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農(nóng)村集市上見過頭一低、脖子一繃、沖著人就來的羊嗎?你說它傻吧,它還挺精;說它聰明吧,天天撞墻、撞柱子、見誰頂誰,看著都感覺它腦殼疼。難道羊不怕腦震蕩嗎?
羊這種動物,看起來溫順,其實骨子里有“戰(zhàn)斗基因”,別看它四條腿短、眼睛長在兩邊,跑得不快跳得不高,但它那對角可是祖?zhèn)鞯姆郎砝鳌?/p>
綿羊、山羊都有角,有些品種角還盤成螺旋狀,像擰麻花似的繞在頭上,這些角可不是擺設,那是實打實的武器。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雄性盤羊在發(fā)情期會為了爭奪配偶展開激烈沖撞,撞擊速度能達到每小時40公里以上,沖擊力相當于自身體重的三到五倍??扇思乙活^撞完,搖搖頭接著再來,愣是一點事沒有。
這是咋回事?關鍵就在腦袋結構,羊的頭骨特別厚,尤其是前額部分,骨頭密度高,能有效分散沖擊力。它們大腦和顱骨之間有一層厚厚的硬腦膜,加上腦脊液緩沖,就像腦袋泡在減震水袋里。
再加上頸部肌肉發(fā)達,撞擊瞬間能主動調節(jié)角度,把力量引向側面而不是直沖腦門。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別說撞幾下,就是天天撞也不容易傷到腦子。
美國農(nóng)業(yè)部動物行為研究中心的數(shù)據(jù)表明,野生羊類因爭斗導致腦損傷的概率極低,絕大多數(shù)撞擊后都能迅速恢復活動,說明它們的身體早已進化出應對高強度碰撞的機制。
但你可別以為羊頂人就是打架或者傻乎乎亂來,很多時候,那是一種“打招呼”方式,尤其對小羊來說。羔羊出生后沒幾天就開始練習頂撞,不是為了傷誰,而是跟媽媽互動、建立聯(lián)系。母羊也會用鼻子輕輕頂孩子,表示安撫或引導。
等小羊長大一點,頂就成了社交手段,公羊之間頂一頂,是劃地盤、定等級;母羊偶爾也頂兩下,可能是提醒“你踩我尾巴了”或者“這草我先看見的”。
要是你靠近一只正在吃草的羊,它突然低頭沖你來一下,八成不是想傷你,是在說“別靠太近,我有點緊張”。農(nóng)村羊倌都懂這個理兒,羊頂人,多半是怕你,不是恨你。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發(fā)情期的公羊,激素一上來,誰都敢頂。內蒙古畜牧科學院曾記錄過一起案例,一只成年公山羊在繁殖季連續(xù)頂翻三名飼養(yǎng)員,后來檢測發(fā)現(xiàn)其睪酮水平是平時的六倍多。
這種時候的攻擊行為屬于生理驅動,跟情緒失控差不多,得靠隔離管理來解決。所以啊,羊頂撞不等于暴力,更多時候是表達、試探、宣示主權的一種方式。
羊頂東西,有時候純粹是為了舒服,你見過羊拿頭蹭墻、蹭樹、蹭電線桿嗎?那可不是它覺得柱子欠揍,而是角底下的皮膚癢,得靠摩擦解解乏。
羊的角是從頭骨長出來的,根部有豐富的神經(jīng)和血管,一旦寄生蟲上身或者皮屑堆積,那叫一個難受。
這時候撞墻、蹭石頭就成了“撓癢神器”,英國愛丁堡大學做過實驗,給一群羊定期清理角周皮膚,結果它們撞固定物的頻率下降了七成以上。
很多看似暴躁的行為,其實是動物在自我護理。另外,圈養(yǎng)環(huán)境單調也是誘因之一。
羊天性喜歡探索、攀爬、活動,如果長期關在狹窄羊舍里,缺乏刺激,就會出現(xiàn)刻板行為,比如反復撞墻、轉圈、啃欄桿。
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叫“環(huán)境剝奪反應”,不只是羊,豬、牛、雞都可能出現(xiàn)。改善通風、增加活動空間、設置攀爬臺等措施,能顯著減少羊只異常撞擊行為的發(fā)生率。這下知道羊為什么喜歡亂頂亂撞東西了吧?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聯(lián)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