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人常說“中秋無月不叫節(jié),無果不成席”,這話可不是隨便念叨的。
自打先秦時(shí)期就有“秋至祭月”的規(guī)矩,那時(shí)的周天子要“朝日夕月”,案上就得擺上新收的瓜果。
如今雖不興隆重的祭祀,但“吃6果”的習(xí)俗傳了下來,說是能聚財(cái)納福。
眼看圓月要爬上來,這6種果子可得提前備齊,既有老祖宗的講究,又藏著時(shí)令的鮮甜。
頭一份得算石榴,這果子簡直是為中秋量身定做的。
漢代張騫從西域帶回來的“安石榴”,到了晉代就被潘岳夸作“九州之名果”,一掰開“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紅瑪瑙似的籽兒擠在一起,老輩人說這是“多子多福”的兆頭,
北齊時(shí)還有妃母獻(xiàn)石榴?;首幼訉O興旺的典故呢。
挑石榴可得有竅門,別盯著全紅的,淡紅夾黃、掂著墜手的才最甜,汁水能浸得手指發(fā)亮。
柚子得排第二,論寓意和口感都挑不出錯(cuò)。
潮汕人拜月娘必?cái)[柚子,“柚”諧音“佑”,圓圓的外形又合了團(tuán)圓的意,本地人還愛叫它“大桔”,討“大吉大利”的彩頭。
這果子被稱為“天然罐頭”,皮厚耐存,剝開時(shí)滿室清香,果肉瓣瓣分明,正好分給全家人。
吃月餅?zāi)伭艘煽?,清甜解膩,老輩人說這是“清福果”,能掃去秋燥。
蘋果看著家常,卻是中秋的“平安符”。
別以為它普通,咱們吃的蘋果祖先可是新疆野蘋果,第四紀(jì)冰川期就存活下來,沿著絲綢之路傳到各地。
晚清時(shí)北京中秋街市上,蘋果得和石榴、棗子擺在一起賣,紅綠相間的特別喜慶。
挑蘋果要選果蒂青綠、表皮光滑的,咬下去脆甜多汁,“平平安安”的寓意雖簡單,卻是全家人最實(shí)在的期盼。
柿子一登場,節(jié)日的熱鬧勁兒就更足了。
紅彤彤的像掛在枝頭的小燈籠,古人說“柿柿如意”,中秋擺上一盤,連空氣都透著吉利。
這是正兒八經(jīng)的時(shí)令果,九月熟透了的柿子,果肉軟乎乎的,甜得潤喉。
記得選果皮鮮亮、蒂部緊實(shí)的,放軟了吃最對味,要是怕太甜,配著清茶吃剛好。
大棗可不能少,這果子在秋季水果里算“老資格”了。
古人祭秋就愛用棗,紅紅的顏色透著喜慶,寓意“早生貴子”“紅紅火火”。
挑棗有門道,紅中帶光的是自然熟,發(fā)暗帶褐的可能是捂紅的,咬一口嘎嘣脆的才新鮮。
中秋時(shí)泡壺棗茶,或者直接當(dāng)零嘴,甜香里都是豐收的味道。
最后是桃子,別看夏天桃子常見,中秋的秋桃另有講究。
老輩人說它象征“長壽團(tuán)圓”,擺在中秋桌上,是盼著家人安康順?biāo)臁?/p>
要選果皮帶絨毛、果香濃郁的,果肉扎實(shí)多汁,不像夏季桃那么軟嫩,多了份秋的醇厚。
要是能買到晚熟的品種,放兩天再吃,甜度更足。
這6種果子湊齊了,中秋的果盤才算完整。其實(shí)老祖宗的講究里,藏的都是過日子的智慧,
石榴的多籽、柚子的團(tuán)圓、蘋果的平安,每樣都寄托著對生活的期盼。
如今物流方便,但提前備好時(shí)令鮮果,看著家人圍坐分食,月光灑在果盤上,這才是中秋該有的滋味。
趕緊去果攤逛逛,把財(cái)福好運(yùn)都挑回家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