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這些年面對西方制裁的反應,總覺得有點不對勁。明明經(jīng)濟被卡得死死的,還有些精英人物跳出來說,這制裁其實是好事,讓國家更獨立了,越打越強了。
典型的例子就是國家杜馬議員阿納托利·亞歷山德羅維奇·瓦謝爾曼,在2024年接受采訪時,直截了當?shù)乇硎?,美國要是真取消對俄制裁,反倒對俄羅斯沒好處。
因為這些限制逼著大家記住,國家能自己干事,別輕易忘了這點。
這話里藏著多少水分?俄羅斯真獨立了嗎?這幫精英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是靠著中國撐起來的。沒有中國,俄羅斯的日子可沒這么好過。
2022年,俄烏沖突一打響,西方就甩出一堆制裁,凍結資產(chǎn)、切斷全球金融結算體系(SWIFT)、禁運高科技。
俄羅斯經(jīng)濟當時確實晃蕩了晃蕩,盧布匯率像坐過山車一樣往下栽。政府趕緊改用購買力平價算GDP,避免美元波動太尷尬。
普京2023年底說俄羅斯經(jīng)濟總量超德國,全球第五了。可這數(shù)據(jù)是按平價算的,按美元計價呢?才排第十一,落后加拿大和巴西一大截。
2024年名義的GDP也就2.08萬億美元,增長4.1%,聽著不錯,但扣掉近10%的通脹和20%多的基準利率,實際老百姓的錢包癟了不少。
失業(yè)率低到2.5%,不是因為經(jīng)濟火爆,而是勞動力全跑去軍工和前線了,正常產(chǎn)業(yè)缺人手,供給跟不上需求,物價還得再漲一波。
能源出口是救命稻草,2022年上半年油價飆到百刀一桶,財政短期寬裕了點。
下半年歐洲囤好煤氣,價格就穩(wěn)了,俄羅斯的“影子船隊”轉向亞洲,收入勉強維持,但再想重回高峰?門都沒有。
特朗普2024年上臺后,美國頁巖油增產(chǎn),俄羅斯的蛋糕被搶得更狠。
2025年上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俄羅斯增長才0.9%,戰(zhàn)爭和制裁的雙重夾擊下,經(jīng)濟模型開始露餡。
這時候,中國就成了關鍵。俄中貿(mào)易從2022年起就上漲,2024年總額破2400億美元,中國占俄羅斯外貿(mào)的36%,俄羅斯只占中國總貿(mào)易的4%。
能源、汽車、電子產(chǎn)品,中國成了俄羅斯的救生圈。沒有中國,俄羅斯的軍費和民生都轉不動。
2025年上半年,雙邊貿(mào)易美元計價縮水9.6%,油車出口下滑,但中國還是在源源不斷輸入消費品和技術部件,幫助俄羅斯繞過制裁。
俄羅斯甚至重拾易貨貿(mào)易,換小麥換中國車,避開SWIFT和二級制裁。
商務部長直言,俄羅斯離衰退就一步之遙,損失至少4500億美元收入,全靠中國、印度、土耳其這些國家“漏風”。
但這依賴性越來越重,俄羅斯從能源賣家變成中國市場的附庸,貿(mào)易飽和了,商品波動大,俄羅斯人開始抱怨中國貨太多,質量參差不齊。
精英們嘴上說獨立,實際貨架上歐美品牌換成中國牌子,本土制造還差得遠。
瓦謝爾曼就是典型代表。他支持克里米亞并吞,公開挺克宮立場,2022年還估摸著戰(zhàn)爭規(guī)模?!蔼毩⒄摗甭犞褡脏耍瑢嶋H戳破了就是幻覺。俄羅斯想轉型制造業(yè)大國?笑話。
2024年5月,下諾夫哥羅德汽車展上,總理米舒斯京一看本土伏爾加新車,方向盤居然是中國產(chǎn)的,當場不爽,說希望用俄羅斯零件,這事不難。
結果伏爾加復活靠中國長安車底盤,三款新模都組裝自中國部件。俄羅斯車市2024年前九個月,中國車出口超84萬輛,占大頭。
西方制裁一出,俄羅斯本土車企就得求中國救場,可這叫獨立?分明是換湯不換藥,核心技術還是外來的。
俄羅斯在2022年底還給印度列了五百多種進口清單,汽車飛機零件、紗線染料,全是輕重工業(yè)命根子。想自給自足,談何容易。
俄羅斯在科技領域的野心更大。
2024年3月,普京在索契指示搞國產(chǎn)游戲機,目標2027年前出貨。年底,電信公司MTS就推了Fog Play主機,提前三年完事。
聽起來牛,可硬件全中國造,Amlogic處理器、四核ARM內核、2G內存8G存儲,本質安卓盒子,云服務本土化罷了。
政府承認,這玩意比不了PS5或Xbox,幀率低,定位基礎娛樂和教育。另一款用本土Elbrus處理器,長指令架構軍用轉民,跑Linux fork,但功耗高,銷量慘淡。
2025年1月,學校試點,市場反饋一般。俄羅斯游戲機項目起步慢,技術規(guī)模跟不上,靠中國供應鏈續(xù)命,卻標榜“主權”。
這不就是典型的越打越強幻覺?精英們宣傳自立,實際預算和技術瓶頸一戳就破。
為什么這些精英這么愛唱這調調?
因為部分人是真信了,覺得制裁逼出了俄羅斯的韌性;更多人是既得利益者。在制裁鏈條里,他們掌控進口渠道,從中國貨中抽成,日子過得滋潤。
瓦謝爾曼這類議員們,推動科技自給法案,黨內支持穩(wěn),媒體曝光高,位置坐得牢。
2025年3月杜馬春會,瓦謝爾曼又重申制裁好,法案過了??晒娔??街頭抱怨通脹,工資買不起東西,對華貿(mào)易依存超40%,電子產(chǎn)品九成進口東方。
經(jīng)濟報告直指,進口替代率不足30%,供應鏈一斷,麻煩大。
俄羅斯軍工確實上了,經(jīng)濟短期繁榮,但長遠還是要依賴中國能源出口占比超半,“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輸送天然氣,閥門轉著轉著,就成了命門。
這幻覺的根,在于忽略了不對等。
俄羅斯需要中國資源和技術,中國拿俄羅斯當能源供應商和地緣棋子。2025年貿(mào)易放緩,中國過剩產(chǎn)能傾銷,俄羅斯市場飽和,車油出口下滑。
西方二次關稅風險一出,中俄關系也得掂量。俄羅斯經(jīng)濟模型不再管用,低油價和收縮信號,軍力維持都費勁。
精英們“背靠”中國大樹乘涼,喊著越打越強,實際是飲鴆止渴。普京的帝國夢,靠宣傳和短期數(shù)據(jù)撐著,但數(shù)據(jù)不會說謊。
2025年9月,俄羅斯重啟易貨避制裁,商務部長喊衰退邊緣,損失4500億。中國貿(mào)易雖救急,但也加深了從屬感。
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折騰了三十年,本想重回強國,現(xiàn)在能源賣給亞洲,技術求中國,精英的獨立夢,醒來就是場空。
參考資料:
1、逆轉趨勢,俄羅斯工業(yè)越打越強了? 虎嗅 2024-12-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