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咱們每個中國人來說,近代那段歷史都太黑暗了。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西方列強輪番欺負咱們,而在這些國家里,最讓中國人恨之入骨的就是日本。
日本先是在 1894 年打了甲午中日海戰(zhàn),到了 1931 年,又占了咱們東北,接著就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前后殺了咱們 3500 萬同胞,把好好的華夏大地糟踐成了焦土。但凡有點血性的中國人,都絕不會忘了這筆家仇國恨。
正因為日本造的孽太深,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好多年,中日關(guān)系都凍得跟冰一樣。一直到 60 年代初,日本首相池田勇人上臺,他特別想改善中日關(guān)系,還實實在在做了不少事,1962 年的時候,雙方簽了《中日長期貿(mào)易綜合協(xié)定》,這才算讓中日關(guān)系稍微緩和了點。
后來到 1972 年,前期鋪墊都做好了,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第一次來中國訪問。他可是二戰(zhàn)后第一個訪華的日本首相,他這一來,中日關(guān)系才算真正破冰。
首相都來了,天皇還會遠嗎?1992 年 10 月,日本的明仁天皇正式來中國訪問。這可是中日有史以來,日本天皇第一次訪華,意義有多重大就不用多說了。為了這次訪華,中日兩國都提前做足了準備,就怕出半點岔子。
大家都知道,在日本人心里,天皇那是神圣得不能再神圣的存在,他在公共場合的一舉一動,都牽著日本老百姓的心。而且,日本天皇家族一直有近親結(jié)婚的習慣,所以家族里不少人都有駝背的遺傳病,這看起來確實不太雅觀。平時天皇出席外交場合,每一張照片都是專門的御用攝影師拍的,就是想盡辦法不讓外人看到天皇不好看的一面。
可就是這么講究的明仁天皇,第一次訪華時,卻因為一道菜犯了難。按說平時的外交流程,咱們準備歡迎宴的菜,都會提前跟對方溝通好,免得不合心意。這次宴會上,咱們準備了一道經(jīng)典的中國名菜 —— 大閘蟹,可就這道菜,讓日方反應(yīng)特別大,強烈要求咱們把這道菜撤了。這就奇怪了,一道大閘蟹而已,日本人至于這么小題大做嗎?難道是天皇對海鮮過敏?
其實還真不是過敏。吃過大閘蟹的人都知道,吃這玩意兒特別麻煩,得自己動手剝殼,吃的時候姿態(tài)確實不太好看。在日本人看來,要是讓全世界的人看到天皇吃大閘蟹的樣子,那也太丟天皇的臉了??擅鎸θ辗匠窊Q大閘蟹的要求,咱們直接就拒絕了。日方收到咱們的回復(fù)后,一下子沒話說了,但歡迎宴馬上就要開始,也沒別的辦法,只能硬著頭皮接受。
可能有人會問,咱們?yōu)樯恫淮饝?yīng)撤菜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大閘蟹是當天歡迎宴的主菜之一,而且它也是咱們中國菜的代表,當時真沒更合適的菜能替換它。再說了,日方擔心的 “天皇吃相不雅” 這個問題,咱們早就想到了,早就有了應(yīng)對的辦法。
一直到大閘蟹端上桌,明仁天皇才松了口氣,在場的日本記者也一下子明白了 —— 原來咱們的廚師早就把大閘蟹處理好了!天皇只要輕輕把蟹蓋掀開,里面肥美的蟹膏就直接露出來了,根本不用天皇自己動手剝殼,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吃相不好看了。
不得不說,咱們廚師這招太聰明了,輕輕松松就化解了這次外交小尷尬。天皇的形象沒受影響,咱們也盡到了地主之誼,還讓國際社會看到了咱們的周到,這可真是兩全其美。
說真的,日本天皇的講究實在是太多了。當然了,每個國家的皇室都有一堆繁瑣的禮儀,這也能理解。不過這兒必須得夸夸咱們的外交人員,腦子轉(zhuǎn)得快,考慮得還周全,正因為有他們這么細致用心,咱們中國 “禮儀之邦” 的名聲才能傳遍全世界?。?/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