%,如此規(guī)模的資金流出,不亞于一次經濟“抽血”。
更值得警惕的是資金流向的高度集中性:約70%的資金被指定投入美國軍工和能源領域,而這些行業(yè)恰恰是特朗普旗下智庫人士持有大量股票的板塊。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特朗普要親自下場“催單”,這已經超出普通外交范疇,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資本轉移。
但日韓真是在單方面“被收割”嗎?事情可能沒那么簡單。
東京方面私下透露,部分對美投資實際上是與美國企業(yè)合作研發(fā)新一代半導體技術為條件,這可能是日本打破臺積電、三星技術壟斷的暗度陳倉之計。
而韓國看似被迫提高軍費開支,但同時也獲準接觸部分美軍太空偵察數(shù)據(jù),這對監(jiān)控朝鮮軍事活動具有關鍵價值。
也就是說,這場交易中可能存在著“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復雜計算:美國得到了真金白銀和制造業(yè)回流的數(shù)據(jù),日韓則用金錢換取技術窗口和安全保障,但兩國也非常清楚,與美國打交道的價值正在變得越來越昂貴。
深層來看,這場交易折射出全球化退潮后的聯(lián)盟新模式,不再靠意識形態(tài)或自由貿易維系,而是明碼標價的利益交換。
特朗普的名言“盟友就是要買單”正在變成現(xiàn)實政策。但危險在于,這種赤裸裸的交易模式可能削弱聯(lián)盟的韌性。
一旦危機真正來臨,用金錢維系的聯(lián)盟是否可靠?若某天某個盟友財政困難無法“續(xù)費”時,美軍航母還會如期出現(xiàn)在它的海岸線嗎?
或許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日韓在簽署支票時,同時悄悄加大與東南亞、歐盟的經濟合作。
其實,特朗普的“催債”戲碼,不過是把過去美國對待盟友的臺面下的交易擺到了聚光燈下。
但美國獲得短期資金回流的同時,正在透支聯(lián)盟信譽,而日韓用金錢換取安全感,卻可能陷入軍備競賽與經濟失血的雙重困境。
別忘了,歷史上所有靠金錢維持的聯(lián)盟,最終都面臨同一個問題:當下一個付賬日來臨時,掏空家底的盟友,還能拿出什么?
若拿不出來,盟友關系還能成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