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明生在中國香港,卻偏偏不認這身份,連國歌都不肯唱。
人家說“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她就是典型。
她一邊在公開場合宣稱“不是中國人”,一邊早早將兩個兒子送往國外定居。
這種言行撕裂的背后,藏著怎樣的算計與結局?
如今刑滿出獄的她,又面臨著怎樣的人生境遇?
毛孟靜從媒體人到政界人物,一路走來,鬧出不少風波。
出生于浙江寧波的她,隨父母遷居香港后。
憑借優(yōu)異成績遠赴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攻讀新聞與政治專業(yè)。
這份跨文化的教育背景,成為她日后進入媒體行業(yè)的敲門磚。
回到香港后,她憑借邏輯清晰的表達,在主流媒體站穩(wěn)腳跟。
主持了多檔社會議題節(jié)目。
因為觀點中肯、敢于發(fā)聲,也讓她收獲了“文化女性”“媒體良心”等美譽。
彼時的她,在節(jié)目中暢談“一國兩制”,言語間滿是對社會議題的理性思考。
沒人會料到這個看似靠譜的公眾人物,未來會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
2012年,毛孟靜第二次參選香港立法會并成功當選,這成為她人生軌跡的轉折點。
公眾原本期待這位“懂媒體、知民生”的議員能為民發(fā)聲。
她卻在就職儀式上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
當國歌奏響,全場起立致敬時,唯有毛孟靜端坐不動,彷佛自己是一個局外人。
面對媒體追問,她竟語出驚人:“唱國歌對我來說是一種侮辱”。
這一表態(tài)瞬間點燃輿論怒火,但她后續(xù)的行為卻沒有絲毫收斂,而是愈發(fā)囂張。
她刻意避開國旗就座,將立法會角落稱為“無國籍區(qū)域”。
且每次公開場合都如此操作,將拒唱國歌、回避國旗變成了屬于她的固定動作。
如果說拒唱國歌是試探底線,那么公開否認國籍則徹底撕碎了她最后的偽裝。
在接受BBC等海外媒體采訪時,毛孟靜竟多次宣稱“自己不是中國人”“香港不屬于中國”。
這些言論被境外勢力刻意放大,成為抹黑國家的工具。
諷刺的是,此時的她還未辭去立法會議員職務。
一邊拿著公共俸祿,一邊做著損害國家利益的事。
這種“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姿態(tài),讓曾經(jīng)支持她的民眾徹底失望。
然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
毛孟靜的虛偽,在她對自己家庭的安排上更加暴露無遺。
她在公眾面前高喊激進口號,擺出一副不計后果的姿態(tài)。
私下里卻早已為自己和家人鋪好了“退路”。
據(jù)媒體調(diào)查,她的兩個兒子早早被送往英國和加拿大定居,從未在香港長期生活。
更值得琢磨的是,她與丈夫分別于2015年和2018年在倫敦、渥太華購置房產(chǎn)。
形成了橫跨兩國的“海外資產(chǎn)布局”。
要知道,以她公開的收入來源,根本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海外置業(yè)開銷。
這也讓外界對其資金來源充滿質(zhì)疑。
這種“言行撕裂”在2019年香港的社會事件中達到頂峰。
彼時的毛孟靜頻繁出現(xiàn)在各類集會現(xiàn)場,通過社交平臺煽動情緒。
儼然一副帶頭者的模樣。
但她的家人卻在海外過著安穩(wěn)生活。
有記者問她:“你會支持暴亂者襲擊警察嗎”。
她沒有直接回應這個問題,而是隨意敷衍地回復說:“他們還年輕,應該會改。”
這番話讓港內(nèi)的民眾都火冒三丈,社會氛圍已經(jīng)一塌糊涂,她居然還替那些施暴的人辯解。
還有她當選的第二年,雅安發(fā)生了地震,整個全國的民眾都踴躍捐款幫忙。
港內(nèi)會議員毛孟靜卻帶頭反對,還曾指責“大陸會貪污”。
她一心想推動港獨的思想,完全不顧作為中國民眾的安全和利益。
被問到對地震的看法,竟然說這是“天意”,好像災民遭遇自然災害就得忍著似的。
2020年,香港啟動對非法活動的調(diào)查,毛孟靜因長期組織、參與違法活動被檢方起訴。
此時的她竟還試圖以“兒子結婚”為理由推遲出庭。
可大家清楚:她不是要去喝喜酒,而是去避難去了。
好在她的申請被法院直接駁回。
這個擁有“雙面人生”的毛孟靜迎來了法律最公正的審判。
曾經(jīng)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立法會議員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落到這種結局。
2021年,毛孟靜因涉嫌組織及參與非法活動被判50個月有期徒刑,且法院明確拒絕保釋。
入獄后,她的社交賬號被清空,過往視頻被平臺下架。
從輿論場的“焦點人物”淪為無人敢公開提及的敏感存在。
曾經(jīng)圍繞在她身邊的支持者銷聲匿跡,那些被她煽動的民眾也終于看清。
這個喊著“為大眾發(fā)聲”的人,不過是為自己謀利的投機者。
2025年4月29日,毛孟靜刑滿出獄,但迎接她的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徹底的冷清。
沒有媒體圍堵,沒有支持者迎接,她走出監(jiān)獄大門后便選擇了徹底“隱身”。
拒絕所有采訪,不再公開露面,曾經(jīng)的社交圈也對她避而不談。
她在海外的兩個兒子并未回國探望,依舊在國外過著自己的生活。
那些她曾精心布局的“海外退路”,最終成了隔絕親情的屏障。
有知情人透露,如今的毛孟靜深居簡出,即便偶爾外出也刻意遮掩面容。
昔日的風光早已蕩然無存。
拒唱國歌的傲慢、否認國籍的囂張、言行不一的虛偽。
最終讓她從立法會議員淪為階下囚,出獄后更成了無人問津的“隱身人”。
香港的成長環(huán)境給了她生存根基,媒體平臺給了她發(fā)聲機會,立法會職位給了她社會地位。
她卻用最惡劣的方式背叛了這一切,最終落得“無顏見江東父老”的結局。
這種結局并非偶然,而是“言行不一者”的必然歸宿。
當一個人把愛國情懷當作投機工具,把公眾信任當作謀利資本。
終究會被時代和民眾徹底拋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