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個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近期看到不少關于提高農民收入的討論,心里很有感觸。今天不吐槽、不空談,只想以種地人的身份,聊聊我琢磨許久的“夢想模式”——咱們農民,能不能像城里人一樣,成為有穩(wěn)定工資和社保的“農業(yè)工人”?
這想法或許大膽,卻是農民最樸素的期盼。具體來說,核心思路有三點:
1. 土地統(tǒng)籌管理,走規(guī)?;洜I路
不是簡單“收回”土地,而是在完全自愿、有償?shù)那疤嵯?,由國家對耕地統(tǒng)一規(guī)劃整合。把零散小塊田拼成大塊田,既能用大型機械提效,也能降低整體生產成本。
2. 農民變“產業(yè)工人”,風險集體扛
我們經培訓后按科學種植方案作業(yè),施肥、打藥聽技術員安排,不再憑經驗“瞎琢磨”。更關鍵的是,農藥、化肥、種子成本由國家或集體承擔,豐收后的收割、銷售也統(tǒng)一組織——把農民最操心的風險,交給抗風險能力更強的集體。
3. 盼穩(wěn)定收入與福利,老了不發(fā)愁
像上班族一樣,由政府或農業(yè)公司按月發(fā)工資、繳足五險一金。夏天有高溫補貼,冬天有取暖費,老了干不動時,有養(yǎng)老金、有醫(yī)保,不用再“活到老干到老”,為后半輩子提心吊膽。
我知道這夢難圓,要巨額財力,更要精細管理,稍不注意就可能走回“大鍋飯”老路。所以它更像一個“方向”:新時代里,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民“靠天吃飯”、保障薄弱的現(xiàn)狀?能不能先在條件成熟的地方搞試點,探探“職業(yè)農民”的路?
農友們、朋友們,這方向您覺得可行嗎?它或許不完美,但為了咱們有保障、有尊嚴的晚年,為了子孫不必再背井離鄉(xiāng)打工,咱們是不是該一起呼吁,找更多可行的辦法?歡迎評論區(qū)留下您的想法,咱們一起商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