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廣電21條”對歷史劇的鼓勵毋庸置疑,于是問題來到了今天應該拍怎樣的歷史劇,以及更具體的——歷史劇的IP源頭。
從已公布的歷史劇重點項目來看,愛奇藝的《秦謎》是來自學界的歷史推理之作,新麗的《風禾盡起張居正》改編自茅盾文學獲獎作品,《兩京十五日》則又是馬伯庸IP?;仡欉^往成功作品,《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是二月河的通俗歷史小說,
再看這些年火過的歷史小說。要么像《明朝那些事兒》那樣漫游在歷史現(xiàn)場,要么像《長安十二時辰》那樣將人物置放在緊迫的棋局之中,要么像《紹宋》直接魂穿歷史人物逆天改命,更為流行的則是《慶余年》那樣的“祈年殿背詩”,追求游戲邏輯和爽點消費。
此前硬糖君就提出過,歷史創(chuàng)作或可轉(zhuǎn)向大眾史觀與政治生活的日常化,最近居然還真在番茄看到這樣一部歷史小說——《冒姓瑯琊》。
創(chuàng)作于2024年的《冒姓瑯琊》其實早在番茄走紅,累計超500萬人閱讀、近期在讀人數(shù)超50萬。但更重要的是其對傳統(tǒng)歷史小說敘事的“出逃”。當主角穿越后的第一要務是生存,并且花費大量篇幅在黑漢、阿五、青珊這樣的歷史無名角色描寫時,便注定開啟了我們與歷史對話的新范式。
不再關心帝王將相的高光時刻,靜下心去體驗南朝人的日常飲食和生活瑣事,用現(xiàn)代人的知識與古人對話。顛覆的結(jié)果,是一種重構(gòu)。涅槃的獎勵,是一次重生。
新型歷史書寫:從宏大走向微觀
在黃易經(jīng)典作品《尋秦記》中,主人公項少龍穿越后沒多久便接觸到了青年嬴政,并協(xié)助呂不韋營救被困的趙姬等人。電視劇《神話》里的現(xiàn)代人高要,則在穿越后把自己奮斗成了大宦官趙高。
過去一提到穿越類歷史小說,好像主角的第一任務都是回到教科書上重大事件發(fā)生現(xiàn)場。這其實是對政治史過度關注的結(jié)果,翻開這些小說動不動就是改朝換代的大事,是兵戎相見,是奇謀詭計。然而,它們大概沒有考慮普通人混到核心統(tǒng)治集團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難道幾個重要人物附耳說幾句悄悄話就妄想攪動天下風云嗎?
《冒姓瑯琊》的不同之處在于微觀視角的引入,讀者們開始關心他每一餐的伙食以及衣服品質(zhì)到底像不像士卒。是豆粥還是麥飯,是皂布還是綾羅,是騎馬還是牛車?從衣食住行到言談舉止,小說展現(xiàn)的是一幅生動鮮活的南朝畫卷。把讀者的視線從政治史拉出,轉(zhuǎn)移到生活史、制度史,作品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首先,選擇南齊這樣的“冷門朝代”,本身就是對網(wǎng)文創(chuàng)作慣性的挑戰(zhàn)。這一時期冷僻到,身為現(xiàn)代文學博士的主角王揚都有所生疏。為了不露破綻,他選擇了南朝數(shù)百年的望族瑯琊王氏來假冒,但還是在“散騎侍郎”和“散騎常侍”上犯了小錯。
他只知自己所處的南齊國祚甚短政事頗亂,但卻一時摸不清到底多短多亂。想學其他穿越主角依附權貴燒冷灶,沒門兒。想通過預知未來縱橫捭闔,也沒門兒。哪怕是打聽今年的年號,主角都小心翼翼字斟句酌。穿越哪有這么簡單,一不留神就被弄死了。
其次,在冷門王朝之外,《冒姓瑯琊》呈現(xiàn)了對古代社會顯微鏡般的觀察。經(jīng)濟賬讓讀者有了“在古代生活的實感”,黑漢欠債數(shù)千錢差點家破人亡,而王揚幫巴東王做生意獲利動輒千萬。二千錢僅夠王揚穿上寒門士族的行頭,卻可以讓黑漢一家捉襟見肘。
