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汽大眾Pro家族2026款上市。
這應該是我從業(yè)以來參加過最特別的發(fā)布會。
特別之處一是,邀請函搞了個“小驚喜”,由一個紙質(zhì)眼鏡和一份黑色信封組成,信封里的卡片有一個留白處,上方的引言寫著:“當汽車開始像人一樣‘看’世界,它將如何詮釋阿西莫夫三定律?
而當我戴上眼鏡看向留白處后,赫然出現(xiàn)“邀您見證上汽大眾「人機共駕」的答案”。
特別之處二是,一改中方營銷負責人公布產(chǎn)品售價慣例,這次是由外方負責人,也就是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范必歐公布價格,他全程使用中文,還算流利地揭開發(fā)布會最后一個懸念:帕薩特(參數(shù)丨圖片)Pro 2026款一口價16.99萬元起,途觀L Pro 2026款一口價19.29萬元起,途昂Pro 2026款一口價25.99萬元起。
大眾“在中國,為中國”的諾言,在此時此刻有了一個具象化體現(xiàn)。
那么,上汽大眾Pro家族2026款將如何給出「人機共駕」的答案?
破解燃油車智能困境:“人機共駕”的安全答卷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戳破一個行業(yè)共識:燃油車搞智能化,遠比電動車難。
不是技術不夠先進,而是底子不一樣。電動車的動力輸出像“線性開關”,踩多少有多少,輔助駕駛調(diào)起來容易;但燃油車的發(fā)動機、變速箱反應更復雜,要是沒調(diào)好,輔助駕駛時加速可能猛地竄一下,減速又頓得人往前傾,體驗感會大打折扣。
更麻煩的是,燃油車沒有電動車的先天散熱優(yōu)勢,高算力的智駕控制器裝進去,夏天一曬就容易過熱罷工,連最基礎的通訊都要從頭適配,得打通方向盤、剎車、導航等十幾種部件的協(xié)議,少一個環(huán)節(jié),輔助駕駛就沒法順暢工作。
但上汽大眾和卓馭這對“七年搭檔”,偏偏把這些難題拆解得明明白白。針對燃油車的動力特性,他們花了1400多天打磨出一套“非線性優(yōu)化控制算法”,還跑了超十萬公里路去精調(diào)參數(shù)?,F(xiàn)在我們坐進車里,不管是輔助變道時的轉(zhuǎn)向,還是跟車剎車時的力度,都跟老司機開車一樣穩(wěn),完全沒有機器硬拽的突兀感。
為了解決散熱問題,他們沒搞復雜的水冷,而是選了更適配燃油車的“風冷+增強輔助”設計,就算在夏天40℃的暴曬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也能穩(wěn)定工作。至于通訊適配,雙方干脆成立了“聯(lián)合攻堅小組”,拉著所有部件供應商一起對賬,硬是把零散的協(xié)議拼成了順暢的信息網(wǎng),讓輔助駕駛能快速上車。
而這套解決方案的核心,就是搭載“端到端高快NOA”的IQ.Pilot增強駕駛輔助系統(tǒng)。它不僅攻克了技術難題,更把阿西莫夫三定律的安全內(nèi)核裝進了車里。
阿西莫夫說,“機器人要服從人類指令”,體現(xiàn)在IQ.Pilot增強駕駛輔助系統(tǒng)這里,便是系統(tǒng)不會跟你搶方向盤,比如車輛在高速上準備自動下匝道,你臨時想改路線,只要輕輕扶一下方向盤,它不僅不會退出輔助,反而會立刻讀懂你的意圖,重新規(guī)劃路線。
阿西莫夫強調(diào),“保護人類安全”,IQ.Pilot增強駕駛輔助系統(tǒng)就像個眼觀六路的副駕,800 萬像素的雙目攝像頭能360°無死角看路況,連前方施工的錐桶、隔壁車道壓線的貨車都能精準識別,遇到障礙物時,會先算好繞行路線,再平穩(wěn)調(diào)整方向,不會讓你慌神。
對駕駛者來說,這種“人機共駕”不是機器替你開,而是機器幫你減負。跑高速時不用盯著匝道口慌慌張張變道,系統(tǒng)提前2公里就會開始準備,過彎時還會自動根據(jù)彎道弧度調(diào)速度;遇到前車慢吞吞,它會先觀察后視鏡,確認安全后主動變道超車,不用你頻繁手動操作;就算突發(fā)狀況你介入了,它也會默默配合,不會讓輔助功能因斷檔而造成意外發(fā)生。
