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灼灼韶華》中,車永莉因飾演 “周燕” 一角,意外被推上熱搜,評論區(qū)滿是對角色的斥責。并非觀眾缺乏包容,實在是周燕這個反派 “又蠢又壞”,每一個行為都在挑戰(zhàn)觀眾的耐心底線,讓人看得血壓飆升、氣不打一處來。
自私、善妒、刻薄、勢利、虛偽,周燕的 “壞” 源于內心的極度扭曲。她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巨嬰,依附在褚韶華身上不斷 “吸血”,貪婪得毫無邊界,卻偏偏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能力配不上野心,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反而整日怨天尤人,把所有不順都歸咎于外界。
更諷刺的是,周燕與丈夫堪稱 “絕配”:一個不爭氣,一個不要臉,應了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的老話。兩人湊在一起,非但沒有彼此滋養(yǎng),反而把對方最惡劣的一面徹底激發(fā),這段婚姻從頭到尾都是互相拖累、彼此絞殺的悲劇。周燕的種種不堪,固然有其懦弱丈夫 “被動攻擊” 的推波助瀾,但歸根結底,她自己才是一切惡行的根源。
或許是被時代與命運裹挾,“窮怕了” 的恐懼讓周燕迫切想抓住一切,這份求生欲本無可厚非??伤奈缚谔蟆⑹稚斓锰L,總盯著別人的生活不放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嫉妒成了她最大的惡意。她找不到自我價值的支撐,眼里只看到別人的輝煌光環(huán),卻無視背后的付出;既沒有自知之明,又不愿努力,眼看他人 “起高樓”,便任由惡意在心底滋生。
本質上,周燕的爭強好勝不過是 “外強中干”,根源是內心的不自信與自卑。她從未搞懂 “真正的好” 是什么,遇到事情從不用自己的價值體系判斷,只會盲目參照主流共識或他人意見。而周燕最讓人無法容忍的,其實不是 “惡”,而是 “蠢”。
蠢人有時比壞人更可怕:周燕又貪又懶又笨,還自作聰明、固執(zhí)己見,完全聽不進勸。劇中其他人即便有私心,至少有邏輯、有明確需求,只要利益到位,仍能溝通合作;可周燕不一樣,她追求的 “利益” 既不匹配付出,也不切實際。你永遠不知道她會在什么時候犯蠢給你 “埋雷”,毫無征兆地甩鍋、搞破壞,與她往來,只能平白承受無妄之災。
更無奈的是,這類人往往難以避開 —— 他們做不了事,也不會成長,你在他們身上投入的所有精力,都得不到任何回報。面對周燕這種 “把所有事往壞里推” 的人,唯一的辦法只有遠離。
這個角色本就是為調動觀眾情緒而生,被罵是意料之中,可無辜的是演員車永莉。不少觀眾將對角色的不滿上升到演員本人,讓她的評論區(qū)變得 “慘不忍睹”。但車永莉顯然有顆 “大心臟”:她既不關閉私信,也不屏蔽評論區(qū),面對爭議始終淡然,真正做到了 “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在她看來,“觀眾罵角色,說明他們入戲了,這其實是對表演的認可。我們需要內心更強大、更多包容,以及更多感恩?!?能有這樣的心態(tài),或許是因為車永莉早已見過人生的大風大浪 ——45 年的人生里,只有兩件事曾讓她亂了陣腳:一是被欺騙拍攝情色片,二是父親因肺癌晚期離世。
車永莉出身軍人家庭,從小在四川成都的部隊大院長大,后來 “子承父業(yè)” 穿上軍裝,14 歲就進入軍隊文工團成為文藝兵?!爸荒軋?zhí)行命令、不要強調理由” 的環(huán)境,淬煉出她超乎常人的意志與韌勁。17 歲時,文工團要去苦寒的西藏高原慰兵演出,車永莉主動請纓加入,卻在途中突發(fā)腦積水:高燒不退、渾身冷汗、顫抖不止,軍醫(yī)見狀急得差點罵人:“這是要命的事兒,得立刻住院!”