更有代入感的是,在王揚逐漸“坐實”自己王氏貴公子身份的過程中,小說巨細無遺地展現(xiàn)了“士庶天隔不雜坐”的制度性困境。士族的身份帶給他行事的便利,也讓他看到尊卑區(qū)隔下的人性傾軋。
最后,《冒姓瑯琊》沒有“金手指”和“現(xiàn)代科技狠活”的襄助,雖然失去了常見的爽點,卻用知識構(gòu)筑了新的敘事正反饋。小說里白虎道場的舌戰(zhàn)群儒、與荊州長史劉寅論辯道德困境,展現(xiàn)了知識的非凡力量。
須知,以前穿越都是理科人才露臉,發(fā)明點精鹽、肥皂什么的。現(xiàn)在咱們文科也可以揚眉吐氣了!以后誰再宣揚“文科無用論”,硬糖君就讓他上番茄看《冒姓瑯琊》。
學術考據(jù)與閱讀趣味
學術考據(jù)與閱讀趣味,本身是相對矛盾的。但也不乏大家寫出一些新鮮東西,如陳寅恪的《桃花源記旁證》、唐長孺的《晉書·趙至傳所見曹魏的士家制度》、田余慶的《說張楚》,都是在常見史料里鉤沉出歷史懸案,令人拍案叫絕。
《冒姓瑯琊》的熱門書評
我們看桃花源,以為是武陵人出門旅游了一趟,要么就是誤入死人國。陳寅恪看桃花源,這是西晉末年以來流行在北方的塢堡;我們看《晉書》,簡單介紹了趙至的戶籍。唐長孺看《晉書》,從老趙跌宕起伏的生平看出了曹魏的士家制度。有知識有見解的人比我等俗人還有趣,找誰說理去?
而在《冒姓瑯琊》的注釋中,作者東周公子南經(jīng)常引述陳寅恪、唐長孺、錢穆、譚其驤等先生的論著,展現(xiàn)了對中古史學術的高度關切與熟稔。無一處不有來歷,無一處不詳考據(jù)。在尋常里發(fā)掘不尋常,于無聲處聽驚雷。
正如社科院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室主任戴衛(wèi)紅指出的那樣,《冒姓瑯琊》構(gòu)建了一個層層遞進的考據(jù)體系:第一層以《南齊書》《世說新語》等史料為基礎形成大的敘事脈絡。第二層融入史學研究成果,填充肌肉和骨血。第三層還原生活細節(jié),增添魂魄和神采。
這使《冒姓瑯琊》在流暢的故事體驗之外還有學術考據(jù)的趣味。正文讀罷,注釋中的史料還可與小說互為印證。比如什么時候用楊柳枝刷牙、折扇的流行、南齊律對晉律的繼承、清談為何成為士族必玩項目。
尤其當這些知識點融入主角的身份危機后,使讀者更加自然地接受,即“知識以一種猝不及防的方式進入了我的腦子”。
與傳統(tǒng)穿越歷史小說不同,《冒姓瑯琊》的主角并沒有在得知關鍵歷史事件后趨吉避兇,而是把知識作為古代的生活資本。這使得作品的閱讀快感,從簡單的“降維打擊”變成了更為復雜的“智性博弈”。
讓郡學祭酒劉昭佩服不已的《尚書今古文指瑕》,其實是王揚偷偷挪用了南齊之后的學術研究成果。與古文尚書派的大戰(zhàn),則是主角對清儒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的提前發(fā)表。每次有人和王揚辯論,硬糖君都為他捏把汗。因為站在你面前的對手不是一個人,而是幾十上百個歷朝歷代的鴻儒學士,AKA中華小知網(wǎng)。
這種“學術內(nèi)容情節(jié)化”的處理,使得考據(jù)承擔了敘事功能。既還原了南朝“文義相尚”的時代特質(zhì),又讓讀者感受到了古典文化乃至訓詁學、考據(jù)學、歷史地理學的魅力。熟讀四書五經(jīng),走遍天下橫行。不僅可以讓仇敵折服,更能讓美人側(cè)目。若說爽,《冒姓瑯琊》是一種文雅之爽,更是一種“不爽之爽”。
我們?nèi)绾闻c古代對話?
