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位于豐臺區(qū)的北京園博園正式開幕。今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本屆戲曲文化周以“守正創(chuàng)新、融合發(fā)展”為主題,共推出“梨園精品”“梨園嘉年華”“梨園傳戲”“城市推廣”四大核心活動板塊。活動以新編紅色劇目回望歷史,以數字智能新文旅展望未來。自9月29日至10月5日,將有近400場精彩演出及其他配套活動接續(xù)亮相。主場活動期間,北京園博園將免費開放,公眾無需預約即可直接入園。
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式
開幕式上,多劇種經典曲目精彩上演。北京京劇院以《錦繡梨園謳盛世》拉開帷幕,豫劇《大登殿》、越劇《白蛇傳》等眾多精彩曲目讓人應接不暇。此外,“國戲鳳凰”品牌在開幕式上正式揭幕,該品牌由豐臺區(qū)委與中國戲曲學院聯(lián)合打造,旨在促進戲曲民樂領域產教融合,系統(tǒng)構建產業(yè)新生態(tài)。融合前沿AI算法與動作捕捉技術的數字主持人“戲寶”也首次登臺亮相。這位數字小向導將集智能導覽和劇情講解于一身,帶領游客朋友們“云游”園博園各大特色園區(qū),提供更加精準化、便利化的智能服務和更加豐富的戲曲體驗。
“戲精吉市”文創(chuàng)產品
本屆戲曲周注重科技賦能與群眾參與,積極探索“戲曲+”的融合發(fā)展模式,并聯(lián)動豐臺區(qū)各大商圈探索“票根經濟”新模式,推出“戲韻智界”、戲曲音樂會、大學生社團競演、中國戲曲票友競賽等極賦參與性的群眾互動。
活動中,豐臺文創(chuàng)中心的文創(chuàng)作品引發(fā)戲迷朋友和游客朋友們的關注。戲迷朋友和游客朋友們可以在“戲精吉市”、“戲韻智界”等活動自行掃碼聽戲、在眾多打卡點蓋章集郵,還可以體驗戲曲元素美甲、臉譜咖啡拉花、AI戲服照相機和機器狗互動等項目,沉浸式感受戲曲特色文旅。主辦方也在推動傳統(tǒng)曲藝文化融入城市日常,本屆戲曲周將特別推出地鐵14號線戲曲主題車廂和12輛戲曲主題公交。
智能“機器狗”登臺亮相
此外,永定塔將在10月1日至8日白天開放登塔,游客可在夜間于此體驗以“永定河與北京城”為主題的裸眼3D燈光秀。正值國慶、中秋兩大佳節(jié),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期待與廣大市民朋友在園博園共品秋色、共賞曲藝、共享文旅盛世。
(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楊成;圖片來源:中國戲曲文化周主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