可車永莉卻倔勁上來了:“不要,我要到目的地,不要休息,我要演出。” 一方面是骨子里的堅韌,另一方面是責任心 —— 原定節(jié)目是三人小品,她要是 “撂挑子”,另外兩人的努力就全白費了,她做不到 “一走了之、背信棄義”?!安皇俏叶鄠ゴ螅俏乙獙e人負責”,這句承諾,后來成了她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的人生準則。
也正是這份韌勁,讓車永莉后來以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更憑借兩部電影拿下國際影后:憑借《盤尼西林 1944》獲俄羅斯國際電影節(jié)影后,又靠《三個未婚媽媽》摘得巴黎國際電影節(jié)影后。
拍《盤尼西林 1944》時,車永莉的作息是 “早上 8 點起,凌晨 3 點睡”,硬生生瘦到 80 斤,連對手戲演員李光潔都看不下去,勸她休息幾天,可她卻倔強地說:“不用了,我一歇你們全被耽誤了?!?后來拍《三個未婚媽媽》,原定女主角是馬伊琍,因檔期問題無法參演,原本只有幾個鏡頭的女二號車永莉臨危受命。為了不辜負信任,她甚至 “馴服” 了自己的身體,練出一套 “疼痛轉換大法”。
有一次,她深夜突發(fā)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臉色蒼白、全身虛脫,可第二天必須去 50 公里外的野外拍戲,絕不能耽誤。于是車永莉開始給自己 “催眠”,跟身體 “商量”:“你先別痛,等我拍完戲,你再痛。” 神奇的是,她真的撐到了拍完戲,才任由腸胃炎 “如約而至”。
這兩個國際影后在國內的認可度或許不高,但對車永莉而言,卻是對她努力的最高嘉獎,也治愈了她許多過往的痛苦 —— 畢竟在此之前,她曾接連遭遇人生低谷,2008 年更是她難以抹去的 “黑暗之年”。
那一年,車永莉先是被韓國電影公司欺騙,無端背上兩億元違約金。當時,在一個 “名導朋友” 的唆使下,她參與拍攝韓國導演趙正賢的《欲望校園》,起初按部就班拍戲,絲毫沒察覺陷阱。直到拍攝中途,劇本被大幅修改,加入大量情色鏡頭,導演還屢次暗示她全裸出鏡 —— 原本的喜劇片,瞬間變成了三級片。
車永莉又氣又急,卻陷入兩難:對方威脅她 “拒絕演出就要賠償 2 億韓幣”,還一邊信誓旦旦保證 “會刪減露點鏡頭”,一邊用 “為藝術獻身” 道德綁架,甚至暗示 “她不干,全劇組就得喝西北風”。被架在道德高地上的車永莉,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
可她的 “息事寧人” 換來的卻是片方的得寸進尺 —— 就像對方抓住了她的軟肋:“如果我沒有強迫你,并使你處于完全自由的狀態(tài),你依然選擇了我為你預設的道路,那就是我開始選擇權力之時。” 最終,即便片方聲稱 “已大量刪減”,影片中仍出現(xiàn)了大量正面裸體鏡頭。這時車永莉才明白,不能再 “裝聾作啞”,她與經紀公司聯(lián)手,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好在公司態(tài)度強硬、全力支持,她才沒落到 “身敗名裂、負債累累” 的地步,但也為此 “掉了一層皮”。
雖然花了好幾個月才走出這段陰影,甚至對拍戲產生恐懼,但這與后來的噩耗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 同年下半年,車永莉的父親被查出肺癌,這個支撐家庭的 “大樹” 轟然倒塌。作為獨生女,她宛如遭遇晴天霹靂,可更讓她絕望的是,父親確診時已是肺癌晚期。
車永莉火急火燎趕回老家,不甘心的她帶著病歷跑遍全國最好的醫(yī)院咨詢,得到的答復卻全是 “吃點好吃的吧,已經沒有手術的必要了”。大腦一片空白的她,當場暈倒 —— 或許這是身體為了逃避悲痛而啟動的保護機制。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可看著日漸萎靡的母親,作為家里唯一的年輕人,她只能硬扛起來,成為家庭的 “頂梁柱”。
為了陪父親走完最后一程,車永莉推掉了一部電視劇 —— 后來這部劇火遍大江南北,便是家喻戶曉的《闖關東》。當時她的事業(yè)正處于上升期,放棄這個機會無疑是 “自斷前程”,但她沒有絲毫猶豫:“父親最后的日子,我要陪在身邊,在病床前盡孝,不然我肯定后悔終身,抱憾而終。”
這或許就是生活的真相:曲折多變、波濤洶涌,我們能做的只有接受一切,“關關難過關關過”。父親肺癌晚期的最后一年,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煎熬 —— 化療的副作用、病灶轉移的劇痛、對死亡的恐懼,把曾經挺拔的他折磨得沒了人形。車永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無數(shù)個深夜,她躲起來偷偷哭,自責、心疼、不舍、悲痛交織,卻從不在父親面前表露半分。
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希望,四處求醫(yī)問藥,默默祈禱奇跡發(fā)生???“離別” 還是悄然而至:一個平平無奇的早上,原本奄奄一息的父親突然變得神采奕奕,車永莉開心了幾秒,隨即陷入巨大的恐懼,眼淚瞬間奪眶而出 —— 她知道,該說再見了。
“我淚流滿面,一直看著爸爸的臉。理智告訴我,這樣很好,他解脫了;但情感告訴我,我不想失去他,我失去的永無彌補?!?在死亡面前,所有挽留都顯得渺小。父親的離世,成了車永莉心中難以言說的 “心病”。
接連的打擊讓車永莉沉寂了許久,后來機緣巧合下,她開始信仰佛教,慢慢調整好心態(tài);同時,她投身慈善事業(yè),通過成龍大哥的慈善基金會,資助了一批先天性心臟病患兒 ——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她也完成了自我救贖?!俺錾谲娙耸兰遥覐男∫率碂o憂,以前覺得會一直優(yōu)渥,不需要幫助。但父親生病后,我極度渴望幫助,才明白一生之中,我們始終需要幫助。所以,我想先去幫助別人。”
如今 45 歲的車永莉,很難說 “苦盡甘來”—— 人生的下一秒是絕境還是順境,永遠無法預料。但她唯一能保證的是,讓自己不斷變得更強大,以從容的姿態(tài),應對未來所有未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