年輕coser一度流行民國仿妝,但有群眾銳評“生在民國,運氣好是軍閥闊太,運氣不好就是駱駝祥子”。對于南北朝也是如此,有人說這是一個文藝至死的年代,士族們不事勞作沉迷于清談,放浪形骸過服五石散。也有人說這是一個命如草芥的年代,女的煎、男的炒,老的少的做燒烤。
就像歷史粉口中的“強漢”、“巨唐”、“皇明”、“挫宋”一樣,每個朝代大概都存在刻板印象。而《冒姓瑯琊》的作者有一個初衷——如果這本書能稍稍改變對南北朝的刻板印象,阻住一些歷史謠言,那我就很欣喜了。
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體現(xiàn)了對歷史復雜性的尊重。在《冒姓瑯琊》中,固然有王揚和謝星涵清談玄學的“雅”,也有虛張聲勢大擺排場的“俗”。有王揚求情讓婢女幸免于難的“善”,亦有諸王奪權草菅人命的“惡”。人是復雜的,時代是復雜的,身處時代中的人更是百變莫測。
正如今天的觀眾,熱衷于分析《雍正王朝》《慶余年》里臺詞的言外之意一樣,歷史小說的復雜性是支撐其影視化的一大支點。而《冒姓瑯琊》的數(shù)據(jù)和口碑,也證明了今天的年輕人可以接受更具信息密度的泛娛樂內(nèi)容。據(jù)悉,《冒姓瑯琊》精品短劇系列化開發(fā)已由紅果短劇和長信傳媒及其廠牌奧信短劇出品,郭靖宇擔任總監(jiān)制、編劇夜十一接手改編創(chuàng)作,預計第一部今年年底有望與上線紅果短劇播出,夜十一擔任編劇。
在夜十一看來,長信之所以選擇該IP,是看中其作為番茄小說和國家圖書館合作征文的獲獎作品,不僅有優(yōu)異的閱讀數(shù)據(jù)支撐,本身也具有很強的文學性、縱深性和趣味性。
“做長劇的人應該了解,南朝沒人敢碰的。如果我們能拍來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文化,特別有意義。而且可以體現(xiàn)紅果短劇的不同質(zhì)化、推陳出新。我們不要低估這個市場,不要低估觀眾。”夜十一說。
短劇都開始了對歷史題材的大膽創(chuàng)新,硬糖君更希望長劇也能向前一步,“不要低估觀眾”?!洞竺魍醭?566》《瑯琊榜》在播出多年之后的長尾效應,正說明了這種質(zhì)感類歷史劇存在巨大需求缺口。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影視鏡頭語言更能夠?qū)⑿≌f中的場景和氛圍進行高完成度的還原。小說本身對道具組想當友好,經(jīng)常把吃食品寫得十分詳盡。而原著中典雅的臺詞和考究的用句,有望成為新時期的《大明王朝》“話風”。到時不知又有哪些“南朝?!薄澳铣瘖y”可借由劇集流行開來。硬糖君先押寶男主口頭禪——“略懂”!
當戲說和金手指已經(jīng)疲態(tài)盡顯,重構(gòu)歷史細節(jié)和生活氛圍正是一條出路。就如《冒姓瑯琊》讀者感慨的,“從來沒想過穿越會面臨戶籍問題”。帝王將相的歷史需要見證,而且過去已經(jīng)被見證太多回。普通人的歷史也需要見證,這是《冒姓瑯琊》正在做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