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大V接連被封,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吧,網(wǎng)上討論也熱鬧得很。
有人反對替他們打抱不平,也有人支持說早該這樣,簡單聊聊我個人的看法。
個體和系統(tǒng)的差別
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喜歡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這沒錯,但有時候容易忘了更大的系統(tǒng)。
就拿“消費”來說,經(jīng)濟下行的時候,個人選擇省錢、還債、保持現(xiàn)金流,是合理的。
但如果所有人都只想著省錢不消費,整個經(jīng)濟會怎么樣?
你不打車,的士、網(wǎng)約車司機就沒單;司機收入少了,就不去餐館消費;餐館客人少了,餐館老板就沒有收入,就養(yǎng)不起員工。
這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最后大家都難受。
公眾人物說話帶著巨大影響力,尤其是粉絲幾千萬的那種。
他們?nèi)绻磸蛷娬{(diào)“要省錢”,對很多人來說確實是好心提醒,但在更大的層面上,這樣的聲音可能會加劇大家的緊張感,讓經(jīng)濟循環(huán)更加停滯。
當然這里說的“消費”只是舉個例子,大V們在直播中聊到的話題,可比這個例子嚴重的多。
這就是個體邏輯和系統(tǒng)邏輯的沖突。
邏輯比情緒更重要
普通人要想不被輕易帶偏,最需要練的就是邏輯思維。
聽到一個觀點,先問問自己:他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條件是什么?適用于誰?
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觀點本身沒錯,但只在某種情境下成立。
可大多數(shù)人容易被一句話點燃情緒,不管前因后果,就認定“他說得對”。
這和《烏合之眾》里講的群體心理很像,越是人多的時候,越缺乏邏輯,情緒占了上風。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體驗?文章還沒看完,因為一句不順眼的話,或者一段話觀點不合,就忍不住想反駁,甚至直接開罵。
可真正冷靜下來想一想,作者的整體意思可能和你理解的完全不同。
志愿填報的背后
再說說志愿填報這件事。
張雪峰因為講志愿出名,被封對很多人來說挺難接受。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志愿都需要別人來決定,那大概率也只是隨大流的普通人。
說句直白的話,如果你是個有清晰目標和獨立思考的人,你大概不會太依賴別人替你做決定。
未來的發(fā)展,不在于別人給你什么建議,而在于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結合起來。
社會一直在變,當下的熱門行業(yè),等你真正入職幾年,可能就開始下滑了。
更關鍵的是,在一個行業(yè)里能不能站穩(wěn)腳跟,不光看你個人的能力,還看對手多不多。
對手越多,競爭就越激烈,哪怕你很努力,也不一定能排到前面。
那些大網(wǎng)紅講的“行業(yè)邏輯”,是針對所有人的,所有人都一窩蜂涌進去,你能保證自己跑得比所有人都快嗎?
命運握在自己手里
寫到這里,我想強調(diào)的一點是:不管外界發(fā)生什么,真正能靠得住的還是自己的思考能力。
你要是跟著別人的腦子走,遲早會被帶到溝里去。
別人能幫你一時,但不能幫你一世。
命運說到底,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這個“掌握”,不是什么勵志口號,而是靠你一點一滴鍛煉邏輯、學會獨立思考。
這樣,哪怕環(huán)境變化,你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或許我們沒法決定大V會不會被封,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用什么樣的方式去看待問題。
你是愿意被情緒裹挾,還是愿意冷靜分析?這是每個人都得自己回答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