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樂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OpenAI一早就尋求英偉達投資,但老黃表示:當時太窮了,應該把所有的錢都給他們。
這是黃仁勛在BG2最新訪談中的爆料。
在最新近兩小時的深度對談,老黃不僅曝光了和OpenAI千億合作的底層邏輯,還拋出了對AI行業(yè)的一系列判斷:
- 推理算力需求暴漲近10億倍,AI正在從記憶回答進化為思考解題
- 英偉達1000億美元投資瞄準的是“AI時代基礎設施紅利”,OpenAI將成繼Meta、谷歌后的下一個萬億級超大規(guī)模公司,通過投資變相讓OpenAI采購自家芯片是誤解;
- 通用計算時代已經終結,全球超萬億計算基礎設施將全面轉向加速計算與AI;
- “AI產能過剩”是偽命題,在通用計算向加速計算完全轉型前,算力缺口只會持續(xù)擴大;
總的來說,這場對話不僅拆解了AI算力爆發(fā)的底層邏輯,還覆蓋了當前AI領域企業(yè)戰(zhàn)略、技術路線、市場趨勢等關鍵方向。
下面來看看這場讓網友直呼“最好的英偉達的訪談”具體聊了些什么。
英偉達與OpenAI合作,共建AI時代“算力鐵路網”
對話開篇就解析了英偉達與OpenAI在三大核心領域推進的深度協(xié)作,其中OpenAI自建AI基礎設施是最大亮點。
前兩大合作領域聚焦現有云基礎設施擴建。一是持續(xù)推進微軟Azure數據中心建設,雙方已經簽訂了數百億美元長期合同,后續(xù)仍有多年建設周期。
二是聯(lián)合甲骨文、軟銀等伙伴搭建OCI(甲骨文云基礎設施)的5-7GW算力集群。
第三則是Core Weave的算力支持。
而最關鍵的新合作,是助力OpenAI首次自建專屬AI基礎設施。
- 這就像OpenAI要和我們建立Meta、谷歌級別的直接合作關系。
OpenAI正經歷雙重指數增長
一方面用戶數量呈指數級擴張,幾乎所有應用都在接入其服務;
另一方面,AI從“一鍵回答”轉向“思考推理”,單次交互的算力消耗暴漲。
這兩大趨勢疊加,讓算力需求呈現指數的指數增長,也讓雙方的合作有了遠超常規(guī)商業(yè)合作的戰(zhàn)略意義。
黃仁勛解釋,過去OpenAI依賴微軟等第三方搭建數據中心,如今自建基礎設施后,不僅能滿足自身“雙重指數級”增長的算力需求,未來還可向其他企業(yè)出售冗余算力。
這也正是AWS、Azure等超大規(guī)模云廠商的核心商業(yè)模式。
至于為何英偉達愿意投入1000億美元?核心邏輯在于對OpenAI增長潛力的判斷。
- OpenAI大概率會成為下一個萬億級超大規(guī)模公司。
在英偉達看來,此時投資不僅能獲得可觀的財務回報,更能通過芯片、軟件、系統(tǒng)、AI工廠全鏈路支持,深度綁定AI時代的核心玩家,就像早年通過基礎設施合作鎖定Meta、谷歌的AI需求一樣。
從CPU通用計算到GPU AI計算
- 通用計算時代已經結束,未來5-10年,全球所有計算基礎設施都將轉向加速計算與AI計算。
這也是對話中反復強調的核心結論。
黃仁勛用生動的類比闡釋這一變革:
- 就像從煤油燈升級到電力系統(tǒng),從螺旋槳飛機迭代為噴氣式客機。計算方式的革命已經不可逆,且正在加速推進。
目前全球仍有超萬億美元規(guī)模的通用計算基礎設施(以CPU為核心),這些設施未來都將被以GPU為核心的AI加速計算體系替代,就這個替代過程,就足以支撐算力需求長期增長。
具體來看,兩大關鍵領域的轉型已率先啟動:
- 超大規(guī)模推薦引擎迭代:過去谷歌、亞馬遜等巨頭依賴CPU運行系統(tǒng),現在已經全面轉向GPU驅動的AI計算系統(tǒng),僅這一領域的升級,就涉及數百億美元市場規(guī)模;
- 數據處理體系重構:目前Snowflake、Databricks等平臺的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處理,90%以上依賴CPU,未來將全面轉向AI數據處理,這一領域的潛在規(guī)??氨犬斍癆I市場的數倍。
“產能過?!笔莻蚊},“循環(huán)收入”是誤解
針對當前市場對AI算力的兩大質疑,老黃對話中也給出了直接的回應。
第一個質疑是“2027年算力增長會趨于平緩,AI算力將過剩”
黃仁勛表示,判斷算力是否過剩,要看通用計算向加速計算的轉型速度,只要還有企業(yè)在處理數據,算力就會持續(xù)增長。
他還透露,英偉達作為供應鏈末端,始終根據客戶實際需求信號生產:不盲目擴產,而是根據超大規(guī)模廠商、云服務商的年度需求預測調整產能。
但過去兩年,幾乎所有客戶的預測都偏低,英偉達始終處于“按需生產但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
第二個質疑是“英偉達投資OpenAI是為了通過投資變相讓OpenAI采購自家芯片,間接實現循環(huán)收入”
對此,老黃強調“投資與營收完全獨立”。
現在只是投資OpenAI的一個機會。
對于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規(guī)模的公司,誰都想成為投資人。
實際上OpenAI一早就想邀請英偉達投資,但老黃表示:當時太窮了,(現在想想)應該把所有的錢都給他們。
主持人詢問“如果英偉達的芯片性能不夠好、性價比不足,OpenAI完全可以選擇其他供應商?!?/p>
老黃則表示贊同。
英偉達的定位已經不止于芯片公司
對話中還深入探討了英偉達的技術迭代。
2024年起切換至新的芯片發(fā)布周期,從Hopper到Grace Blackwell的重大升級,再到即將到來的Vera Rubin、Feynman,每一代產品都實現量級突破。
黃仁勛表示:
- 沒有AI,我們根本無法實現這樣的迭代速度。
AI已深度融入芯片設計、軟件優(yōu)化全流程:從芯片架構規(guī)劃到晶體管布局,從系統(tǒng)軟件調試到算力集群優(yōu)化,AI輔助讓研發(fā)效率提升數倍。
從長遠來看,英偉達的定位已經不止于芯片公司,更著眼于整個AI基礎設施。
英偉達想要成為人工智能公司的AI基礎設施合作伙伴,尋求多種方式與各方合作。
老黃還幽默地表示:
- 我們并不要求任何人從我們這里購買所有東西。我們不要求他們購買整架設備,他們可以購買芯片,可以購買組件,可以購買我們的其他產品??梢杂梦覀兊腉PU搭配其他人的網絡。
- 我唯一的請求就是從我們這兒買點東西。
在這場談話中,主持人還拋出激進預測:
- 有人說4.5萬億美元市值的英偉達已經觸頂,但英偉達可能是全球首個10萬億美元公司。
畢竟十年前人們說永遠不可能有一家萬億美元的公司,但如今已經有了10個。
完整訪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6sw_E9Gh0
— 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