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老同事聚會,老李坐在角落,臉上沒什么表情,桌上的菜幾乎沒動筷子。我湊過去問了句身體怎么樣,他抬頭看我,眼里有點灰。
他說:“睡不著,吃不下,渾身難受,不是病要命,是這個病太折騰人?!蔽颐靼姿谡f什么。真正折磨人的病,不是一下子致命的病,而是那些慢慢把人生活一點點啃掉的病。
我干這行二十年,接觸的病人數(shù)不過來,哪種病最折磨人?每一次我看著病人臉上的神情、家屬的眼神、家里那個變了味的氛圍,我就更清楚,那些慢性、反復、沒完沒了的病才是最可怕的。它不殺你,卻能把你的人生從彩色拖成灰色。
有一年冬天,一位六十多歲的阿姨,平時精神頭挺好。忽然有一天,她來找我,說最近總感覺胸口悶,睡覺怎么都睡不好。我一看她的眼圈發(fā)黑,體重掉了不少。
安排了檢查,是慢阻肺。她眼淚一下就下來了,說:“我連走五十米都喘,還怎么過日子?”慢性呼吸道病,像慢阻肺、哮喘,一旦控制不住,就像是有只手,天天掐著你喘氣。呼吸這件事,原本不需要費力,一旦成了負擔,生活的每一秒都變得難熬。
這種病不會讓人一下子倒下,卻能讓人整夜整夜地咳,走幾步就喘,連洗個澡都要歇幾次。很多老人因為這個病,不敢出門,不敢笑,不敢哭,怕一咳就上不來氣。還有一類病,看不見摸不著,卻把人困在屋子里,一天比一天沉。
抑郁癥,我接觸得不算少。那年我一個病人,老伴走了,人一下子就像空了。開始只是晚上睡不著,后來連飯都不想吃,坐在沙發(fā)上一坐就是一天。子女說她懶,可我知道,她是心里生病了。抑郁不像感冒,吃點藥就好,它像個黑洞,把人的喜怒哀樂都吞進去。
最難的是,別人看不見你的痛苦,還說你矯情。這類病人最容易被忽視,也最容易被誤解。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問題,都會讓他們更想逃。我總勸家屬,別只想著吃藥,更要陪著他們看一場老電影、曬一下午太陽。精神的病,藥只能治一半,剩下一半靠人情味。
還有一種病,聽起來不嚇人,但真得了,那滋味能讓人瘋掉。帶狀皰疹后神經(jīng)痛,簡單說就是纏腰龍留下的痛。痛在哪?皮膚上,神經(jīng)里,連風吹一下都像刀割。有個老爺子,五年前得過一次,現(xiàn)在還不敢穿緊一點的衣服。這種疼,不是忍一忍就過去的,是連夜都不敢翻身的疼。
疼痛,是最直接的折磨。不像別的病還可以靠意志力扛,神經(jīng)痛是每一秒都在提醒你:你在受折磨。試過一個老太太,夜里疼到哭,我陪她坐了一宿,她說:“我寧愿再生一次孩子,也比這個強?!?/p>
再說個更常見,卻也最讓人無力的病——腦梗后遺癥。不是每個腦梗都能早點發(fā)現(xiàn),有的來得快,來得猛,一下子就把人半邊身體帶走。我見過太多原本能下地干活的老人,因為一個腦梗,從此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靠別人。最折磨的不是失去功能,而是失去尊嚴。
那年我大姐夫就是這樣,原本是個大嗓門的東北漢,一場腦梗之后,說話含糊,走路一瘸一拐。最開始他還能自己上廁所,后來胳膊也抬不起來了。我妹說他晚上經(jīng)常盯著天花板發(fā)呆,一動不動。一個人最怕的,不是病痛,而是知道自己永遠回不到從前。
糖尿病也別小看,尤其是到了晚期的糖尿病足。一個病人腳趾頭潰爛,疼得整天喊。糖尿病表面看是血糖高,實則是身體的每一根血管都在一點點壞死。他走幾步就腳疼,后來發(fā)展到感染,最后截了腳。人從健步如飛到坐輪椅,有時候就是三個月的事。
有些病,不痛不癢,卻像定時炸彈。腎功能衰竭就是這樣。一開始沒啥感覺,后來臉腫、腿腫、尿少、全身乏力。到了要透析那一步,基本上這人就離不開醫(yī)院了。透析不是治病,是維持生命,一周三次,時間一長,精神和經(jīng)濟都透支。
我那位老鄰居,七十多歲,每次去透析前都要坐在院子里抽根煙,說:“我活著,是為了去醫(yī)院。”身體在醫(yī)院,靈魂早就跑了。透析不僅是對身體的折磨,更是對家庭的考驗。一個人病了,拖著的是一家人。
還有帕金森。早期只是手抖,后來是站不起來,走不穩(wěn),吃飯也打翻。這個病讓人慢慢失控,像是身體不再聽使喚,頭腦清醒卻做不了任何動作。我見過一個病人,意識完全清楚,卻連說話都開始含糊。他最大的痛苦,是想說話卻說不出,想喝水卻端不起杯子。
最讓我感觸深的,是老年癡呆。比身體病更讓人害怕的,是記不清家人,不記得自己。這個病不是一夜之間發(fā)生的,而是一點點消磨掉人的記憶和認知。一個阿姨,昨天還叫我“小王”,今天看見我就愣住了。她兒子來看她,她問:“你是鄰居家的小孩?”
人一旦失去了記憶,就像船沒了錨。老年癡呆的人,身體還在,靈魂卻走遠了。家屬最怕的不是照顧麻煩,而是看著熟悉的人變成陌生的樣子。
我常說,一些病不是靠藥能治好的,靠的是提前防、早發(fā)現(xiàn)、長期陪。這些“最折磨人”的病,很多時候不是突如其來,而是日積月累。真正的健康,靠的不只是醫(yī)院,更靠每一天的選擇。
有些病,不止折磨病人,也折磨家人。照顧一個慢性病人,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很多老人不是怕死,是怕成為家人的負擔。那種無力感,我在太多家庭里見過。
我這些年做健康指導,不止是告訴人吃什么、注意什么,更重要的是提醒他們:別等到病來了,才想起健康的寶貴。生活中那些被忽視的小毛病,其實早就埋下了大禍的種子。
那些最折磨人的病,不一定最嚴重,卻最耗人心神。它們像無聲的牢籠,把人困在自己的身體里,看得見自由,卻碰不到。所以我每次遇到家屬問“還有救嗎?”,我總說:“現(xiàn)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給未來爭口氣?!?/p>
因為真正的痛苦,不是病本身,而是活著卻像沒活。
參考文獻: 1. 《中國慢性病防控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2023年 2. 《老年人抑郁癥診療指南(試行)》,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2022年 3. 《腦卒中康復治療規(guī)范》,中國康復醫(yī)學會,2021年 4. 《糖尿病足臨床路徑(第二版)》,中華糖尿病學雜志,2022年 5. 《帕金森病及老年癡呆癥管理手冊》,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0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