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倍、房租七年連漲,月底賬單比工資先到——這就是2025年9月北威州人把票投給選擇黨的全部理由。五年前的5%一夜之間蹦到16%,全國民調(diào)還反超聯(lián)盟黨,德國第一次把“極右翼”頂上第一。到底哪根筋斷了?一句話:錢包先翻臉,政治才變天。
我在杜塞爾多夫上班,合租的老房40平,月租1400歐,工資到賬2400。去年暖氣費漲31%,今年電費再漲四成,超市葵花籽油從0.99飆到2.39。政府天天談氣候、援烏、價值觀,我回家得先關暖氣才能省出晚飯錢。選擇黨把演講背景板換成“趕走非法移民、重啟北溪、降電價”,句句沖賬單來,現(xiàn)場掌聲蓋過喇叭,誰扛得住?
魏德爾更絕,經(jīng)濟學博士,在北京待過六年,中文溜得能砍價。她把復雜預算拆成大白話:2021年俄氣占德國45%,價只有現(xiàn)在一半;跟中國買電動車、光伏,直接壓通脹。人家把“親俄”說成“親錢包”,一句“先顧自家暖氣”把道德高地晾成擺設。隔壁匈牙利燒便宜俄氣暖洋洋,我們燒高價液化氣還咬牙挺烏,工廠先倒,年輕人調(diào)侃“上班不如修暖氣”,聽著像段子,卻是真事。
別小看這16%的選票。北威州是工業(yè)心臟,奔馳、拜耳的工人宿舍區(qū)也倒戈,說明怨氣已穿透傳統(tǒng)基本盤。默茨現(xiàn)在左右挨揍:跟著收緊移民,大城市中間選民翻臉;不跟,東部票倉繼續(xù)失血。聯(lián)盟黨內(nèi)部有人放話“局部合作”,青年團直接退群,防火墻還沒燒就先裂縫。歐盟那邊更慌,怕德國一旦轉(zhuǎn)向,援烏大隊要散伙。
有人罵選擇黨投機,可投機得先有機會。綠黨談碳中和、談國際責任,聽著高大上,可煤礦工、汽車廠員工腳下坑越來越深,誰還顧得上天空?選票不是理想,是出氣筒。當老施算完賬發(fā)現(xiàn)砍一半綠稅一年能省400歐,夠帶老婆去西班牙玩一圈,他當然把票塞進選擇黨箱子。數(shù)字刺眼,生活更刺眼。
接下來巴伐利亞、黑森州選舉,如果選擇黨再沖一波,默茨政府就得提前進入跛腳鴨。防火墻也許能擋一時,可只要賬單繼續(xù)漲,墻根就被老百姓一塊磚一塊磚摳空。德國這輛火車頭正往右轉(zhuǎn),歐洲整條軌道都得跟著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