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發(fā)現(xiàn)一個事兒,有點顛覆我的認知。
以前咱們總覺得,那些欠了一屁股債的年輕人,肯定都是不求上進、混日子的。可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我身邊好幾個看著特別努力、特別上進的九零后,一打聽,都背著不小的債。
后來去看了一些數(shù)據(jù),更是嚇了一跳。
說咱們國家有1.75億九零后,人均負債竟然有12萬多。這個數(shù)字,差不多是他們月收入的18.5倍。
這個數(shù)字背后,是多少個家庭的壓力,和多少個年輕人的不眠之夜。
光說數(shù)字,可能感覺不深。
前兩天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九零后,把自己所有的欠款明細列了出來。那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魂都掉了。
各種叫“唄”的、叫“條”的、叫“貸”的,一長串拉下來,我這才知道,原來現(xiàn)在連刷個抖音、點個外賣都能借錢。最后再加上各個銀行的信用卡,總數(shù)八十多萬。
說實話,一個普通的上班族,要是背上這么個數(shù)字,靠自己,這輩子想翻身,真的太難了。
更可怕的是什么?是“以貸養(yǎng)貸”。
就是拆了東墻補西墻,靠借新的錢去還舊的債。這么一來,窟窿只會越補越大,最后徹底把你吞進去。
有人做過一個推算,說88年到95年出生的這批年輕人,可能是最難的。
為什么?
因為這批人,正好是現(xiàn)在最想穩(wěn)定下來,最顧家、最努力的一群人。他們想扎根,想有個自己的家,想給家人一個安穩(wěn)的日子,這有錯嗎?沒錯。
可他們正好趕上了一個很尷尬的時期。一腳踩進去,就成了高位的接盤俠。就這一下,辛辛苦苦攢的好些年的錢,可能就沒了。
這是一種“上進”的代價。
還有另一種。
你去一些社交軟件上看看,一堆年輕人在那兒聊怎么還債,怎么上岸。你會發(fā)現(xiàn),里面很多都是女孩子。
她們的錢,很多都花在了消費上。
現(xiàn)在整個社會都在鼓吹一種東西,叫“精致窮”,叫“及時行樂”。各種廣告、各種文章,天天在你耳邊吹風,告訴你女孩子就該對自己好一點,寧愿窮得漂亮,也不能活得窩囊。
這些話聽著是挺好聽,但它從來不告訴你,漂亮完了,錢從哪兒來。
很多年輕人,其實是不算賬的。他們?yōu)榱藵M足眼前的欲望,就向未來借錢。借錢的時候手一抖就過去了,可他們忘了,借出來的錢,不光要還本金,還要還高得嚇人的利息。
你想想,這里面是不是有個挺諷刺的邏輯?
資本借錢給你,讓你去買他們生產(chǎn)的東西。
結果呢?不光把你口袋里現(xiàn)在的錢給賺走了,還通過利息,把你未來好幾年的收入都給提前預訂了。你整個人,就成了給他們打工的機器。
所以你看,這年頭欠債的九零后,其實就兩種。
一種是為了“成家立業(yè)”而上進的,另一種是為了“活在當下”而上進的。
說白了,大家都是想把日子過得好一點,只不過一個透支未來去買所謂的資產(chǎn),一個透支未來去買所謂的體驗。
說一千道一萬,想要不掉進這個坑,辦法可能只有一個。
就是管住自己的手,別沖動。
有多大的能力,就辦多大的事。能掙多少錢,就花多少錢。別去羨慕那些朋友圈里的光鮮亮麗,那背后是海水還是火焰,你根本不知道。
沒那個實力,真的別硬撐。因為步子邁大了,最后容易扯著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