最容易被忽略的第三定律 ——“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前提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存在”,則藏在系統(tǒng)嚴苛的可靠性設計里。畢竟,只有系統(tǒng)自身穩(wěn)定運行,才能持續(xù)為人類提供安全輔助,這是前兩定律生效的基礎。
上汽大眾與卓馭為IQ.Pilot增強駕駛輔助系統(tǒng)做了一系列極限考驗,比如在-40℃的極寒環(huán)境中,雙目傳感器能長時間穩(wěn)定工作,在105℃的超高溫下,系統(tǒng)連續(xù)運行超1000小時無故障。另外,該系統(tǒng)的啟停壽命測試累計高達5.4萬次,覆蓋高低溫極限工況,還通過了國際EMC雙認證,在最高200V/m的強電磁場干擾下信號零中斷,抗15kV靜電的數(shù)據(jù)保護始終在線。
保護自身存在,本質(zhì)是為了更可靠地履行“保護人類、服從人類”的核心職責。而對駕駛者來說,這種“不越界、不缺位”的默契,正是上汽大眾對“人機共駕”最實在的回答——不追求激進的功能,而是讓每一次協(xié)作都更安心可靠。
智艙進化:油電同智,不是空話
解決了“怎么安全共駕”的問題,上汽大眾Pro家族2026款在“怎么更懂你”的智能座艙上,更是把“油電同智”的承諾落到了實處。
以前跟燃油車的車機說話,總像跟耳背的人溝通,說“打開空調(diào)”行,說“打開空調(diào)再放首歌”就卡殼了。但這次的語音助手不一樣,它能一次聽懂你一句話里的五個意圖,甚至你說 “我有點冷,想聽聽周杰倫的歌,再把天窗開個縫”,它能同時調(diào)高溫度、切音樂、開天窗,不用你分三次說。
更貼心的是,它還裝了百度文心+ DeepSeek雙AI大模型。你問它“前面服務區(qū)有沒有充電樁”,它能精準報出位置;你讓它“寫一段朋友圈文案記錄今天的旅行”,它能馬上生成;甚至你想知道“儀表盤這個燈亮了是什么意思”,它會像“移動車書”一樣給你講明白。
上車時更不用麻煩,刷個臉就能登錄賬號,座椅會自動調(diào)到你習慣的位置,就像家里的沙發(fā)一樣懂你。
把智能駕駛輔助和智艙的升級拼在一起,上汽大眾Pro家族2026款的綜合競爭力其實很清晰。它既有大廠的靠譜,也有新勢力的聰明。在智能駕駛輔助上,502項超國標測試、-40℃到105℃的極端環(huán)境驗證,讓你開著更放心;在智艙上,語音、Face ID、遠程控車這些功能,都戳中了日常用車的痛點,讓你用著更順心。
價格上更實在,頂配車型直接免費送IQ.Pilot增強駕駛輔助系統(tǒng),就算是選裝也才5000塊,比起不少品牌動輒幾萬的智駕選裝,門檻低多了。
再加上上汽大眾四十年的造車底蘊,第五代EA888發(fā)動機和德系底盤調(diào)校都很成熟,相當于既有老手藝的扎實,又有新科技的狠活,這在燃油車陣營里其實很稀缺。
破除智能代際落差,推動燃油車智能化體驗邁入2.0時代
現(xiàn)在很多人覺得智能化是電動車的專屬,買了燃油車的車主也會擔心自己的車很快就會過時,體驗有欠缺。但上汽大眾沒把燃油車當成過渡產(chǎn)品,反而花大力氣給油車做智能升級,并針對燃油車的特性找到適配的技術路徑。
這種堅持,最終打破了燃油車和電動車之間的智能代際落差。上汽大眾Pro家族2026款證明,不用換電車,燃油車也能有老司機般的輔助駕駛,有“懂你”的智能座艙,不會被時代淘汰。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油電共存”的局面,上汽大眾積極推進“油電平權”,就像是給油車黨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不必在油車的可靠與電車的智能之間二選一。
當我們開著帕薩特Pro 2026款、途觀L Pro 2026款或是途昂Pro 2026款跑在高速上,系統(tǒng)幫我們平穩(wěn)過彎、主動避障,座艙里的語音助手幫我們調(diào)好空調(diào)、找到服務區(qū),這種既有老伙計的踏實,又有新朋友的貼心的感覺,或許就是燃油車智能化最該有的樣子:
不激進,不花哨,卻能讓每一次出發(fā),都比以前更輕松從容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