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此前實地探訪吉利德國研發(fā)中心后,吉利近期再以直播形式帶觀眾走進瑞典哥德堡的吉利歐洲創(chuàng)新中心(Uni3),這次深度探訪的核心,是揭開吉利瑞典研發(fā)中心(瑞研)的技術面紗——從安全技術體系、全球架構“源頭”到無人自動駕駛前瞻成果,本質是向市場傳遞:吉利的頂尖技術源自全球研發(fā)網絡的協(xié)同,而其全球化競爭力,早已扎根在歐洲汽車產業(yè)的核心圈。
鏡頭里的Uni3,遠不止是一座研發(fā)大樓。“Uni”代表開放包容與東西方融合,“3”藏著“三生萬物”的合作愿景,6座建筑的玻璃幕墻對應中國五行元素,還拿下過紅點設計大獎,這種設計本身就是吉利“融貫中西”的隱喻。
更關鍵的是它的產業(yè)生態(tài):園區(qū)里不僅有瑞研、吉利瑞典全球設計中心,還有領克歐洲銷售公司,甚至豐田和100多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入駐,這意味著吉利能隨時對接歐洲前沿科技,像海綿一樣吸收當地的技術經驗,也為產品落地歐洲市場鋪平了道路。
瑞研能成為吉利的“技術高地”,靠的是實打實的硬條件。2000多名工程師來自40多個國家,不少人有沃爾沃背景,這種人才構成讓吉利能直接吸收歐洲百年汽車的安全理念;哥德堡的極寒氣候、森林山地、海岸公路,更是天然的車輛測試場——極端低溫能驗證電池性能,盤山公路能優(yōu)化底盤操控,鹽霧環(huán)境能測試車身防腐,不用跑遍全球就能完成多場景驗證,大大提升了研發(fā)效率。
這些優(yōu)勢最終轉化成了看得見的技術成果。瑞研是吉利全球架構的“誕生地”,CMA、SEA、GEA這些行業(yè)領先的架構都從這里走出,如今全球超400萬輛車用上了CMA架構,從吉利到沃爾沃、極氪,跨品牌的技術共享讓“頂級體驗”不再局限于高端車型;同時,瑞研也是吉利安全技術的“搖籃”,吸收沃爾沃的安全標準后,打造出全域安全體系,比如全球首創(chuàng)的“第三吸能盒”,解決了混動車型撞擊時動力總成侵入乘員艙的難題,還不犧牲車內空間,這種細節(jié)里的創(chuàng)新,正是全球研發(fā)實力的體現。
而這場直播的“壓軸主角”,當屬極氪9X——它是吉利全球技術的集大成者,也成了研發(fā)實力的“最佳證明”。這款即將在9月29日上市的超豪華SUV,剛開啟預售就創(chuàng)下1小時超4.2萬臺訂單、總訂單破5萬臺的紀錄,背后是瑞研技術的全面賦能。
極氪9X的實力很“直觀”:浩瀚超級電混系統(tǒng)讓它一套動力實現純電、增程、混動三重優(yōu)勢,零百加速最快3.1秒,純電續(xù)航380公里,補能從20%到80%只要9分鐘,哪怕饋電也不丟性能;5.2米長的車身卻有轎車般的操控,靠的是浩瀚AI數字底盤——空氣懸架和48V主動穩(wěn)定桿,讓全地形能力比肩百萬級豪車;安全上更不用說,車身扭轉剛度41600?!っ?度,還通過了比國標更嚴苛的碰撞測試,“浩瀚安全盔甲”名副其實;智能輔助駕駛提供H7和H9兩種方案,H9的算力超1400TOPS,已經能支持L3級功能,真正做到了“豪華”與“智能”雙在線。
說到底,這場直播的目的很清晰:不只是展示一個研發(fā)中心,而是讓公眾看到吉利全球化研發(fā)的“全鏈條能力”——從Uni3的產業(yè)生態(tài),到瑞研的架構與安全技術,再到極氪9X的產品落地,每一環(huán)都印證著“五大工程研發(fā)中心”“五大試驗區(qū)域”這些體系不是空談。吉利想傳遞的,是中國汽車品牌早已跳出“單點技術突破”,進入“全球資源整合”的新階段,而這種能力,正是它在全球市場立足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