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頭蹲在村口槐樹下,捏著皺巴巴的存折直嘆氣。兒子在城里買房差二十萬,他把棺材本掏空還差一截。隔壁李奶奶路過瞥一眼:"找親戚借唄?"老張苦笑:"去年表哥家娶媳婦我裝不知道,現(xiàn)在咋開口?"這時村主任拿著喇叭喊:"河道清淤的臨時工,日結(jié)三百!"老張猛地躥起來——你看,錢還沒到手,愁云就散了一半。
這話聽著可能不太中聽,可你仔細(xì)琢磨琢磨。就說我們村東頭的老王家,前年兒子考上大學(xué),學(xué)費湊不齊。老王天天蹲在門檻上抽悶煙,那煙圈繞得跟愁緒似的解不開。后來他在縣城工地找了份夜班,熬了三個月,領(lǐng)工錢那天直接去學(xué)校把費交了?,F(xiàn)在他兒子畢業(yè)在城里工作,每個月都往家寄錢。老王現(xiàn)在抽煙,那煙霧都是飄著往上走的。
錢這東西,像夏天用的蒲扇。平時擱在抽屜里不覺得多金貴,等三伏天停電的時候,你就知道有把扇子多舒坦。我們村小賣部的趙嫂最明白這個理,她總說:"錢不是大風(fēng)刮來的,可錢能擋住大風(fēng)。"去年她丈夫突發(fā)闌尾炎,要不是家里存著兩萬應(yīng)急款,手術(shù)都得耽誤。當(dāng)時趙嫂捏著繳費單的手直發(fā)抖,不是怕花錢,是慶幸花得起。
不過啊,錢也不是神仙。西巷的吳老爺子癱瘓在床,三個兒子爭著給請保姆,一個月?lián)Q仨。最后老爺子拉著我的手說:"他們以為給錢就是孝心,可我想要的是一家子圍坐著吃頓飯。"這話讓我想起集市上賣的手電筒,電池再足,照不亮冷清屋子里的孤單。
說到冷漠這個事,倒讓我想起村后那片竹林。每年春天竹筍冒尖,要是每根都留著,最后肯定都長不成材。做人也是這樣,該間苗的時候得狠下心。前街陳師傅開修車鋪,以前誰來說情賒賬他都應(yīng)承,結(jié)果年底對賬,白條比賺的還多。后來他學(xué)了乖,在墻上貼了"小本經(jīng)營,恕不賒賬",開始還有人嘀咕他小氣,時間長了反倒都敬重他。
但冷漠也得講究個火候。就像燉雞湯,火太大湯就干,火太小肉不爛。我們村會計老周最懂這個分寸。上個月鄰村來化緣修廟,他客客氣氣遞杯茶,然后明明白白說村里賬上沒錢。可等到貧困戶李大嘴家娃生病募捐,他第一個掏腰包。這種冷漠,其實是給善良劃了道界線。
我觀察這么多年,發(fā)現(xiàn)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些整天熱心得過頭的人,往往最后落得一身埋怨。就像村委婦女主任劉大姐,以前誰家吵架都去勸,結(jié)果兩口子和好了,倒嫌她多管閑事?,F(xiàn)在她學(xué)聰明了,不是火燒眉毛的事絕不往前湊。省下的時間種種花、逗逗孫子,日子過得比從前滋潤。
不過要說冷漠全對也不盡然。去年夏天暴雨,外來務(wù)工的小夫妻租的房子漏雨,在村口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開始大家都裝著沒看見,后來王木匠看不過去,帶著徒弟幫忙修屋頂。你猜怎么著?那小伙子是個電工,后來免費給全村老人檢查線路。這就像你在田里撒了把種子,指不定哪天就長出瓜來。
最妙的是把錢和冷漠配著用。我們村首富錢老板有句口頭禪:"該掏錢時別小氣,該轉(zhuǎn)身時別猶豫。"他資助了五個貧困生,可親戚來借賭債他門都不開。這種活法,就像老中醫(yī)開方子,該補的補,該瀉的瀉。
黃昏時分,老張揣著剛領(lǐng)的工錢往家走。路過村小學(xué)時,看見孩子們在募捐箱前排隊,他摸出五塊錢塞進(jìn)去。我笑他:"不是要攢錢買房嗎?"他撓頭笑笑:"省下的麻煩夠買二斤肉,可心里踏實。"這話在理——我們掙錢像螞蟻搬家,一點一滴;我們付出善意像春雨落地,悄無聲息。人這一輩子,既要備足干糧趕路,也得在行囊里放盞燈,既照見自己,也溫暖旁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