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喊“絕不投降”,韓國瑜跑去見麻生太郎,這兩件事湊到一起,像極了雙簧,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但不管他們怎么折騰,臺海局勢的主動權早就牢牢掌握在咱中國手里。一個“政治作秀”,一個“媚日獻媚”,說到底,這些動作不過是在兩岸統(tǒng)一的歷史車輪面前做垂死掙扎。
“硬話”掩蓋不了經濟爛賬
賴清德最近在所謂“全社會防衛(wèi)韌性國際論壇”上的發(fā)言,怎么看都像是在刷存在感。他說,如果大陸動武,臺灣“絕不投降”,還強調任何“投降”的消息都是假新聞。
聽上去很“硬氣”,但其實背后藏著一筆掩蓋不住的經濟爛賬。美國對臺灣征收疊加關稅,重創(chuàng)了臺灣的傳統(tǒng)制造業(yè)和高新技術產業(yè)。
許多企業(yè)運營困難,甚至直接裁員、停工,“無薪假”已經成了不少臺灣企業(yè)的常態(tài),賴清德政府卻根本無力解決經濟困境。
反而一邊喊著“絕不投降”,一邊準備加大軍費開支,明年的防務預算直接飆到GDP的3.32%。這筆錢從哪里來?還不是從臺灣老百姓的腰包里掏!
更離譜的是,他還計劃在2030年前把防務預算增加到GDP的5%,繼續(xù)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這些淘汰貨,賴清德卻拿來當“護身符”,擺在明面上給臺灣民眾“壯膽”。
但業(yè)內人都清楚,這些武器在解放軍的現(xiàn)代化作戰(zhàn)體系面前,根本是擺設,毫無實際作用。
其實,賴清德喊“絕不投降”并不是因為他真的有勇氣,而是因為他需要這樣的政治表態(tài)來掩蓋自己的無能。他知道自己的經濟政策已經失去了民心,所以只能靠“反中”來維持支持率。
可惜臺灣民眾早就看穿了這一切,他的民調支持率已經跌破50%,甚至在他的老家臺南都出現(xiàn)了大面積不滿的聲音。
韓國瑜的“媚日”外交,注定是個笑話
再來看韓國瑜這邊。他帶著所謂“立法機構”的訪問團跑去日本,拜會了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
麻生公開說“臺灣和日本是共享價值觀的國家”,這話聽起來煽風點火,但其實不過是個空頭支票。畢竟,日本在“一中原則”上的態(tài)度是明確的,他們根本不敢觸碰這個紅線。
韓國瑜這次訪日,打著“促進臺日交流”的旗號,實際上是在搞政治表演。他參觀大阪世博會時,還刻意提到“臺灣館”,試圖營造一種臺灣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平起平坐”的假象。
但真相是,臺灣參加這次世博會的身份不過是“列席者”,所謂的“臺灣館”只是一個掛著名頭的展位。韓國瑜這種偷換概念的小動作,騙不了明眼人。
更可笑的是,韓國瑜的“媚日”行為已經到了無下限的地步。他公開推動福島核污染食品進入臺灣市場,甚至還打算用臺灣民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去換取日本政客的支持。
這種操作,不僅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也讓國民黨內部都出現(xiàn)了反對的聲音。韓國瑜的政治投機行為,最終只會讓國民黨失去更多的民心。
劃紅線,促統(tǒng)一
面對賴清德和韓國瑜的這些表演,咱中國并沒有跟著他們起哄,而是用實際行動劃清了紅線。
外交部已經對日本做出強硬發(fā)聲,明確強調:臺灣是中國的臺灣,臺灣問題這一我國內政問題,不容任何外部勢力進行插手。
同時,咱中國也在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fā)展的步伐,比如福建近期推出的“17條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解放軍的威懾能力已經不容置疑。無論是東風導彈的全球打擊能力,還是解放軍的體系化作戰(zhàn)水平,都讓臺當局的“買武器保安全”徹底變成了笑話。
更重要的是,解放軍已經通過多次實戰(zhàn)化演習,展示了對臺海局勢的絕對掌控能力??梢哉f,和平統(tǒng)一是咱中國的第一選擇,但絕不是唯一選擇。
任何分裂行徑都無法阻擋統(tǒng)一的腳步。從鄭成功收復臺灣,到抗戰(zhàn)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懷抱,歷史無數次證明,國家統(tǒng)一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賴清德和韓國瑜等人以為,抱住美國和日本的大腿就能在兩岸博弈中占據上風。但他們忘了,美國的臺海政策從來都是“以臺制華”,而不是為了臺灣好。
美國對臺軍售的核心目的就是賺錢,他們根本不可能為臺灣與咱中國發(fā)生正面沖突。
至于日本,雖然口頭上總喜歡說些漂亮話,但在實際行動上,他們從來不敢越過“一中原則”的紅線。韓國瑜所謂的“媚日外交”,不過是自娛自樂罷了。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兩岸統(tǒng)一的方式已經越來越清晰了。咱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統(tǒng)一的最大誠意,希望通過“一國兩制”的方式實現(xiàn)兩岸融合發(fā)展。
這不僅是對臺灣同胞利益的最大保障,也是對臺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的最大貢獻。但如果“臺獨”勢力繼續(xù)挑釁,甚至突破咱中國劃定的紅線,解放軍隨時可以啟動統(tǒng)一的“備選方案”。
無論是軍事威懾,還是經濟反制,咱中國都已經準備得非常充分??梢院敛豢鋸埖卣f,“臺獨”分子的每一次挑釁,都是在為兩岸統(tǒng)一按下加速鍵。
賴清德喊“絕不投降”,韓國瑜跑去“媚日獻媚”,這些表演看似熱鬧,實則毫無意義。兩岸統(tǒng)一是大勢所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一步。
無論是民進黨的“臺獨”分子,還是國民黨內部的投機政客,都無法改變這個歷史趨勢。
參考資料:
《日本前首相與韓國瑜見面,中方:已提出嚴正交涉》——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